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冬冬 《健康向导》2006,(3):39-39
第一次约会,我们是在一家莱茵河咖啡语茶见的面,我坐得距离他很远。偶尔倒茶水,我们的手不小心碰到一起。我马上触电似的缩回来。他以为我是羞怯,其实那时候我是说不出的恐惧。在最初交往的日子,我从来都是和他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防止他对我有亲昵的举动。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理,我知道恋人间应该是用牵手、拥抱或者接吻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意,我也渴望这些。可是我却接受不了。  相似文献   
32.
冬冬 《大家健康》2008,(3):11-11
国人喜欢讨个吉利,所以经常把五福临门、三阳开泰一类的话挂在嘴边,但要问起五福的具体所指,大多数人可能会一片茫然。  相似文献   
33.
希望靠运动健身的人,到底应该如何搭配组合,在不同人生阶段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方式?美国有一位训练专家最近设计出一套能让人一生受用的健身计划。 20~30岁:可选择高冲击有氧运动、跑步或拳击等运动方式。对身体而言,能消耗大量卡路里,强化全身肌肉,增强精力、耐力与手眼协调。在心理上,这些运运能帮助你解除外在压力。同时,跑步还有激发创意、训练自  相似文献   
34.
董娜  谷艳英  刘安  王淑清  冬冬 《吉林医学》2006,27(7):742-743
目的:探讨脑室内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脑室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的MRI表现。结果:脑膜瘤11例,室管膜瘤1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5例,畸胎瘤3例。结论:MRI对脑室内肿瘤定位准确,且可显示肿瘤的不同特点及继发改变,是目前脑室内肿瘤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41岁,因1年来间断出现上腹部否适,伴恶心、呕吐入院。特点:①中年男性,起病缓慢,病程长,1年来间断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反复出现饥饿后头晕、心率加快,严重时意识不清,口服糖液后好转。体格检查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部未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高原高寒地区短期驻训对罹患高血压Ⅰ级青年官兵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13名高血压Ⅰ级青年官兵基础血压和高原驻训期间血压和心率(驻训10 ,30,60 d),并采集相应时间点血样检测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进驻高原10 d后官兵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后驻训30 d和驻训60 d患者收缩、舒张压数值均高于基线水平(P<0.05)。比较驻训高原前后全天平均心率未见组间明显差异。分析机制发现,高原驻训10 d起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驻训前显著升高(P<0.05),且此后持续高于驻训前水平(P<0.05),而血清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在驻训60 d时较驻训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高原高寒环境作为应激刺激会导致高血压1级青年官兵血压出现持续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应激激素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术与7字线消融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在EnSite三维指导下行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136例患者(阵发性房颤组93例,持续性房颤组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房颤类型和消融术式分为阵发性房颤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45例),阵发性房颤7字线消融者(48例),持续性房颤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18例),持续性房颤7字线消融者(25例),比较两术式对患者左心房直径、消融成功率、并发症情况、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通过12个月的随访,两术式在治疗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对于阵发性房颤组,两术式均能有效减小左心房直径(P<0.01)。在手术时间上,7字线消融者明显短于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时间(P<0.01),但两术式X线曝光时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在房颤治疗中,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与7字线消融者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逆转阵发性房颤中左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分离、培养、扩增方法及单层培养条件下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诱导AD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分析。方法取大鼠大网膜及肾周脂肪囊等处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免疫荧光测定CD29和CD44抗原的表达;分别用4组诱导培养基定向软骨方向诱导;诱导2周后细胞爬片行免疫荧光鉴定Collagen II表达;RT-PCR、Western blot对定向诱导后的细胞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自大鼠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出脂肪干细胞,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长期增殖,CD29和CD44抗原表达阳性,定向诱导后IGF-1组、TGFβ-1组及TGFβ-1 IGF-1组细胞可表现出软骨细胞的特性,TGFβ-1和IGF-1共同作用组软骨特异性基质的分泌明显高于单独诱导组。结论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出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TGFβ-1和IGF-1均能定向诱导ADSCs向软骨方向分化,两者共同诱导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0.
患者 女,30岁.因"间断腹痛8年,发现腹部包块4个月"入院.体检:口唇及指(趾)头掌面褐色色素沉着.左侧腹部可见大小约5.0cm×10cm的包块,质软,轻压痛,无反跳痛及紧张,包块时隐时现.无家族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