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2 毫秒
8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改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氧化物歧化酶(EC1.15.1.1,简称SOD)是一种具有很强抗炎作用的消炎酶,其活力测定方法已有多种,但操作均较复杂且重现性较差。本文报道一种简易可行的改良法,应用牛血SOD标准品建立不同酶活力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作用抑制率的标准曲线,在相  相似文献   
82.
报道间羟基苯基乙酰基甲醇的高产酵母菌株筛选,并将其固定化,海藻酸钙包埋法比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钙包埋法效果好,其浓度为1%,包埋量为3g/10ml。固定化细胞的最佳底物浓度、糖浓度和最佳反应时间与游离细胞一致,分别为10mg/ml、100mg/ml和6h;但最适反应温度比游离细胞高5℃,为30℃;最佳pH比游离细胞高1~2个pH单位,为pH6。固定化细胞能反复用于羟基苯基乙酰基甲醇生产5次。但在柱式反应器中,转化效率大大下降。固定化细胞在4℃时贮存30d活性基本上无损失。  相似文献   
83.
卢某,男,55岁,农民。因腹部及双下肢肿胀,于1993年5月27日初诊。患者无明显的肝炎病史。当时阳性体征为腹水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脾大而硬,于肋下3cm处触及。肝功能:ALT 50U,HBsAg阳性。心、肺、肾等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给予黄芪、丹参、虎杖、白芍、当归、桃仁、郁金及维生素B_6、肝泰乐、肌苷、利尿剂等治疗,病情一度好转。从1993年5月~1997年元月间,由于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Thl/Th2型细胞因子在HBV感染的临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CD3 CD8 、CD3 CD8-细胞内的IFN-γ和IL-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乙肝患者的Tc2细胞百分比增高,慢性乙肝患者的Thl、Tcl细胞百分比减低,也低于急性乙肝患者,但Thl、Tcl细胞百分比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逐渐增多。分泌IL-4的Th、Tc细胞在正常人和各组病例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慢性乙肝患者的Th、Tc细胞均以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但数量的差异可能是HBV感染者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5.
新闻媒体领域存在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现象同样也适用于医学图书馆。在探讨图书馆的“注意力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图书馆如何实现“影响力经济”的途径和举措。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两种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方法。方法结扎小鼠右侧上颌第二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分离其右侧上颌骨后进行micro-CT扫描。由3名医师分别采用重建法(R法)和改良的断层测量法(T法)进行牙槽骨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不同测量者采用R法进行测量的标准差(SD)为35.67μm,采用T法的SD为14.2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测量者采用R法测量3次所得结果之间的SD为34.87μm,采用T法的SD为7.8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法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优于R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02-2013年感染HIV孕产妇分娩婴儿的母婴传播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访研究的方法,分别在婴儿满1、3、6、9、12、18月龄时进行随访,收集2002-2013年度孕产妇检测及感染HIV孕产妇所分娩婴儿的有关干预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妊娠分娩、抗病毒药物应用、婴儿存活及18月龄HIV检测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HIV母婴传播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对8 621 554名孕产妇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发现阳性孕产妇共2 264人,检测阳性率0.03%,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χ2=4.871,P=0.027)。所分娩的1 530名婴儿中,有1 384人存活且满18月龄,已死亡婴儿92人,失访54人。已经检测的满18月龄的1 384名婴儿中阳性60人,阴性1 324人,存活婴儿累计母婴传播率4.34%,校正累计母婴传播率6.33%。产妇孕早期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OR=0.26,95% CI:0.09~0.77),产妇及婴儿进行抗病毒药物阻断(OR=0.42,95% CI:0.21~0.82),婴儿采取人工喂养(OR=0.06,95% CI:0.02~0.21)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分娩过程采取侧切操作(OR=3.91,95% CI:1.74~8.80)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呈现逐年递减趋势,HIV的母婴传播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并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估现阶段不同疾病类型的儿童介入手术患儿的受照剂量,并对临床中与辐射剂量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的收集2019年7—9月济南某儿科三甲医院导管室手术间所进行的所有介入手术病例,记录患儿的个人情况及辐射剂量报告。结果 纳入263例患儿中,血管瘤所占比例为27%、脉管畸形49%、母细胞瘤14%、先天性心脏病8%、其他疾病2%,剂量面积乘积(DAP)的中位数最大的为毛细血管畸形66.0 mGy·m2、最小的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0.6 mGy·m2和淋巴管畸形0.02 mGy·m2。累积剂量中位数最大的为毛细血管畸形4132.0 mGy、最小的为淋巴管畸形1.2 mGy。对具有分析意义的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静脉畸形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静脉畸形组和血管瘤组的DAP值表现均显著高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P < 0.05),静脉畸形组和血管瘤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 > 0.05);血管瘤组的CD值表现均显著高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和静脉畸形组(P < 0.05),视网膜母细胞瘤组和静脉畸形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中年龄(β = 0.188,P < 0.05)、体重(β = -0.185,P < 0.05)、球管电压(β = 0.565,P < 0.05)、球管电流(β = -0.061,P < 0.05)和光野大小(β = 0.335,P < 0.05)因素均会对患儿的受照剂量产生影响,脉冲时间和铜过滤与患儿受照剂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儿童介入手术的类型和比例,评估了每种介入手术的患儿受照剂量水平,患儿本体特性、设备的曝光参数与患儿辐射剂量相关,可用于儿童介入手术辐射剂量与防护的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89.
从规范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医疗质量等方面探讨信息化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强顶层框架设计、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水平以及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0.
为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以《全封闭式组织脱水机》为例,设计和开发基于共享型医学科研贵重设备使用培训的微课,实现"移动+交互"式仪器操作使用微课培训教学,推动高校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