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血清及初乳中该病毒标志物存在状况。 方法 :对 2 44份 HCV感染者、33份对照血清和 35份 HCV特异性 Ig G抗体阳性的产妇、41份健康产妇的初乳进行 HCV四种标志物测定。抗HCV- Ig G、Ig M和 GOR抗体采用间接 EL ISA法 ,HCV C33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 结果 :抗 HCV- Ig G、抗 HCV- Ig M、HCV C33和抗 GOR抗体四种标志物在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组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 10 0 .0 %、85 .7%、46 .4%和 6 4.3% ;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组检出率为 6 6 .7%、10 0 .0 %、2 2 .9%和 42 .9% ;慢性稳定性丙型肝炎组为 94.1%、2 6 .5 %、17.6 %和 5 2 .9% ;血透患者组为 6 2 .6 %、31.3%、4.8%和 45 .6 %。血清抗 HCV Ig G阳性组初乳为 17.1%、2 .9%、8.5 %和 37.1%。血清和初乳对照组除 1例献血员血清抗 HCV- Ig G阳性外 ,其余均为阴性结果。 结论 :除抗 HCV- Ig G外 ,抗 HCV- Ig M、HCV C33和 GOR抗体三种标志物在 HCV感染的相关疾病组中 ,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 ,均可作为 HCV感染的标志 ,可用于 HCV感染后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不仅可以感染肝细胞,也可以侵入肝外多种组织和器官,尤其其嗜淋巴细胞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明,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既有HCVRNA正链存在,也有负链存在,表明HCV可在PBMC中复制。PBMC?..  相似文献   
13.
虽然,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仍是治疗流感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副作用与耐药性的产生,使应用受到限制。一种新的抗病毒制剂——扎那米韦(Zanamivir)能特异地抑制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从而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中显示能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4.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我市城乡居民保健品消费支出增长迅猛,极大地刺激了保健食品厂家的兴起。但是某些生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借助媒体擅自宣传产品的保健功能,甚至治疗作用,故意混淆食品和药品的区别,误导和诱骗广大消费者。为了整顿保健食品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洛阳市卫生监督中心于2004年12月7~10日对我市城区保健食品销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养生保健1号方对老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80例符合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老年人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及安慰剂组(n=40),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养生保健1号方及安慰剂干预45天。运用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 14,FS-14)评分判断患者用药前后疲劳等症状变化,同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服药6周后,FS-14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35/40)87.5%,安慰剂组总有效率(5/40)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P<0.01)。治疗组NK细胞、CD3 T淋巴细胞检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CD4/CD8治疗后轻度升高,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安慰剂组用药前后免疫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养生保健1号方对治疗老年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效,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丽  仝武军  樊荣 《心脏杂志》2014,26(1):29-34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能否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自噬改善老年小鼠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采用老年C57小鼠(20月龄,10只),以成年小鼠(4月龄,10只)为对照,无负重游泳训练9周(每周5 d,每天1 h),建立有氧运动训练模型。模型建立后,急性分离各组小鼠心肌细胞,采用单心肌细胞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心肌收缩舒张能力。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有氧运动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衰老小鼠心肌收缩舒张能力,表现为可显著增加老年组小鼠心肌细胞最大收缩幅度(PS)和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dL/dt),有效缩短舒张90%时程(TR90)(均P0.05)。有氧运动还可显著上调衰老心肌中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其下游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活性(均P0.05)。检测心肌自噬标志物Beclin-1和Atg7发现,与成年组相比,老年组小鼠心肌自噬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有氧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衰老心肌细胞自噬,运动训练上调心肌细胞自噬的作用,在AMPK基因敲低小鼠(AMPK KD,10只)被显著抑制。采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处理则可改善衰老小鼠心肌收缩舒张的能力(均P0.05)。结论:有氧运动训练可有效地上调衰老小鼠心肌细胞自噬的水平,进而改善衰老小鼠心肌收缩和舒张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心肌AMPK-mTO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丙型肝炎病毒IgM测定及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型肝炎病毒IgM测定及临床初步应用李保仝,马勇,杨毓华,李芳秋,胡进军,熊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微生物科,南京210002)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的检测,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抗HCV-IgG诊断试剂盒,但IgG抗体一般仅可作回顾性分析,对HCV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开灵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56例。研究组给予清开灵静脉滴注,联用小剂量舒必利或/和氯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或/和氯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w。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96.4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1例出现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出现椎体外系不良反应,静坐不能2例。结论清开灵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芒针联合脊髓电刺激(SCS)疗法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缺血性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SCS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3例。其中SCS治疗组使用SCS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芒针联合SCS疗法治疗。红外热成像仪检测皮肤温差,多普勒血流控制仪检测踝肱指数(ABI),记录两组患者患肢冷感评分及麻木评分,记录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经皮氧分压监测仪检测经皮氧分压(TcPO2),VAS、PSQI评估患者疼痛状况与睡眠状况。结果:治疗后,与SCS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皮肤温差、踝肱指数均较高(P<0.05)。治疗后,与SCS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冷感评分、麻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SCS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经皮氧分压、间歇性跛行距离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SCS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SAS评分、PSQI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SCS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芒针联合SCS疗法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冷感及麻木情况,改善皮肤组织的氧供量及下肢微循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