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 运用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ClinProt技术)寻找肺腺癌相关蛋白,以期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等做出判断.方法 应用ClinProt技术对10例患者及10例正常人进行质谱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观察差异蛋白在肺腺癌患者术后1周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与肺腺癌患者血清比较,发现6个差异蛋白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2661、2991的蛋白在肺腺癌组表达增高且术后继续呈增高趋势,相对分子质量为4091、4210、4644、5336的蛋白在肺腺癌组表达降低且术后继续呈降低趋势.结论 肺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蛋白可能成为潜在的肺腺癌血清标志物.发现差异蛋白在术后的变化,可能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检测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32.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主要而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术后癌残留而导致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因素,肺癌手术中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至关重要。但目前淋巴结的清扫方式尚不统一,有系统淋巴结清扫术(CMLND)、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采样、系统淋巴结采样以及前哨淋巴结技术导航切除,并且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也日趋成熟。而寻求一个更规范、更完善的淋巴结清扫方式甚有必要。现就目前肺癌手术中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清扫方式、清扫范围以及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以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3.
经气管监测肺动脉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气管监测肺动脉脉搏氧饱和度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心胸手术病人 12例 ,将一次性儿童脉搏氧探头固定于双腔导管末端 ,麻醉诱导后将双腔管插入气管并确定导管到达正确位置 ,每 5min记录其脉搏氧饱和度 (StO2 )读数 ,常规监测。其中 7例病人开胸后在 15min内由术者每隔 3min抽取肺动脉血样 0 5mL ,立即测量肺动脉血氧饱和度 (S vO2 ) ,同时记录StO2 。结果7例病人术中StO2 与肺动脉血样分析所得S vO2 的直线相关系数 (r)为 0 933,平均StO2 为 (84 8±6 9) % ,平均S vO2 为 (82 1± 10 9) % ,两种方法测定的平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为 (82 4± 4 5 ) % ,差值为 (0 17± 1 7) %。术中气管内脉搏氧饱和度探头有较好信号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 (81 5±8 5 ) %。结论 经气管可以进行连续肺动脉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相似文献   
34.
肾癌发生胸壁及膀胱转移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6 9岁。因右肾癌术后 6年余 ,右胸壁转移癌术后 10个月 ,全程肉眼血尿 1周 ,于 2 0 0 1年 3月 2 3日入院。患者 6年前因B超偶然发现右肾直径 5cm占位在外院行右肾切除术。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术后间断行白细胞介素 2加α 干扰素生物免疫治疗。 10个月前因右胸壁疼痛伴包块 2个月入我院胸科行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胸壁第 2~ 6肋间有一 2 0 .0cm× 15 .0cm×15 .0cm肿块 ,侵及第 3、4、5肋。行第3、4、5肋切除及胸壁肿物切除 ,涤纶布间断缝合封闭缺损。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 ,可能来源于肾脏。术后间断辅以α 干扰素…  相似文献   
35.
收集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为肺腺鳞癌的病例102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征与肺腺鳞癌分期间的关系,找出可以提示分期早晚的相关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64.71%)明显多于女性患者(35.29%),且男性主要发病年龄比女性提前;肺腺鳞癌多为周围型,术前确诊率低(18.63%);与早期病例组相比,晚期病例组中男性患者、病程<3个月者、有吸烟史者、农民患者及影像学上有分叶征者所占比例较大,而病理成分以鳞癌为主者所占比例较小.认为肺腺鳞癌有其相对独特的临床特征,其某些临床特征可以提示肺腺鳞癌分期的早晚.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直径(T)≤2 cm]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和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本中心前瞻性建设的中国西部肺癌数据库(Western China Lung Cancer Database,WCLCD)及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搜集2005~2016年行手术治疗的Ⅰ期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T≤2 cm)病例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的切除效果,并比较WCLCD和SEER数据库病例的生存差异。共纳入4 800例(WCLCD∶SEER=354∶4 446)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T≤2 cm N0M0)。对于T≤1 cm的实性小结节肺癌,按1∶4倾向性评分匹配到肺段组103例、肺叶组350例;对于1 cm1~2 cm的实性小结节肺癌,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5年总生存率相当。相比SEER数据库,WCLCD数据库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病例远期生存更好。  相似文献   
37.
胸腔镜双侧肺同期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一般麻醉处理的文章国内报道不少,但关于胸腔镜双侧肺同期手术麻醉管理的研究仍然缺乏。本文介绍了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开展的9例双肺VATS手术,对术中的麻醉处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估术前肺康复(PR)对肺癌合并中一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lO年8月华西医院胸外科收治32例肺癌伴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完成术前为期2周的肺康复训练并接受手术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62.5±7.7岁。中度C()PD12例,重度COPD18例;康复前后均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并分析这些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1)静态肺功能试验中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康复后较康复前(1.30±0.30I,VS.1.24±0.40L,59.19±18.00LVS.51.89±14.00L,47.74±12.00LVS.46.59±10.00L,56.63±13.00LVS.49.67±13.00L)增加不显著(P〉0.05);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康复前和康复后(19.38±18.00LVS.15.38±4.10L)变化不明显(P〉0.05)。(2)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在肺康复后显著高于康复前(594.87±116.00mvs.502.67±157.00m,P〈0.05);呼吸困难指数(Borg指数)在康复后显著低于康复前(o.12±0.10VS.0.26±0.20,P〈0.05);疲劳指数在康复后显著低于康复前(0.12±0.10VS.0.24±0.20,P〈0.05)。(3)呼气峰流速(PEF)在康复后显著高于康复前(255.33±70.00L/minVS.209.33±66.00L/min,P〈0.05)。(4)3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30d内),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PPC)8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0±2.4d。结论术前肺康复可提高肺癌伴中一重度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可能对肺癌伴中重度COPD患者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9.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确诊极为困难,易误诊为肺部其他疾患,特别是难与肺癌相鉴别.自1994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共收治6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现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总结单中心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结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实施要点.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使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完成肺癌、肺良性病变及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1040例.其中男性565例(54.3%),女性475例(45.7%),平均年龄(56.3±13.2)岁.1040例中包括原发肺癌800例,肺良性病变205例,肺转移瘤34例,淋巴瘤1例.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要点.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7例(0.67%),中转开胸18例,中转开胸率1.73%.134例(12.88%)患者围术期发生并发症139例次.全组平均手术时间(169±64) min;术中出血5~935 mL,平均(93±113) mL;病变最大直径1.2~12 cm,平均(3.3士1.9)cm;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数5~52枚,平均(15.8±7.7)枚;术后引流时间1~16 d,平均(3.8±2.6)d;术后住院4~19 d,平均(7.0±2.8)d.结论 大样本量病例显示,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