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李健  陈明骏  张丹英 《河南中医》2012,32(5):648-649
目的:研究现代中医方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重庆维普筛选1987至今原发性痛经诊疗的相关文献44篇,建立Microsft Excel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的数据筛选等功能分析.结果:①活血化瘀药物是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主要药物;②理气药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时常见的臣药;③补气药、补血药、温里药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时的常用佐使药物.结论:治疗原发性痛经常用药物应以调理气血为主,兼顾调理冲任,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42.
Diem  E  Schwarz  C  Adlkofer  F  张丹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3):191-191
背景和目的:随着手机用户日益增多,环境中的射频电磁场辐射范围和强度不断增大,其潜在的健康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本研究探讨手机射频电磁场对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和鼠颗粒层细胞暴露于比吸收率分别为1.2W/kg和2.0W/kg的1800MHz手机射频电磁场4、16和24h,采用非调制连续性、非调制间歇性5min开/10min关、217Hz脉冲调制间歇性5min开/10min关和通话调制连续性4种辐照方式,用碱性和中性彗星试验方法检测DNA单链和双链断裂,比较不同辐照方式的射频电磁场对两种细胞DNA损伤的效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肝经湿热证患者的炎症微环境状态以及补肾清肝法的改善作用。方法招募健康育龄女性及PCOS肝经湿热证患者,采用蛋白芯片及ELISA技术分析血清内炎症因子的差异。予PCOS肝经湿热证患者补肾清肝药物连续治疗3个月并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的妊娠及排卵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内分泌水平及差异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分析各有效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育龄女性相比,PCOS肝经湿热证患者血清黑素瘤生长刺激因子/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CXCL1/GROα)、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IL-1F3)、人白细胞介素8(IL-8)、人白细胞介素16(IL-16)、人白细胞介素18(IL-18/IL-1F4)水平增加(P0.05)。补肾清肝法可有效促进患者排卵,有利于妊娠;改善患者月经不调、痤疮、经前乳胀、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症状(P0.05);降低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游离睾酮(FT),胰岛素(INS)60、120 m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血清差异炎症因子IL-1ra/IL-1F3、IL-18/IL-1F4水平(P0.05);且IL-1ra/IL-1F3、IL-18/IL-1F4均与FT成显著正相关(P0.01,P0.05)。结论 PCOS肝经湿热证患者存在炎症微环境状态;补肾清肝法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效应可能与降低患者雄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炎症微环境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旨在分析BAP1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及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基因组织表达数据库(GTEx)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人类泛癌(包括卵巢癌)中BAP1的表达情况.通过单变量生存分析和Kaplan-Meier plotter曲线分析卵巢癌组织中BAP1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大黄、皮硝联合西药改善转移性癌性骨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应用唑来膦酸针4 mg+100 mL生理盐水抗骨转移治疗,静脉滴注30 min以上,每4周治疗1次;同时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患者每日配合大黄、皮硝(比例1∶4)外敷肿胀/疼痛最明显处。结果: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痛起效时间及止痛持续时间,差异较为明显(P0.01)。生存质量症状评估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与他人关系、一般情绪、睡眠不安、昏昏欲睡感、恶心、呕吐、生活情趣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与试验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结论:大黄、皮硝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能够缩短止痛起效时间,延长止痛持续时间,从而达到加强止痛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部分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高温作业对电力行业作业人员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电力行业某输变电公司134名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3组:高温+高空+电工组(n=48);高空+电工组(n=40)和单纯接触高温组(n=46)。均空腹采集其肘静脉血5 mL,检测血液黏度情况。
  结果  3组人群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中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电泳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黏度异常率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均以电工+高空组最低。全血低切、中切和高切黏度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异常率均以电工+高空组最低。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在3组对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全血低切、中切和高切还原黏度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均以电工+高空组最低(P < 0.05/3)。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在3组对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检测结果均以电工+高空组最高。
  结论  高温或可引起作业人员全血黏度和全血表观还原黏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出现流变性质的改变。暂未发现电工和高空作业对高温致血液流变性质改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7.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合作,成功申请了欧盟唯一官方认可的中医学硕士项目。该项目前2届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授课老师以及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调查教学工作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显示,教师们认为课程设置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以及准备时间等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在线教学确有必要,学生对于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完善、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以及团队管理对于做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与对照子宫内膜组织间的黏附侵袭能力,评价中药内异方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E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对照组予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每次2. 5 mg,每周2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血清CA125水平、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活质量量表(EPH-5)评分,以及药物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 78%和86. 36%。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EPH-5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囊肿缩小(P <0. 05),且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 35%)明显低于对照组(68. 18%)。结论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瘀散结灌肠液可有效治疗EM患者,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缩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降低血清CA125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0.
1988年2月16日至2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辖的阿城市镇内发生腹泻暴发。共3004人发病,病例主要分布在胜利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病人最多居民委发病率高达45.60%,发病以青壮年为主,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病人表现均有腹泻,稀水样便,多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少数病人有微热。采集病人粪便19份,检出成人轮状病毒13株(均同时经核酸电泳和电镜所证实)。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