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麦考酚酸酯是一种抗嘌呤代谢的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防治各类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效果确切。但在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个体差异和各种不良事件,因此有必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本文对麦考酚酸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特点、监测麦考酚酸酯药代动力学的意义、方法及指标选择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肺癌化学治疗(化疗)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情况及其感染部位分布与临床特点。方法对某省肿瘤医院肺癌化疗专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 067例肺癌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肺癌化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93%,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分别占所有医院感染的51.11%和33.89%。发生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化疗周期、白细胞降低程度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Ⅲ度或Ⅳ度白细胞降低患者感染率显著升高(P=0.000),但其中的预防性使用与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以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白细胞降低较为常见,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与否对Ⅲ度或Ⅳ度白细胞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快速盐析法提取DNA在HL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采用快速盐析方法提取人类有核细胞DSA,并在临床肾移植的HLA基因配型中应用。通过对210份不同组织来源的样本与标准酚氯仿法同步对比研究显示:快速盐析法提取模板DNA,无污染和有害作用;操作简单、快速,总耗时110分钟;方法稳定可靠,无一例失败;所获DNA质量好,纯度高,达到酚氯仿法所获DNA的水平;用于临床肾移植基因型均获成功,与酚氯仿法结果完全相同。证实该法提取的DNA适用于临床器官移植基因水  相似文献   
24.
阻断共刺激通路诱导产生免疫无能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时阻断CD40/CDl54和B7/CD28共刺激通路能否诱导产生免疫无能状态以及无能状态的逆转条件。方法 以C3H小鼠脾细胞为刺激细胞,BALB/c小鼠脾细胞为反应细胞,C57BL/6J小鼠脾细胞为第三方细胞,在体外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CDl54和抗CD80单克隆抗体,诱导产生无能细胞。在无能细胞中分别加入经7射线照射后的C3H小鼠或C57BL/6J小鼠脾细胞,或者直接加入不同浓度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nmIL-2),或者同时加入经7射线照射后的C3H小鼠细胞和不同浓度的mnIL-2刺激,观察无能状态的逆转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抗CDl54和抗CD80单克隆抗体能显著抑制体外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的细胞增殖;第三方刺激细胞能够逆转无能细胞的无能状态;单纯加入nmIL-2或C3H小鼠细胞再次刺激不能逆转无能状态,而只有同时加入C3H小鼠细胞和nmIL-2刺激才能逆转无能细胞的无能状态。结论 同时阻断CD40/CDl54和B7/CD28通路能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无能状态,而且只有同时给予抗原和外源性IL-2再次刺激才能逆转这种无能状态。  相似文献   
25.
移植肾内新生淋巴管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肾微淋巴管检测在排斥反应的诊断和移植肾病理分型上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7例肾移植患者的134份移植肾组织标本,用Podoplanin单抗二步法免疫组化标记移植肾内淋巴管,计算移植肾内淋巴管密度(LVD),根据不同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功能稳定的移植肾组织LVD平均值最低,为1.03±0.31,与其他各组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硬化性移植肾肾病组LVD平均值最高,为18.35±4.79,与其他各组间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与C4d 急性排斥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移植肾内淋巴管增生有助于移植肾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并指导抗排斥治疗.移植肾淋巴管生成可能参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6.
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行HLA—A抗原DNA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建立了汉族人群HLA-A,位点DNA分型方法。研究采用PCR-SSP对345例肾移植供受者样本DNA行HLA-A位点基因分型均获得成功,共检出A位点等位基因总数635个,其中纯合子55例,杂合子290例,可准确分辨HLA-A位点等基因20个,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重复率100%,总耗时5小时分型结果经标准DNA验证和美国加州大学配型中心双盲验证  相似文献   
27.
组织配型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移植学者的重视。近年来,有关组织配型的研究进展迅速。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DNA分型技术进入临床实际应用外,在HLAⅡ类抗原DNA分型、交叉配型和全新的配型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理论,有些已在移植临床的应用中取得了令人瞻目的效果。本文就近三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围手术期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标本5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标本1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测定标本中HCMV基因拷贝数,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6例患者术前HCMV异常表达21例(37.5%),男17例,女4例,检测值(3.84±2.72)×104基因拷贝数/ml;移植术后异常表达增至25例(44.6%),检测值(5.32±4.72)×104基因拷贝数/ml。对照组15例,异常表达1例(6.7%)。结论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围手术期HCMV基因拷贝数检测可以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预警,为临床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采用犬庆大霉素肾中毒模型,结合临床病例,检测尿丙氨酸氨基肽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的变化和犬肾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治疗剂量庆大霉素对肾脏具有损害作用,中毒量的损害明显加重;处于亚临床期肾病变者,庆大霉素显著加重其毒性损害。检测尿酶的变化可以早期反映出这种肾毒性损害,是一种灵敏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CDK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0例正常膀胱黏膜及40例BTCC标本中的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CDK4蛋白在正常膀胱黏膜和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52.50%(P<0.05)。CDK4蛋白在G1、G2、G3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6.84%、61.54%、7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is~T1中CDK4阳性表达率为40.00%,明显低于T2~T4中的73.33%(P<0.05)。结论: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在BTCC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K4可成为一种新的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