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肺移植术中参附注射液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参附注射液在肺移植术中的保护作用,旨在为供肺保护提供新方法。方法建立兔左肺自体原位移植模拟模型,分别用参附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对兔肺进行预处理和供肺灌注。检测阻断前、再灌注后15min,30min、60min各个时点左肺静脉血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以及再灌注60min后左肺组织的干湿比重(D/W)及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肺组织的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肺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均较对照组轻微;阻断前实验组和对照组MDA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再灌注后实验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阻断前实验组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后两组SOD活力均呈下降趋势,以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机体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水肿,对供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肺重复癌发生机制和诊断预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岚  刘伦旭  车国卫 《癌症》2010,29(5):575-578
Due to the advanced diagnostic technique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for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MPLC has been reported.Very often,MPLC are misdiagnosed as metastasis because of lacking efficient molecular biomarkers for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umor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MPLC may therefore facilitate the discovery of biomarkers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so that an individual and rational treatment can be achieved.We ...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Notch- 1 在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特征,探讨Notch- 1 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保存2008年4 月至2008年9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至少5cm之外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利用RT-PCR 方法检测41例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otch- 1 基因mRNA 水平的相对表达强度,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深度(T)、淋巴结转移(N)、TNM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标本中均可见到Notch- 1 的电泳条带,即均检测到Notch- 1 基因mRNA 水平的表达。半定量分析显示食管鳞癌中Notch- 1 的相对表达强度为0.51± 0.37,癌旁正常组织中为0.32± 0.2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3.52,P=0.001)。 按照肿瘤侵袭深度(T)、淋巴结转移(N)、TNM分期分化程度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划分亚组后,食管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显著性仍然存在。而在食管鳞癌组中,各亚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otch- 1 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起作用,而与食管鳞癌病变的进展可能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4.
背景与目的 虽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已逐渐被外科医生所熟悉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目前关于我国大陆胸外科医师对ERAS理念的认知和应用现状如何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对参会胸外科医生和护士进行ERAS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方法对参与第一届胸科ERAS华西论坛代表回复的77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被调查人单位情况及个人基本情况;二是加速康复外科相关的10个问题.结果①ERAS的临床应用现状为理念大于实践,69.6%的医生和58.7%的护士认同此观点;88.5%的医生和85.7%护士均认为ERAS理念适用于所有外科.②ERAS临床应用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方案不成熟、无共识和规范(55.6%的医生和69.1%的护士).③ERAS临床实施的最佳团队组合是外科为主的学科协作及医护一体(62.1%的医生和70.7%的护士).④73.7%的医生和81.9%的护士认为ERAS的评价标准应为:平均住院日、患者感受和社会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应用现状仍然是理念大于实践,主要原因是缺乏临床可用的规范和方案.  相似文献   
45.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临床实践已有充分的证据改变了外科手术的结果,缩短住院日并节约费用.但是目前ERAS无论是被应用的广度还是深度却远远不够,原因何在呢?我们分析可能主要原因是缺少”可操作、可评估、可重复”的临床方案.可操作主要是指临床方案简单易行,团队和患者依从性均好;可评估是指方案应用前、中、后均有客观评估标准及处理方案;可重复是临床方案在本单位及推广过程中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6.
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为代表的微创肺癌手术经过20余年发展,技术上趋于成熟,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地位也逐渐确立。回顾现代VATS肺癌外科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常规手术规范化、简易化;复杂手术已不再是禁区;术中风险防控有策略;更加微创、精准是趋势。可切除肺癌均有望选择胸腔镜手术,未来的肺癌外科将既"微创"又"精准"。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人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状态、凋亡水平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66例肺癌组织和3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应用TUNEL法检测其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肺癌组织中Ki-67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而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肺癌组织中Ki-67指数增高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而与患者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吸烟与否无明显关系(P>0.05);(3)肺癌组织中凋亡指数与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患者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显著相关(P<0.01);(4)在Ⅰ、Ⅱ期病例中肺癌细胞凋亡指数与Ki-67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R=0.214,P<0.05),而在Ⅲ、Ⅳ期病例中没有发现相关(P>0.05)。结论Ki-67指数反映肺癌细胞固有的增殖能力,可能与组织学类型及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患者病期无明显关系;凋亡指数可能反映机体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与患者病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肺鳞癌和腺癌胸内淋巴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分析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行手术治疗140例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通过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病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有无局部侵犯和T分期等相关因素与胸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胸内淋巴结转移与性别,肿瘤的位置、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局部侵犯、T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分期中,T1和T2,T3,T4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胸内淋巴结转移率中,男性(57.7%)>女性(36.1%);中央型肺癌(65.3%)>周围型肺癌(45.1%);直径>3cm肿瘤(62.8%)直径≤3cm的肿瘤(35.2%);中分化以下的(59.8%)>中分化及以上的(37.5%);有外侵肿瘤(77.3%)大于没有外侵的肿瘤(47.5%);pT4>pT3>pT2>pT1(82.4%>66.6%>60%>20%).而在多因素分析中,胸内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肿瘤大小、局部外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分期、肿瘤大小、局部外侵是肺鳞癌及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总被引:98,自引:13,他引:85  
目的 总结349例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983年2月-2000年12月,对349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肺切除合并肺动脉切除重建术205例;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75例;合并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术65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隆凸切除重建术;合并胸主动脉切除重建术4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0.6%。发生手术并发症53例次,发生率为15.2%。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36%、59.93%、33.14%和23.56%。结论 肺切除合并受肺癌侵犯的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ressa(ZD1839)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期间我院32例晚期NSCLC经Iressa 250mg/d口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为37.5%(12/32),疾病控制率(有效 稳定)为59.4%(19/32)。疗效与患者病理类型、性别、皮疹有关。全组疾病进展时间为7.3月±1.8月(95%CI:4.5~10.2),到截尾时间81.25%(26/32)的患者仍存活,6月生存率为70.2%。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皮疹和腹泻,经对症或未作处理可缓解。仅一名患者因出现与Iressa相关的皮疹自行停药退出试验。结论:Iressa治疗NSCLC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