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广东省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性疾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5年(GBD2015)研究结果,选用YLL(早死损失寿命年)数及率、YLD(伤残损失寿命年)数及率、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数及率,分析2005—2015年广东省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结果 2015年广东省传染性疾病DALYYLLYLD分别为2 509 686人年、1 404 007人年和1 105 679人年,与2005年相比分别降低0.14%、增加0.62%、降低1.11%。2015年标化DALY率、标化YLL率和标化YLD率分别为2 219.27/10万人年、1 245.66/10万人年和973.61/10万人年,与2005年相比分别降低14.02%、15.79%、11.64%。男性传染病疾病负担前5位分别为食源性吸虫病、下呼吸道感染、结核病、艾滋病、腹泻性疾病;女性传染病疾病负担前5位分别食源性吸虫病、下呼吸道感染、结核病、腹泻性疾病、脑膜炎。0岁组疾病负担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广东省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下降趋势,食源性吸虫病、下呼吸道感染、结核病、艾滋病、腹泻性疾病是2005—2015年广东省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在防制策略上应更重视男性和0岁年龄组人群的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2.
广州地区犬伤特点及两种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犬伤特点,选择比较不同种抗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为疫苗的选择和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5年1~12月份治疗的犬伤者1083人,根据登记记录,了解犬伤特点,对伤口给予正确处理,按就诊者意愿选择接种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地鼠肾细胞)(甲组)及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冻干疫苗)(乙组),并在全程接种疫苗后2周采血,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比较免疫效果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犬伤者男性多于女性,以上肢、单处伤和浅层伤多见;10d内伤口愈合者占绝大多数;免疫后乙组抗体阳性率90.2%高于甲组73.7%,差异有显著性(P〈0.05);甲组异常反应高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伤口经正确处理.可在短期内愈合,甲组和乙组疫苗都有较好的免疫水平,建议在检测和抢救条件稍差的基层单位,最好选择异常反应较少的冻干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53.
广州市某小学学生营养水平和视力不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视力不良的情况 ,探究预防危害小学生的常见病和高发病率的办法。方法 取样 10 80名 7~ 12岁的小学生 ,调查分析其营养状态和视力不良情况。结果 营养不良率为 14 . 5 4 % ,而肥胖率为 2 6 . 4 8% ,视力不良率为 2 0. 37%。在女生中的营养不良率和视力不良率显著高于男生 (P <0 . 0 1)。而男生中的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 (P <0. 0 5 )。结论 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可忽视 ,对其营养状态及不良视力应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4.
广州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传染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肠道致病菌及肺结核等感染状况,探索其影响因素,减少疾病传播,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方法对2000~2004年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体检的服务业从业人员,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采集肛拭子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测;作X线胸部透视。结果5年共体检从业人员34887人,HBsAg阳性率为6.81%,HBeAg阳性率为2.63%,ALT异常率为0.26%,沙门菌和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0.15%和0.06‰;HBsAg、HBe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且男性感染率均高于女性(均P<0.01);HBsAg阳性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于饮食业从业人员(P<0.05);HBeAg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P<0.01)。结论广州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不容忽视,对公共场所和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实行预防性健康体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5.
掌握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为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学生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东省7个市县抽取19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因伤害首次到哨点监测医院就诊的6~18岁中小学生.结果 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发生伤害患者共计17 923例,男女性别比为2.36∶1.伤害发生的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8 951例)、动物伤(3 144例)、道路交通伤害(2 294例)、钝器伤(1 546例)、刀/锐器伤(1 287例),分别占总伤害的49.94%,17.54%,12.80%,8.63%,7.18%.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家中(5 398例)、学校与公共场所(5 083例)、公路/街道(3 556例),分别占总伤害构成的30.12%,28.36%,19.84%.前3位伤害发生时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68.17%)、体育活动(11.50%)、驾乘交通工具(10.23%).伤害以非故意(96.12%)为主.伤害部位以上肢为主,占34.50%;87.21%的伤害患者为轻度损伤;90%以上的伤害病例就诊后回家.5月、7-10月伤害发生较多,占全年的37.88%.每天发生伤害患者数以16:00-20:00较多,占43.30%.结论 广东省学生伤害不容忽视,重点应放在跌倒/坠落和动物伤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56.
