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乳腺癌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锐  童钟  沈宁 《安徽医学》2005,26(5):398-399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综合治疗的选择。方法对我院84例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有4例复发或转移。结论应用合理有序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疗效。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lumboperitoneal shunt,LPS)与脑室腹腔分流(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 N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并行分流手术病人96例,按术式分为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组(LPS组)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组(VPS组),LPS组28例,VPS组68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预后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LPS组和VPS组步态不稳分别为60. 0%和63. 5%,认知障碍分别为54. 2%和57. 9%,尿失禁分别为44. 4%和47. 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LPS组和VPS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别为(-0. 9±0. 5)和(-1. 0±0. 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LPS组和VPS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 9%和16. 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PS和VPS治疗i NPH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LPS可以避免脑室穿刺造成的脑实质出血。  相似文献   
83.
宋婷  宋丹  管海燕  丁锐  曾珍  胥秀英  赵颖 《中草药》2018,49(6):1358-1364
目的研究大鼠ig松萝酸磷脂复合物(UAPC)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方法建立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松萝酸(UA)的HPLC测定方法,大鼠分别单次ig给予UA和UAPC(35.0、17.5、11.7 mg/kg,以UA计)后,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的UA质量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软件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UA相比,UAPC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高剂量35.0 mg/kg时C_(max)、AUC_(0~t)显著增大(P0.05),CL显著降低(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7.83%;中剂量17.5 mg/kg时C_(max)、AUC_(0~t)显著增大(P0.05),CL降低明显(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0.27%;低剂量11.7 mg/kg时C_(max)、AUC0~t增大,CL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67%。UAPC的组织分布特征:高剂量35.0mg/kg时在肝、脾、脑组织中分布较高;中剂量17.5 mg/kg时在肺、脑组织中分布较高;低剂量11.7 mg/kg时在肝、肾组织中分布较高。结论将UA制成UAPC后提高了U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改变了其在大鼠某些脏器组织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大连市儿童医院急诊的收治严重过敏反应患儿41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患儿年龄6个月~14.5岁,既往有过敏史22例,本次就诊诱发因素中食物源性占65.85%,药源性占17.00%,不明原因占9.75%,运动占4...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高校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知现状。方法 选取上海市部分医学院校的全日制在读医学生574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调查,并根据参与志愿者工作或抗疫一线工作经历将医学生分为参与组(362名)和未参与组(212名),进一步分析相关工作经历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认同度的影响。结果 不同学历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2%的医学生认为疫情的发生并没有影响个人职业规划,37.3%的医学生在经历疫情之后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准备为医学事业献身;37.6%的医学生认为疫情对个人职业精神影响很大,加深了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直观感受,并将付诸实践;46.5%医学生意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对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医学生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最重要的前3项是“尊重患者”(87.1%)、“在困难时保持镇定”(87.3%)和“解决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86.2%),而排名末3项则是“代表患者发声”(58.9%)、“对待患者,随叫随到”(47.9%)和“为满足患者,接受对自己不便的要求”(41.5%)。参与组对医学职...  相似文献   
86.
甘草药材生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乌拉尔甘草在全国的采样信息。以乌拉尔甘草药材生产区46个采样点为分析基点,分析乌拉尔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含量,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分析其适宜性分布。应用SPSS构建乌拉尔甘草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Arc GIS软件空间计算方法进行乌拉尔甘草品质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乌拉尔甘草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7月平均气温,土壤亚类,12月降水量,植被类型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等5个生态因子,这与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少、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分布在北温带的平原、山区的生活习性基本一致。此外,以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成分为指标的乌拉尔甘草品质区划结果还提供了其品质适宜分布区,为开展乌拉尔甘草合理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以玄参为研究对象,探索同步测定玄参中环烯醚萜类和苯丙素类共7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测定方法,验证其准确性。以梓醇为内标物,建立梓醇与桃叶珊瑚苷、哈巴苷、毛蕊花糖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肉桂酸的相对校正因子与相对保留值,计算其他6种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这7种成分的含量,比较两者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的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玄参多种有效成分的同步质量评价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丁锐  童钟  王成宏 《安徽医学》2011,32(8):1078-1079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疗效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探讨相关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 本组无死亡,2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CEA,10例放置颈动脉转流管,其中3例放置失败,11例未放置;头昏、头晕及TIA症状明显改善19例;7例术...  相似文献   
89.
上睑皮肤松弛的分型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睑皮肤松弛的分型及其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眉的位置、上睑臃肿情况以及上睑皮肤宽度将上睑皮肤的松弛类型分为3型.Ⅰ型:上睑皮肤轻度松弛,重睑变窄;Ⅱ型:眉部外侧1/3下垂,眉与上睑缘间的距离略有变窄;Ⅲ型:上睑肥厚、臃肿且松弛明显,外1/3遮挡视线,眉与上睑缘间的距离明显变窄.依次采用重睑切口、眉下缘切口、眉上缘切口3种术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去除眉上缘或眉下缘的松弛皮肤,固定眉脂肪垫,悬吊眼轮匝肌.自2001年10月至2009年12月,治疗了50例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7~10d恢复较自然,未出现血肿、感染及视物模糊等并发症.术后随访50例患者1个月至2年,上睑皮肤松弛均明显改善,切口瘢痕不明显,睑部外形均较满意.结论对上睑皮肤松弛者,应依据松弛的特点进行分型,并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0.
下颌骨性前突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心身症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心身症状变化。方法:对12例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SCI,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查,评估患者心身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在F4(抑郁)、F5(焦虑)、F6(敌对)症状因子分较术前有下降。治疗后患者P(精神质)量表分下降,E(内外向)量表分升高。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有了积极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