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3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502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1051篇
内科学   575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278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69篇
综合类   2316篇
预防医学   980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890篇
  11篇
中国医学   1215篇
肿瘤学   292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6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3种模型,以梭曼(Soman)、氰化钠(NaCN)和4-DMAP(4-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2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定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SCL-90、EPQ、军校学员生活事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军队高校12246名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SCL-90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边远农村组、农村组、县镇组、城市组;军校生活事件、学员人格特点、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对这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结论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确有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多方面的.军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家庭所在地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3.
β—二酮是一类用途广泛的螯合剂 ,它与稀土元素的络合性能等已有大量报道 [1~ 5]。自 1 95 9年Jensen[6]首次合成了 1—苯基— 3—甲基— 4—苯甲酰基— 5—吡唑酮并初步研究了它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后 ,β—二酮类配合物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7]。本文以 1—苯基— 3—羟基— 5—吡唑酮 [4]和苯氧乙酰氯为原料 ,氢氧化钙为催化剂 ,合成了新螯合剂 1—苯基— 3—羟基— 4—苯氧乙酰基—5—吡唑酮 ( PHPP) ,并对它的一些性质进行了研究。合成反应式为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试剂 :二氧六环、氢氧化钙、苯氧乙酰氯、盐酸、乙醇…  相似文献   
34.
小儿HIV感染25例口腔病变与免疫抑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迅猛,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小儿HIV感染者可有口腔黏膜损害,同时有严重的CD4^ T淋巴细胞数量的下降和功能受损。现将作者在阿斯马拉儿童医院收住的25例HIV感染伴口腔黏膜损害和CD4免疫抑制患儿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中国安氏Ⅰ类错成人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白人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从西安市11所大学2098名新生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1名(男53名、女48名)安氏Ⅰ类错样本。拍摄头颅定位X线片,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头影测量软件测量,用Alabama分析法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白人颅颌面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国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成人上下颌突度大,面型较突;平面倾斜度、上下中切牙倾斜度及下中切牙至NB线距均较大;Y轴相对SN平面夹角增大,生长方向为后下。结论: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白人比较,中国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成人颅面结构呈现颌骨突度大、下切牙唇倾及下颌趋向后下等特征。  相似文献   
36.
37.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驻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了可能影响驻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多数研究以问卷或电话访谈的形式来评价高原军人的心理卫生状况,较一致的结论为:国内高原军人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等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成人常模,表明驻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国外正服役的高原军人有明显的躯体活动受限、疼痛、慢性疲劳和休息不足等症状。高原低氧环境、个性特征、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严重性和频度以及防御方式等对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对提高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干预模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系统掌握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方法采用交谈及问卷方式,准确收集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并结合患者需求的共性及个性,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结果2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健康知识获得、自备血压计、掌握测血压技术并主动监测、服药依从性、遵循合理生活方式、自救知识等7个方面,经采用χ2检验。结论在社区广泛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是全社会高血压病综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医科研究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在校研究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对 2 44名在校研究生进行睡眠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以PSQI总分≥ 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 ,有 7.8%的研究生有睡眠质量问题 ,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 6.7%和 10 .0 % ;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 3 4.0 % )、睡眠时间不足 ( 2 4.6% ) ,入睡慢 ( 13 .9)和自感睡眠质量不佳 ( 11.1% )。研究生中博士和硕士 ,男性和女性 ,已婚者与未婚者的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睡眠质量不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两两比较发现 ,睡眠越好 ,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 90总均分间有显著的相关 (r =0 .5 0 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睡眠质量的心理症状因子主要为强迫和焦虑 ,这两个因素可解释PSQI总分变异的 2 6.4%。结论心理因素对研究生的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8岁;声门上区21例(T1N0M0 5例、T1N1M0 6例、T1N2M0 4例、T2N0M0 2例、T2N0M0 3例、T3N2M0 1例),声门区10例(T2N0M0 3例、T3N0M04例、T3N1M0 3例),外院全喉切除术后1例(TNM分期不详);喉重建术31例,术后18例(56.25%)患者接受放疗。迟发性感染发生在术后1~10个月,平均术后5.6个月;1~3个月13例,4~6个月16例,7~10个月3例,合并颌下隙感染2例。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切开排脓或行局部扩大清创术,32例中23例(72.5%)切口内发现缝合丝线头。结果:10例10d左右完全愈合,22例愈合时间为15d~0,5年,平均2个月。随访2月~8年,失访5例,20例患者存活,9例患者拔管保留喉功能,死亡7例。结论: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颈部切口留有缝线、细菌感染、手术局部血运差、放射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