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短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10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4例右半结肠癌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LR组)177例,开腹组(OR组)14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疗效及长期存活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在术后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O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组为22.45%,LR组为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组淋巴结清扫数(11.4±4.1)枚,LR组为(15.2±10.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肿瘤复发与转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1、3、5年总存活率为97.18%、83.73%及70.37%,OR组为94.56%、77.84%及6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有效,短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左侧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边界的手术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134例病人,其中57例病人以SMA左侧为D3根治术的边界(SMA组),77例病人以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为D3根治术的边界(SMV组)。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水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MA组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均高于SMV组[(471.4±285.6)mL vs. (352.2±305.7)mL,(7.0±4.9)d vs. (5.7±2.0)d,P=0.023和P=0.037]。SMA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大于SMV组[(26.5±6.7)枚vs. (21.3±7.8)枚,P<0.0001],其余术后病理学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M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MV组(28.1% vs. 13.0%,P=0.045),乳糜漏和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 vs. 1.3%,P=0.083;8.8% vs. 2.6%,P=0.135)。结论 以SMA左侧为边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可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03.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分别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组)及开腹胃癌根治术(OPEN组)的20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LAP组78例,OPEN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LAP组为(202.9±45.6)min,显著低于OPEN组的(219.8±45.2)min(P<0.05);术中失血量LAP组为(144.5±146.5)ml,显著低于OPEN组的(245.0±146.4)ml(P<0.05).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LAP组为(3.1±1.1)d,OPEN组为(4.5±1.6)d(P<0.05);术后第1次进食时间LAP组为(5.2±1.9)d,OPEN组为(7.0±3.6)d(P<0.05);术后住院天数LAP组为(10.8±1.2)d,OPEN组为(12.4±3.8)d(P<0.05).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LAP组10.3%,OPEN组12.7%(P>0.05).手术上、下切缘距离肿瘤为LAP组为(4.0±1.9)cm和(3.6±1.7)cm,OPEN组则为(4.2±1.7)cm和(3.5±1.8)c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数LAP组为(13.1±6.5)枚,OPEN组则为(14.5±8.2)枚(P>0.0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LAP组中位随访22(2~64)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OPEN组中位随访24(3~65)个月,1例死于肿瘤腹膜转移.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治疔早期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Fbxw7表达对结肠直肠癌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3例结肠直肠癌病人肿瘤组织Fbxw7的表达,分析Fbxw7表达与术后接受5-FU化疗的肿瘤复发的关系。shRNA转染至结肠癌细胞HCT116,下调Fbxw7后,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5-FU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结果:Fbxw7在复发病人的阳性率为20.0%,未复发病人的阳性率为53.6%。Fbxw7表达与术后肿瘤复发相关。5-FU处理结肠癌细胞后,Fbxw7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未下调Fbxw7细胞相比,Fbxw7的下调促进5-FU处理后细胞的相对活力和增殖能力。结论:下调Fbxw7增强结肠癌细胞的5-FU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5.
腹腔镜胃切除手术治疗胃间质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 tumors,GS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2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6例GST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等。结果:所有GST切除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者21例.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者12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者2例,腹腔镜辅助下内镜胃间质瘤圈套套扎术者1例。无一例病人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75(30~210)min,术中平均失血60(5-150)mL.肿瘤平均大小3.0(0.5~11.5)cm,肿瘤切缘镜下均为阴性;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1~11)d,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f3。131d。1例病人出现术后胃腔内出血,经保守治疗后1d出出即停止,其余病例无重大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5(4~67)个月,所有病人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是治疗GST之安全、可行、做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6.
伴侣素CCT6A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真核生物胞质伴侣素6A(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 complex,CCT6A)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58例已明确诊断的结肠直肠癌病人入选,分别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直肠癌细胞系和结肠直肠癌标本中CCT6A的表达,并分析此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直肠癌组织中CCT6A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肠直肠的正常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CT6A的表达与结肠直肠癌浸润深度(P〈0.01)和肿瘤大小(P〈0.05)相关。结论:CCT6A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有关,提示CCT6A可作为诊断结肠直肠癌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于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死亡和中转开腹病例.术后1例出现胃潴留,2例出现不完全性小肠梗阻,1例出现肺部感染,保守治疗后均好转.随访1~52个月,1例间质瘤患者出现局部复发伴肝脏转移,3例恶性肿瘤患者因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满意,且能提高小肠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8.
正直肠癌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自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和双吻合器等技术应用以来~([1]),直肠癌病人保肛率和生存率得到改善。在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中,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17%~([2])。吻合口漏作为主要的术后并发症可能造成较差的预后。以往为保证直肠癌淋巴结清扫彻底,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根部,  相似文献   
109.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ADAM)又名MDC(Metalloprotease Disintegrin Cysteine-rich),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多个功能区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家族,大约由80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典型的ADAM蛋白其蛋白序列含保守的具有多个特征性的功能域,从N肽基端到C肽基端依次为信号肽区域、前调控区域、金属蛋白酶区域、解聚素区域、富半胱氨酸区域、上皮生长因子区域、跨膜区域和胞内区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区域。  相似文献   
110.
腹腔镜联合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5年12月间39例腹腔镜诊治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并对腹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不仅明确所有39例小肠出血的诊断,而且同时实施相应的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时间为70.3±32.6min,术中失血为16.1±12.4ml,切口长度为3.6±1.3cm,术后排气时间为2.3±0.8d,术后住院天数为7.9±3.1d。2例(5.1%)术后出现吻合口糜烂出血和束带粘连性小肠梗阻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不仅对小肠出血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而且可以实施安全、可行、微创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