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actomy,LS)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行LS10例,包括2例肝硬化牌功能亢进和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tpura,ITP).结果 LS成功10例,手术时间100~240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100~1100 ml,平均360 ml.术后住院3~7d,平均5d,无术后并发症.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6例血小板恢复正常,2例术后升高又降低.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者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尤其适合于血液系统疾病中须行脾切除者及脾脏本身病变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二级脾蒂离断及自制取脾袋在三孔法腹腔镜脾脏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间,对11例病人行完全腹腔镜下三孔法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切除脾脏.结果 全组11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三孔法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节省费用,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调控蛋白p27及其相关分子JABl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HCC及癌旁组织,1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27及JABl的表达。结果p27主要在癌旁高表达,而JABl蛋白在大部分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JABl在HCC中表达高于癌旁和血管瘤旁肝组织。p27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HCC组织。结论JABl蛋白表达与p27呈负相关;JABl可能是通过作用于p27,使其表达及代谢发生异常,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参与了HC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胰管结石形成的机制尚不明确。胰腺纤维化是形成胰管结石的诱因,胰管结石形成又加重了胰腺慢性炎症。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体外震波碎石和手术治疗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近年来将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应用在3例胰管结石,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结合彩超、MRCP、ERCP等检查方法均可确定诊断,通过开腹或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残余胆囊应该重视初次手术中的预防。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当合并胆总管结石时,可联合内镜和腹腔镜分次治疗。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可增加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MMP-2和MMP-9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胆囊癌侵袭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7例胆囊癌标本和8例胆囊腺瘤、9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及特征。结果 MMP-2、MMP-9在胆囊癌、胆囊腺瘤两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在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两种酶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γs=0.4201);但两种酶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及Nevin分期无关。结论 MMP-2和MMP-9可能与胆囊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男性乳腺癌少见,本院1970~1990年共收治1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51~73岁,其中<60岁6例,≥60岁8例。从发现到就诊时间为3个月~14年,其中3个月内1例,2年内10例,2年以上3例。发病部位左侧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准理念在腹腔镜脾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20例腹腔镜脾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精准理念在其中的应用.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其中行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11例,腹腔镜半脾切除术3例,腹腔镜脾上极切除术2例,腹腔镜脾下极切除术4例.患者术中出血约100~550 mL,平均约200 mL,无术中大出血;患者住院天数6~9 d,平均(7.6±2.3)d;术后腹引管拔除时间3~5d,平均(2.2±1.6)d.术后无出血、胰瘘、腹腔感染及脾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精准理念下的腹腔镜脾脏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术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在局限性不可切除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我院经剖腹探查证实为局限性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32例,术中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术后吉西他滨单药1000 mg/m~2每周1次化疗,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术后3个月CT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7例,稳定7例,进展6例,近期总有效率59.37%(19/32).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2.88%、17.70%.主要的毒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发生率为25.00%(8/32).结论 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术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对局限性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是有效、较安全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发现的方法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5月手术治疗9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胆囊良性病变手术而存术中、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胆囊癌28例为意外胆囊癌(A组).术前拟诊且经病理学证实胆囊癌68例为预期胆囊癌(B组)。[结果]意外胆囊癌组中Nevin分期Ⅰ、Ⅱ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预期胆囊癌组(χ^2=20.08,P〈0.05):意外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预期胆囊癌患者:存Nevin分期相同情况下两组生存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意外胆囊癌组中再次手术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单纯胆囊切除者(χ^2=4.99,P〈0.05):[结论]意外胆囊癌病期较预期胆囊癌的病期早,对意外胆囊癌应行标准胆囊癌根治术.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