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采用χ2检验判别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鉴别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农村居民2406名,自我报告平均每天每人盐与油摄入量为6.7 g 与44.4 g ,21.0%的农村居民有吸烟史,22.4%的农村居民过去12个月有饮酒史,32.6%的农村居民平时进行锻炼,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25.4%与6.2%,高血压患病率22.0%,糖尿病患病率9.4%。年龄(OR =1.83,95% CI :1.68~1.98)、文化程度(OR =0.67,95% CI :0.55~0.82)、体质量(OR=1.68,95% CI :1.44~1.96)、血糖(OR =0.60,95% CI :0.51~0.70)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 =1.33,95% CI :1.20~1.48)、性别(OR =1.48,95% CI :1.11~1.98)、文化程度(OR =0.77,95% CI :0.60~0.98)、体质量(OR =1.40,95% CI :1.16~1.70)、血压(OR =0.77,95% CI :0.64~0.93)是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呈上升的趋势,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吸烟、有害饮酒、超重与肥胖等影响因素普遍存在,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趋势,为开展肿瘤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重庆市2009-2013年肿瘤登记点肿瘤报告病例与全死因监测肿瘤死亡病例,统计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及趋势变化等指标。结果重庆市报告恶性肿瘤发病率由2009年的203.29/10万上升至2013年的241.65/10万,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由2009年的151.79/10万上升至2013年的203.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恶性肿瘤死亡率由2009年的144.43/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69.8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报告发病率居前6位的肿瘤是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道癌、结直肠肛门癌。2009-2013年肿瘤是导致潜在减寿年数最多的疾病(8.41~16.23年)。结论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第1位的减寿年数的疾病,肿瘤防治工作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及趋势变化,为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重庆市4个城市与5个农村肿瘤登记点2009-2013年肿瘤报告数据,统计分析分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采用logistic曲线估计线性模型的方法判别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庆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由2009年的203.29/10万上升至241.65/10万,死亡率由2009年的144.43/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69.8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P0.05),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5),恶性肿瘤发病率从40岁开始呈迅速上升,25~岁与40~岁年龄组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11.68,P均0.05)。发病率前六位的肿瘤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城市与农村地区肿瘤顺位有差异,肺癌是第一位的肿瘤,城市地区第二位是结直肠肛门癌,农村地区第二位的是食管癌,农村地区结直肠肛门癌与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4.07,P均0.05)。结论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发病率呈年轻化的趋势,肿瘤防控工作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开展儿童白血病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选取2013—2018年0~14岁重庆市白血病发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重庆市肿瘤登记点,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分析以APC表示。 结果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由2013年4.3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1.98/10万,APC为-13.41%,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0,P=0.067)。各年度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0.2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6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重庆市儿童白血病死亡率由2013年的1.91/10万下降至2018年1.50/10万,APC为-7.32%,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9,P=0.055)。各年度男性与女性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白血病死亡率以年均6.20%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白血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与死亡,其中5~9岁年龄组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72%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5)。 结论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女童和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应重视儿童白血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趋势变化。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与国际肿瘤学分类(ICD-0-3)整理分析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2006至2015年结直肠肛门癌发病资料,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中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截缩率与累积危险度,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判别。结果: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由2006年的14.15/105上升至2015年的28.32/105,中标率与世界标化发病率(世标率)均呈上升的趋势,APC分别为7.68%、4.08%与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肛门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t=6.99,P<0.001),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t=5.48,P<0.001)。结直肠肛门癌45岁前发病率低于20/105,45岁后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80~<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60~<65岁、65~<70岁、70~<75岁年龄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6.29%、5.76%与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35~64岁截缩率从2006年的13.94/105上升至2015年的25.77/105,APC为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率与累积危险度分别由2006年的1.37%、1.36%上升至2015年的2.10%与2.08%,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的趋势,应尽早开展结直肠肛门癌的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106.
1998~2003年重庆市性传播疾病(STD)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及时掌握性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宜的防治策略和调整卫生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我们分析了重庆市1998~2003年性病疫情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开展交通伤害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ICD-10:V01-V99)个案信息来自重庆市死因监测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死亡率、构成比,不同性别、地区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 APC)表示。结果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率由2012年的6.80/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83/10万,APC为-14.6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8,P<0.001)。2016年前男性交通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2014年前农村地区交通伤害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城市、农村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4.96%、14.02%、10.60%、15.21%下降,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4岁、5~9岁、10~14岁、15~17岁交通伤害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3.84%、1...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重庆市慢性病监测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2013-2014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重庆市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计调查5 394人,平均年龄(57.81±13.19)岁,糖尿病患病粗率为15.74%,标化患病率为10.73%,糖调节受损的比例为35.43%,标化后的比例为30.61%,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的比例为15.55%,餐后糖耐量减低的比例为20.63%.糖尿病的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分别为32.86%、56.68%、89.96%.结论 重庆市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但知晓率、管理率、治疗率低,糖尿病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重庆市≥6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和治疗率的现状,为制定相关的政策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2014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用SPSS 19.0软件对重庆市6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调查1 808名6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61.4%,农村居民患病率(64.6%)高于城市居民(59.5%),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为50.3%,城市居民知晓率(55.7%)高于农村居民(46.5%),工人与商业服务人员知晓率(68.6%)最高,参加公费医疗的人群知晓率(83.3%)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管理率为30.0%,城市居民管理率(33.8%)高于农村居民(27.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率(46.4%)最高,参加商业保险的人群管理率(50.0%)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治疗率为47.4%,城市居民治疗率(51.3%)高于农村居民(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6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但知晓率、管理率、治疗率较低,应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高老年居民高血压知晓率、管理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110.
重庆市519名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性病艾滋病感染率,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暗娼人群进行方便抽样,在知情同意后对她们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所有资料经Epidata 3.02进行双录入,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519名暗娼,平均年龄23.5±6.0岁。调查发现,暗娼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低,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和网络。她们从事性服务工作的平均年龄是20.1±2.8岁。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只有12.5%,不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客人拒绝使用。在调查的519名暗娼中,性病患病率为18.3%。病种分布是:尖锐湿疣2例(0.4%),生殖道衣原体感染75例(14.5%),梅毒11例(2.1%),淋病16例(3.1%),HIV抗体阳性2例(0.4%)。结论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和性病感染率较高等因素,将促进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因此加强对暗娼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