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目的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老年人中国内脏肥胖指数(CVAI)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1和2015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探究中国内脏肥胖指数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建立三个模型来矫正七个因素(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点、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和睡眠时间)对结果的造成的潜在可能影响,同时采用限制立方样条模型来检查可能的非线性关联,将CVAI与高血压患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可视化。结果 研究共纳入4 605名研究对象,其中新发高血压821人,CVAI最高组(Q4)的人群新患高血压的比例是CVAI指数最低组(Q1)的2.31倍(OR=2.31, 95%CI:1.84~2.91)。使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显示CVAI指数与新发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且为非线性关系(P non-linear <0.001)。将CVAI指数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计算,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CVAI指数每上升一个四分位数,新发生高血压的患病比例增加51%。结论 CVAI指数与新发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且二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医药具备多通路、多靶点等独到优势,如何凭借细胞焦亡理论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当前的科研热点。文章从细胞焦亡及中医学理论出发,对细胞焦亡在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等其他并发症中的作用做出总结,同时分析讨论人参皂苷Rb1、大黄素、黄连温胆汤、加味升降散等多种中药有效成分,通过靶向细胞焦亡,起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为今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脂质蓄积的影响,从自噬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IR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温胆汤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予蒸馏水、黄连温胆汤药液和二甲双胍溶液灌胃,连续8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自噬小体形成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蓄积;ELISA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PO-PAP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LC3、p6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mTOR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肝组织mTOR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红色脂滴明显增多,并有少量自噬小体形成,FPG、FINS和HOMA-IR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C、TG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62蛋白表达降低,p-mTOR/mTOR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组织红色脂滴数量减少,未见明显自噬小体,FPG、FINS和HOMA-IR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组织TC、TG含量减少(P<0.05,P<0.01),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62蛋白表达升高,p-mTOR/mTOR比值升高(P<0.05,P<0.01)。各组大鼠肝组织mTOR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可改善IR大鼠肝脏脂质蓄积,其机制与上调大鼠肝组织p-mTOR蛋白表达,抑制肝脏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能量代谢,调节机体免疫,构成人体肠道的生物学屏障。近年来,通过对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黄连温胆汤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修复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血管炎性状态、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调控脑—肠—微生态轴等机制来调节血压。基于肠道菌群理论,对黄连温胆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GEO基因芯片分析的方法,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TCMSP、TCMID、SwisstargetpredicitionTCMIP等数据库筛选收集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化合物和靶点。然后利用GEODataset数据库获取宫颈癌芯片数据,再通过R软件获得其差异基因,同时绘制火山图和热图。再利用R软件对复方苦参注射液靶标基因与GEO差异基因取交集,作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靶标,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富集分析并图示化,利用Cytoscape3.7.2软件制作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最后利用R语言的clusterfiler程序包对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靶标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宫颈癌候选活性成分共计178个,包括苦参碱、槐定碱、右旋异苦参碱等;118个潜在作用靶标,包括OPN、MMP-9、SIRT1、VEGFR-3等;135条通路,包括PI3K-Akt、apelin/APJ、P38MAPK、NF-kB、AMPK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苦参碱与3个关键候选靶蛋白(CCND1、CDK1、MMP-9)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 研究揭示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宫颈癌中化合物、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丰富其临床与实验应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使用化瘀温胆汤辅治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稳定性冠心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立普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温胆汤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8 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血清淀粉样蛋白质A(SAA)水平、血小板凝聚率(PA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随访1年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比均降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80.00%,P<0.05);研究组血清hs-CRP、SAA、PAR、LDL-C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NO、HDL-C则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血清hs-CRP、SAA、PAR、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9%vs.24.44%,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使用化瘀温胆汤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辅治效果较明显,且安全性高,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辅助用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机能实验学是医学院校不可缺少的实验课程,对祖国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学改革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实验教学,本实验中心欲增设医学机能虚拟实验室系统,采用真实实验与虚拟仿真模拟实验相结合的形式,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期望该系统可改善目前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产生预期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医学机能虚拟实验系统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地龙有效成分含药血清对HMC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地龙有效成分及福辛普利干预高糖刺激HMC模型细胞,并设立正常组和高汤刺激组进行对照,应用MTT法检测HMC细胞生长抑制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6和MCP-1的含量,应用RT-qPCR技术检测细胞样本的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PT、APTT、FIB、TT)、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的影响。方法:遴选2017年9月—2017年12月符合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诊断标准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住院患者60例。按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西医经典降糖、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连温胆汤,用药12周后,检测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药12周后,治疗组FIB、β-TG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AI-1显著上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均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小板释放活性,减轻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现代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将方剂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运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收集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剂112首,共涉及中药164味,以甘温药物为主,归脾经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归胃经者次之;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组合5个,核心药物4味;利用复杂熵层次聚类算法进一步挖掘,演化出18个核心组合,9首新处方。结论通过本研究,客观地揭示了代谢综合征病位在脾,"健脾和胃,化痰祛湿"是遣方用药的主要思路,强调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注重病症结合、辨证施治,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