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色素性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pigmentosus,LPP)是近年来提出的 LP 的少见亚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我们自1986—1989年间所见的14例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等资料给予总结,并结合文献讨论。一般资料:男6例,女8例,发病年龄为22~55岁,平均4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个月~18年,发病前有神经精神或过劳因素的4例,2例患慢性肝炎 HBsAg(+),1例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18年,14例均无家族史及特殊物质接触史。2例高血压患者中有1例曾长期间断服用复降片、维脑路通和脑复康等,其余患者均无发病前1年以内的系统用药史。  相似文献   
52.
1%联苯苄唑凝胶剂治疗浅部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我们选用中美合资大唐药业公司研制的1%联苯苄唑凝胶剂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共9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93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2例,女41例。年龄2.5~69岁。全部病例为皮疹典型、症状明显、真菌镜检或培养均阳性。...  相似文献   
53.
呼和浩特地区近年来病原真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1994年10月,我科对呼和浩特地区直接镜检真菌阳性的666例患者进行了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取皮报处鳞屑、病发、甲屑,疑深部真菌病者取病变处组织块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中,置25C孵育4周。根据菌落生长特性、镜下形态,同时配合应用微量小培养及特殊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尿素琼脂及米饭培养基)来进行菌种鉴定。对念珠菌用吐温琼脂培养基,有顶端厚壁抱子者为白念,余定为其它念珠菌。结果666例标本,培养阳性515例,阳性率7225%,分离出10个菌种,详见附表。呼和浩特地区近年来病原真菌调查@王金燕$内蒙古医学院附…  相似文献   
54.
红色毛癣菌菌落产色变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红色毛癣菌菌落产生红色是该菌重要鉴定特征之一,但常遇到不产生红色的菌株。了解这种产色变异的范围和频率以及影响因素,对提高鉴定正确性、更好地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00株不同地区来源的临床株进行初代分离和传代培养,并观察1%葡萄糖玉米粉吐温琼脂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对产色的恢复作用;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产色变异的影响,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初代产色消失率为34%,传代诱导消失率为49%,稳定消失率达24%。大多数传代消失为可逆的,而大多数初代变异为不可逆的;较高的pH和较低的培养温度不利于产色。北方分离株产色消失率显著高于南方分离株。结论:红色毛癣菌产色消失率发生较高,已对其鉴定产生影响,其确切的发生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5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病室环境管理,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 58例患儿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患儿恰当、精心的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胃促生长素(Ghrelin)、肥胖抑素(Obestafin)水平及受体表达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胰岛素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给药2周、6周后测胃排空及下丘脑Ghrelin、Obestatin、生长激素促分泌激素受体(GHSR)和孤儿蛋白受体39(GPR-39).结果 2周后,糖尿病和胰岛素组的胃排空率(%)(74±8、40±5)、Ghrelin(ng/g)(52±9、51±7)和Ghrelin/Obestatin(3.8±1.0、2.8±1.0)分别较正常组[32%±7%、(39±11)ng/g、2.1±0.8]高(均P<0.05).糖尿病组Obestatin(ng/g)(14.2±2.0)较正常组(21.7±4.7)低(P<0.05),而GHSR(1.26±0.46)较正常组(0.77±0.21)高(P<0.05).胃排空率与Ghrelin、Ghrelin/Obestatin和GHSR/β-肌动蛋白(B-actin)正相关(r=0.49;r=0.63;r=0.73;P<0.01),与Obestatin负相关(r=-0.74,P<0.01).6周后,糖尿病和胰岛素组胃排空率(78.97%±8.13%.44.06%±5.06%)均较正常组(35.06%±3.91%)高(均P<0.01).胃排空率与Ghrelin/Obestatin呈正相关(r=0.40,P<0.05),未检测到GPR-39.结论 高血糖早期胃排空加速可能受Ghrelin和GHSR表达增加影响,而持续期受Ghrelin/Obestatin增大影响.  相似文献   
57.
扁平苔藓伴发银屑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陆续报道扁平苔藓可伴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天疱疮、类天疱疮、白癜风、斑秃等。但扁平苔藓合并银屑病作者尚未见有报道,最近我们见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2岁。从12岁起双足、手的指趾甲相继萎缩、脱落。15岁时四肢、躯干开始出...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颗粒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颈源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同时口服天麻钩藤颗粒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1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2组口服天麻钩藤颗粒,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周期为8周。在第4、8周分别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颈部NDI评分、颈部NRS疼痛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4周三组颈部NRS疼痛评分和NDI评分均降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周试验组和对照2组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1组,P<0.05。在治疗后4周三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和对照1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2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颗粒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改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的颈肩部疼痛的临床症状,降压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可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下降,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1],是致残的重要因素。因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耗资大,患者感到疼痛、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差,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耐心地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的功能锻炼方法,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痛苦,预防关节畸形,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2]。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指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进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3]。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一种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此病与口腔癌前病变有关[1]。尽管病变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基因研究的发展和多聚酶链技术的应用。研究显示:错配修复基因(hMSH2)、p63基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等在OLP癌变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