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 比较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限期SCLC的生存影响。方法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分别入组患者92、96例。超分割组采用45 Gy分30次,2 次/d。大分割组采用55 Gy分22次,1 次/d。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患者1、2、5年PFS率分别为82%、61%、59%和85%、69%、69%(P=0.27),OS率分别为85%、41%、27%和77%、34%、27%(P=0.37)。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开始到放疗开始时间≤43 d是PFS的有利因素(P=0.005),化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63 d、PCI是OS有利因素(P=0.044、0.000)。超分割组和大分割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6%、2%(P=0.009)。结论 采用加速超分割或大分割方案联合同步化疗的PFS及OS均显著提高。控制化疗开始至放疗开始、结束时间≤43 d、≤63 d有利于提高PFS和OS。但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超分割组显著高于大分割组。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比较完整解剖区段切除术联合腺体瓣整复术与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的临床 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90 例乳腺炎性肿块的非哺乳期患者,随 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行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完整解剖区段切除术联合腺体瓣整复术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1 月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及术后 1 年 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完整解剖区 段切除术联合腺体瓣整复术与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相比,不仅没有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 中出血量,并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风险更小,切口术后美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行海马保护的脑预防性照射(PCI)的可行性。方法 2016-2019年于浙江省肿瘤医院对进行PCI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至常规组 22例与海马保护组 18例。根据RTOG 0933试验勾画靶区,海马保护组采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技术,放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霍普金斯言语测试及脑MRI随访。结果 海马体积(4.01±1.57) cm3,海马回避区体积(20.13±4.14) cm3,海马保护区 域D100%为(7.19±0.38) Gy,Dmax为(14.38±1.18) Gy。霍普金斯言语测试中,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测试3、测试4、学习数、保留百分比)相比,以及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后(测试3、学习数)相比,海马保护组较常规组下降程度低。平均随访时间(17.00±8.47)个月,共 2例患者出现脑部转移,均为常规放疗组且转移灶位于海马保护区之外。结论 采用VMAT技术进行海马保护的PCI在剂量学上具有可行性,测试结果提示海马保护对于记忆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了解易怒父母养育的孩子的特点,美国心理健康专家朱丽叶·维齐对很多此类家庭长大的孩子展开随访调查.结果发现,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总结出易怒父母养育的孩子的八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胸部不同放疗靶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2017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2程EP方案诱导化疗后无疾病进展的309例局限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159例)和照射化疗前原发病灶组(150例)。2个组患者均采用累及野照射纵隔阳性淋巴结的完整结区。胸部放疗采用45 Gy分30次3周完成,2 次/d,与第3程EP方案化疗同步进行。共化疗4-6程。放化疗后疗效评价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全脑预防性放疗25 Gy分10次2周完成或30 Gy分15次3周完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数据。结果 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1、2、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4%、61.5%、60.1%和79.8%、66.5%、57.3%(P=0.73)。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1个月(95%CI:18.2~26.0)和26.9个月(95%CI:23.5~30.3),1、3、5、7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31.6%、23.9%、 22.2%和85.3%、36.6%、26.1%、20.0%(P=0.51)。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9%和43.2%(P=0.01),2-3级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9%(P=0.01)。结论 对于诱导化疗后的局限期SCLC,胸部放疗可仅照射化疗后残留原发灶,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可常规采用累及野放疗。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可分为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早期炎症,而放射性肺纤维化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患者最终会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RIL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报道的相关机制包括遗传异质性、氧化应激、细胞损伤等。本文就RILI的发病机制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8.
约翰.戈特曼博士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他撰写的《幸福的婚姻》一书中,用大数据、心理学实验等科学方法,来还原婚姻关系的真相。如果一对夫妻的喜爱和赞美系统仍在起作用,他们的婚姻就可以挽救。那些能够正面看待婚姻历史的夫妻中。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