了解广东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抽取12个县(区)开展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 广东省2004-2005年0~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为19.9/10万,占该年龄组人群总死亡数的34.0%,是该年龄组的第1位死因;伤害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其中0~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2.6/10万,农村是城市的1.7倍,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5.9/10万,农村是城市的1.5倍,男性是女性的1.6倍,溺水是0~14岁儿童的第1位伤害死因;15~19岁人群伤害死亡率为26.6/10万,农村是城市的1.4倍,男性是女性的2.5倍;交通伤害是15~19岁青少年的第1位伤害死因.广东省儿童青少年每年因伤害死亡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为35.2万人年.结论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致死性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的疾病负担沉重.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估算中国不同气温带气温健康预警的阈值,为发展基于死亡风险的气温健康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7年全国364个县、区作为研究点的死亡与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ion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和多变量Meta方法分析气温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划分气温预警阈值。  结果  研究期间日平均气温16.0 ℃,日平均相对湿度73.0%,日均死亡人数为8.3例。不同气温带的气温-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总体上呈倒“J”型。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南亚热带冷效应低风险气温范围分别9.1~13.8 ℃、0.1~19.3 ℃、8.8~24.3 ℃以及9.9~25.3 ℃,中风险分别为1.8~9.1 ℃、-6.1~0.1 ℃、1.5~8.8 ℃以及4.8~9.9 ℃,高风险分别为<1.8 ℃、<-6.1 ℃、<1.5 ℃以及<4.8 ℃;热效应低风险气温范围分别为23.4~24.8 ℃、28.6~29.3 ℃、27.2~29.5 ℃以及28.2~28.6 ℃,中风险分别为24.8~26.1 ℃、29.3~30.1 ℃、29.5~31.0 ℃以及28.6~29.0 ℃,高风险分别为>26.1 ℃、>30.1 ℃、>31.0 ℃以及>29.0 ℃。所有气温带在高温端的日均死亡人数均随着风险等级增加而升高,而除了暖温带+北亚热带外,其他气温带在低温端的日均死亡人数随着风险等级增加而升高。  结论  基于死亡风险可以确定气温预警的阈值并进行预警等级划分,预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广东省45岁及以上人群睡眠状况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于2018年广东省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自2018年9至10月在广东省14个区县(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点)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本研究纳入5 188名≥45岁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等)、健康行为习惯(吸烟、饮酒、睡眠时间、睡眠问题等)及慢性病家族史等资料, 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 检测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运用基于复杂抽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状况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运用基于复杂抽样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问题与血糖指标之间的关系。运用R 4.0.5软件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睡眠时间与血糖指标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广东省≥45岁人群糖尿病的加权患病率为11.8%(95%CI 10.5%~13.2%), 睡眠时间为(7.38±1.60)h, 其中男性睡眠时间[(7.47±1.51)h]多于女性[(7.3...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广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比较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JCDCG)标准和2009年国际联合暂定声明(JIS)标准在广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中应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6个监测县(区、市)18岁及以上居民中的3591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CDS(2004)、JCDCG(2007)和JIS(2009)标准计算的MS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1%(19.0%,756例)、28.6%(25.4%,1026例)和44.5%(40.6%,1599例);3种标准诊断为MS者中存在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分别为97.5%(737例)、98.4%(1010例)和100.0%(1599例);CDS与JIS、JCDCG与JIS、JCDCG与CDS两两问的一致率(Kappa值)分别为74.8%(0.46,2688例)、82.1%(0.63,2950例)和87.8%(0.68,3153例)。以JIS为参照标准,绘制ROC曲线,CDS的曲线下面积为0.719,JCDCG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结论广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MS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建议加强MS高危人群的综合防治力度。三种MS诊断标准中,JIS标准诊断MS的患病率、灵敏度和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60.
许宏建  刘芳兰  孟瑞琳 《海南医学》2004,15(7):108-108,107
目的 了解在职医务人员心功能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某一医疗单位采用心导纳进行心功能检测。结果 被调查的 189名医务人员中 ,PEP LVET、SV、Ⅰ Ⅱ、Ⅲ、Ⅴ、Ⅲ Ⅰ Ⅱ及Ⅴ Ⅰ Ⅱ的测试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者分别占 5 0 .2 6%( 95 189)、85 .19%( 161 189)、62 .43 %( 118 189)、70 .3 7%( 13 3 189)、3 1.75 %( 60 189)、79.3 7%( 15 0 189)、2 9.10 %( 5 5 189)。女性LI、ADL -Ⅰ相 Ⅱ相高于男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 ;男性Ⅴ相及Ⅴ Ⅰ Ⅱ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5 ;P <0 .0 1)。随着年龄的增长 ,医务人员的心肌收缩强度指数LI逐渐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四十岁以上年龄组的Ⅴ相及Ⅴ Ⅰ Ⅱ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医务人员出现心功能的改变 ,今后应加强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