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通过体外溶血实验评估自制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NIVAD)的溶血情况。方法取新鲜牛血2000ml,3.8%枸橼酸钠1:9抗凝,调节阻尼阀及血泵转速使泵的输出为:流量为4L/min左右,流出道压力13.3kPa左右。转泵前、后0.5、1、1.5、2、2.5、3、3.5、4h时取血样样本,测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ree hemoglobin,FH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同时留静置的血液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HB增高,NIVAD泵体的标准溶血指数NIH值为(0.064965±0.014846)mg/L。结论 NIVAD血泵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剪切力对红细胞有一定程度破坏,但标准溶血指数与同类泵体相比有一定优势,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3.
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浩  范慧敏  刘中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1):1197-1200,1205
Th17细胞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如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炎性肠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研究Th17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并探讨新的治疗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介绍Th17细胞的分化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和迁移特点.  相似文献   
104.
心肌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Kcnj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病理生理或药理实验平台,以确定钾通道和东莨菪碱等药物和心衰治疗的关系。方法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载体构建了缸面5打靶载体,电穿孔到129/S6/SvEv品系雄性小鼠的胚胎干细胞SCR012后,用300μg/mlG418、2μmol/LGanC筛选克隆8d。打靶后的干细胞显微注射到囊胚后.生育嵌合体再交配繁育杂合子及纯合子。用PCR方法结合片段克隆后基因测序鉴定基因型。免疫组化法证实基因型的表达。结果挑取抗性克隆96个中正确同源克隆数20个,阳性率为20.8%。显微注射C57BL/6J囊胚180枚.14只受体出生12只小鼠中得到4只大于50%嵌合率雄鼠。配育获得29只尉r3.4 1代杂合子。现繁育F4后代获得尉r3.4'纯合子约百只。用单抗对敲除鼠心进行免疫组化鉴定,提示纯合子敲除鼠心为阴性。结论用同源重组法敲除了干细胞靶基因,成功建立腼r3.4‘建立鼠系。成功建立鲋r3.4钾通道分子病动物模型。该基因的完全缺如模型有利于隔离了该基因的作用,对与之相关的基因的进一步阻断、拈抗或激活等药物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其中联合溶栓组(A组)44例、单用rt-PA组(B组)37例、单用尿激酶组(C组)32例、对照组(D组)48例。评价4组治疗后28d的疗效,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个溶栓组与D组在28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之间28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再发脑梗死率、病死率及非症状性脑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27.0%、28.1%、4.2%,A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与B、A与C、B与D、C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和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相当,但脑出血发生率低于两组,因此该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观察线粒体钾通道在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和心衰的关系,制备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探讨钾通道单分子作用。方法用BAC载体制备同源重组载体,对129小鼠胚胎干细胞(ES)打靶筛选后,显微注射至C57BL/6J小鼠囊胚获得嵌合小鼠。经尾基因组DNA PCR鉴定和测序,鉴别杂合子小鼠。结果在40只灰色小鼠中初步鉴定出Kcna3+/-基因型F1小鼠8只。结论在国内首先用ES同源重组基因打靶方法,成功育成Kcna3基因敲除鼠杂合子,为下一步获得纯合子鼠奠定了基础。对进一步用钾离子通道病模型研究心肌保护病理生理机制和药物筛选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对219例HBsAg阳性且血清ALT持续正常6个月以上的HBV携带者进行了肝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和HBV血清标记物,研究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率和程度,分析感染者组织学改变与血清病毒水平、HBeAg及年龄的关系。结果HBV携带者中95.0%(208/219)肝脏组织学有改变,其中轻度炎症和(或)纤维化(G0~1/S0~1)者占50.0%(104/208),有8.7%(18/208)炎症活动度和(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或以上。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分布在慢性HBV携带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慢性HBV携带组中,以HBeAg阳性和阴性分层分析,炎症活动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纤维化性程度在HBeAg阴性组严重于HBeAg阳性组(χ^2=9.551,P〈0.05);不同年龄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0岁以上年龄组S3~4占21.1%,18岁以下年龄组S3~4仅占7.7%。免疫组织化学检查219例HBsAg全部阳性,HBcAg在慢性HBV携带者组均是阳性,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中10例阳性(33.3%)。结论绝大部分HBV携带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其中约50%为轻度改变,8.6%炎症和(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或以上。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病毒水平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 (CPB)前后心肌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 ,并探讨肝素涂抹管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 16例双瓣膜置换术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肝素涂抹管道组(HCC组 )。分别于手术开始及开放后 10min取右心房心肌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 1的表达 ,以测得ICAM 1积分光密度值 (IOD值 )进行分析。结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CPB后心肌细胞上ICAM 1的表达较术前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而在HCC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对照组 ,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 1在CPB后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 ,而HC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 ,P <0 .0 5。结论 :HCC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 1的表达 ,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79例HBV 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根据HBV DNA大于或小于1×10^5 copies/ml分为A、B组,与23例HBV M阴性肺结核患者比较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时药物性肝炎和重型肝炎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和B组肝功能异常出现和复常时间,及肝损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HBV M阴性组肝功能异常出现时间早而复常时间较长,且肝损害程度明显重于阴性组(P〈0.05);A组和B组药物性肝炎和重型肝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对于HBV 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在化疗期间一定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病毒载量指标不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最直接原因,而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hs-Tn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研究,探讨hs-TnT和RDW 与CHF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择396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均接受血常规、血生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12导同步体表心电图检测。根据NYHA分级进行分组,各组之间进行相关指标比较。 结果 CHF患者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逐渐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逐渐增大,hs-TnT值及RDW值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TnT (0.018±0.87) ug/L vs (0.023±0.49) ug/L, (0.029±0.73) ug/L; RDW (14.02±1.23)% vs(14.65±1.86)%、(14.96±1.37)%;LVEDD(57.61±6.25)mm vs (63.91±8.97)mm ,(69.01±8.07)mm .(均p<0.01)。经相关性分析,hs-TnT和NYHA及LVEDD呈正相关(r=0.523,0.639, p<0.01), RDW和NYHA及LVEDD呈正相关(r=0.313, 0.487, p<0.01 ), hs-TnT和RDW呈正相关(r=0.652, p<0.01 )。结论 hs-TnT和RDW水平和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越差,左心室重构程度越重,则hs-TnT水平和RDW水平越高。hs-TnT和RDW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