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了解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观察86例患儿在诱导缓解后治疗期间,L-ASP使用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与用药前比,用药结束后一天的PT、APTT、TT均显著延长(P<0.01);FIB、AT-Ⅲ显著降低(P<0.01),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用药结束后1周时PT、APTT、TT、D-二聚体较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FIB、AT-Ⅲ虽有回升,但仍低于正常(P<0.01)。结论:L-ASP可引起ALL患儿凝血功能异常,尤其对FIB、AT-Ⅲ影响明显,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L-Asp主要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而引起蛋白质成份的凝血因子减少,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且对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 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大量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性表现.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并发心、肝、肾、胰腺、腮腺等多脏器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壁增厚报道很少见,我院 2001年 1月~ 2002年 12月共收治 IM患儿 50例,其中 10例合并胆囊壁增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应用培哚普利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照组40例采用培哚普利,观察两组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方希敏  徐霞  曾炜炜  钱江潮  周海霞  王菊香  李原 《浙江医学》2010,32(7):1021-1024,1027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参总皂苷0、100、200及400 μ g/ml作用于HL-60细胞,并在不同时间内用MTT法检测人参总皂苷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48h后予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检测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予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检测HL-60细胞凋亡;予RT-PCR法检测Caspase-3、Fa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人参总皂苷抑制HL-60细胞生长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在100~400 μ g/ml时,HL-60细胞凋亡逐渐增加,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和明显的DNA梯度;在该浓度范围内,Caspase-3、Fas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一定浓度的人参总皂苷可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且细胞凋亡率与人参总皂苷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Caspase-3、Fas基因的表达变化在人参总皂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云克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全组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化疗中应用云克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化疗,观察疼痛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乳腺癌骨转移止痛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克联合化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疼痛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镰形棘豆防晒霜对海训官兵日晒伤防治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海上游泳和沙滩训练官兵进行防晒比较观察。海上游泳观察组于下海训练前将防晒霜涂抹短裤遮盖外的全部暴露部位,游泳2 h上岸休息时追加涂抹1次;沙滩训练观察组于训练前将防晒霜涂抹在体能服遮盖外的全部暴露部位。对照组未进行防护干预。比较训练期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日晒伤的患病率及其晒伤程度。结果采集海上游泳观察组323例,对照组311例,观察组累积发生日晒伤78例(24.1%),对照组共发生日晒伤148例(4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沙滩训练观察组414例,对照组428例,观察组累积发生日晒伤80例(19.3%),对照组共发生日晒伤230例(5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晒伤严重程度比较,海上游泳观察组Ⅰ度晒伤77例(23.8%)、Ⅱ度1例(0.3%),对照组Ⅰ度晒伤122例(39.2%)、Ⅱ度6例(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沙滩训练观察组Ⅰ度晒伤79例(19.1%)、Ⅱ度1例(0.2%),对照组Ⅰ度晒伤213例(49.8%)、Ⅱ度17例(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镰形棘豆防晒霜具有防水、防晒及减轻晒伤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经鼻腔内窥镜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索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收治5例男性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年龄15~21岁,经鼻腔、鼻咽和CT检查发现,肿瘤全部由鼻咽部侵入患侧鼻腔,2例侵入蝶窦。根据Chandler分期法均为Ⅱ期。5例患者采用全麻,先行患侧颈外动脉结扎,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再经鼻腔在鼻内窥镜引导下采用双极电凝、微波等进行骨膜外热凝分离切除,边切除边用去甲肾上腺素纱条紧紧填入创区压迫肿瘤,帮助止血。肿瘤基底的切除在骨膜下进行,切除的肿瘤大小4 cm×3 cm×2 cm~5 cm×4 cm×3 cm大小。手术出血200~400 ml。结果5例患者均于手术后7天出院,观察随访3~9年,无复发、鼻咽腔光滑、上皮化良好。结论经鼻腔内窥镜切除Ⅰ期Ⅱ期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好的微创新方法。手术前应先行供血动脉阻断及运用控制性低血压技术,以减少出血。对Ⅲ期和Ⅳ期以上肿瘤应该限制使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98.
胸外科手术由于切口长、创伤大而易发生术后创口疼痛,术后疼痛会增加术后肺不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良好的术后镇痛尤为重要.术后静脉注射芬太尼是老年人镇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大剂量的芬太尼会引起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布托啡诺具有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本研究旨在评价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的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Y)与静脉组(J)2组,各40例,Y组为硬膜外给予1mg布托啡诺作术后镇痛者,J组为静脉给予1mg布托啡诺者,记录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尺(VAS)和镇静评级(Ramesay)评估镇痛及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瘙痒的发生,Y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高于J组(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2~12h J组总体高于Y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 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时间点J组高于Y组(P<0.05),术后12,24h时间点J组高于Y组(P<0.01)。两组镇静评分Ramesay术后2~12h J组总体J组高于Y组(P<0.05),术后2,4,8h时间点J组明显高于Y组(P<0.01),12h时间点J组高于Y组(P<0.05),术后24h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作用比静脉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大学生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校方制定有效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及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下沙校区3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我校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整体知晓率为67.8%;获取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最希望通过的一种途径排名前三位的是网络(28.0%),电视(22.9%)和宣传单、小册子(16.5%);态度的整体平均得分为18.0分(总分20分),女生高于男生,大一学生的态度得分最高,大三学生最低;大一学生及研究生的行为得分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结论 当前,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不同特征的学生在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上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