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一氧化碳(CO)极易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Hb(COHb),使Hb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尤其重度患者多伴有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1],死亡率较高,因此对于CO中毒患者及早进行缺氧状况的改善对于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老年患者因其机体状况更差于年轻患者,故其治疗更为复杂[2].本文中就红细胞置换联合机械通气在老年重度CO中毒中的效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以针刺、偏头痛为检索词,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和CBM、CMCC、CNKI、VIP等中文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包括研究设计的方法学质量、诊断与纳入/排除标准、针刺/对照组干预措施、疗效评价标准及观察时间点、不良反应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随机对照试验,2 645例患者,Jadad评分仅3篇属高质量研究(≥4分)。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外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报道较少,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及通用的评价方法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对照设置欠合理。结论从目前的临床报道来看,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有一定疗效,但仍需相关证据支持。今后国内研究应严格遵循国际公认的偏头痛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设置恰当的对照方法,进行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明确“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形成可推广的技术方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3个研究中心的入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者盲.评价指标包括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针刺不良反应.研究分为2个研究阶段,第1阶段:随机分组后4周.治疗组使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照组使用安慰针刺法,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第2阶段:随机分组后5~24周,治疗组患者可以继续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治疗次数不做限定;对照组使用毫针刺法常规治疗,治疗次数不做限定,2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4周贺氏针灸三通法有效率65.9%,安慰针刺有效率13.1%;治疗后24周贺氏针灸三通法有效率82.9%,常规毫针刺法有效率65.8%.结论 贺氏三通法较常规针刺疗法可更有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安全性高,且治疗次数少,起效时间短.  相似文献   
44.
针药结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清CGRP、ET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再灌注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利用跳台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 ,利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GRP及ET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针刺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各有不同改变 ,针刺加西药组、针刺加中药组改变明显 ,但以针刺加西药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 针刺、中药、西药对各项指标的改变不完全相同 ,表明它们之间有不同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但针刺与中药、针刺与西药的结合使用 ,在本实验中表现了协同作用 ,而尤其以针刺加西药明显。这可能与它们能改变机体中舒缩血管物质的含量 (CGRP、ET) ,从而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45.
1病案举例 患者,男,77岁,2013年8月9日因排尿障碍2个月余就诊。2013年6月4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无尿痛,无憋尿感,于外院就诊,膀胱残余尿检查约550 mL,行导尿并保留导尿治疗,诊断"尿潴留,原因待查"。2013年7月8日于外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示逼尿肌肌力弱,后多次更换尿管时尝试排尿未成功。  相似文献   
46.
47.
48.
利用CONSORT和STRICTA提高针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刘雪梅  张鸣明  刘慧林 《中国针灸》2003,23(12):699-701
分析目前针刺对照试验报告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CONSORT和STRICTA对提高针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的作用和方法。提出利用CONSORT和STRICTA提高针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列入统计病例3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以贺氏针灸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火针和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选穴手足十二针法,均每日1次,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为70.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急性期入组或恢复期入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提示分期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中风病之急性期与恢复期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0.
针刺治疗缓解期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麟鹏  刘慧林  季杰  刘红 《中国针灸》2005,25(10):679-681
目的:观察针刺对缓解期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治疗4周后头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综合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5.0%.结论:针刺治疗缓解期无先兆偏头痛有明显止痛效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