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0篇
  免费   2682篇
  国内免费   1791篇
耳鼻咽喉   200篇
儿科学   271篇
妇产科学   201篇
基础医学   2871篇
口腔科学   448篇
临床医学   3247篇
内科学   3352篇
皮肤病学   182篇
神经病学   1150篇
特种医学   8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420篇
综合类   452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789篇
眼科学   644篇
药学   2917篇
  20篇
中国医学   1719篇
肿瘤学   187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810篇
  2021年   1329篇
  2020年   1014篇
  2019年   919篇
  2018年   927篇
  2017年   874篇
  2016年   801篇
  2015年   1119篇
  2014年   1384篇
  2013年   1319篇
  2012年   1796篇
  2011年   2079篇
  2010年   1247篇
  2009年   1057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1186篇
  2006年   1203篇
  2005年   1214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910篇
  2002年   830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572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3篇
  1968年   2篇
  1922年   1篇
  19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根据热分析谱图峰顶的数学特征与Coats-Redfern方程,推得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在系列相关反应中,若峰顶温度相接近,则各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与指前因子A之间存在着有动力学意义的补偿效应,即lnA=aE+b。并经系列含水硫酸盐脱水反应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Ca^2 ]i)和心肌ATP酶变化在心肌挫伤(MC)后心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兔36只,分为6组:正常对照、伤后2、4、8、12、24h,每组6只。经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左室压力。采用BIM-II型生物撞击机致成MC模型。在上述时相点测定左室压力,并测定心肌细胞内[Ca^2 ]i和心肌匀浆组织及线粒体ATP酶活力。结果: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受到损害,心肌细胞内[Ca^2 ]i升高,心肌匀浆组织及线粒体ATP酶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心功能障碍与心肌细胞内[Ca^2 ]i含量升高呈明显负相关,与ATP酶活性降低呈明显正相关。结论:MC后心脏功能下降,心肌细胞内[Ca^2 ]i含量升高和ATP酶活性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不同镇静方法在小儿骶管麻醉术中镇静的优缺点 ,从而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方法 选择 45例ASAⅠ~Ⅱ级在骶管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会阴短小手术的患儿 ,体重 9~ 2 4kg。随机分为氟芬合剂对照组 (I)组、咪唑安定 (M )组和异丙酚 (P)组 ,每组 15例。I组 :氟芬合剂 (芬太尼 2 μg/kg) ;M组 :静脉泵注咪唑安定 1.5~ 2 .0 μg/kg·min ;P组 :静脉泵注异丙酚 2 5~ 75 μg/kg·min。每组患儿术中镇静评分在 2~ 4分。 结果 I组镇静效果比M组和P组差 (P <0 .0 5 ) ,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清醒时间I组比M组和P组延长 ,M组比P组延长 (P <0 .0 5 )。结论 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是小儿骶管麻醉术中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54.
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从 2 1世纪高等医学临床创新教育的目标出发 ,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 ,根据未来医学人才素质要求进行了课程体系、操作程序、教学策略和评估体系方面的论述。在教学实践中 ,以目的为导向 ,注重课程为核心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与教师互动因素和教学评估环节 ,并创造条件改善创新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5.
邹柳红  周淑梅 《护理研究》2007,21(13):1218-1219
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致病力不强,一般情况下很少引起感染,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正常免疫屏障被破坏时可引发疾病,确切的致病因子目前尚无定论[1].我院于2005年8月24日收治1例因乙酸钙不动杆菌所致角膜溃疡病人,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6.
本文简单介绍冷冻断裂复型电镜技术在国内、外的概况,並阐明了该项新技术的独特作用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在制作生物样品时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的配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对5例前臂骨(尺骨和/或桡骨)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同侧/对侧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应用Smith-Nephew交锁髓内钉对游离腓骨进行固定.供区植皮.结果 5例皮瓣全部存活.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评定:优1例,良3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2~17周,平均14.6周,术后无骨不连与感染发生.结论 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8.
翼腭窝的CT三维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评价翼腭窝解剖结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Philips Mx8000型多层CT检查仪对5个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准直1mm或0.5mm的容积采集,并将数据输入配套Mxview工作站(SGI02)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包括容积显示(VR)和三维正交多平面重建(MPR)。鼻腔内侧壁相关结构进行测量并与标本测量进行对比。结果:CT三维正交多平面重建图像可以十分清楚地显示翼腭窝结构及其6个通路结构,VR可以清楚、准确地显示鼻腔内侧壁结构,并均可以获得准确测量。结论:CT容积采集结合合理的三维重建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翼腭窝解剖及其相关通连结构。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骨水泥强化松质骨螺钉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动态,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内固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10只杂种犬胫骨近端制作松质骨螺钉植入的动物模型,分别采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分别于术后5d、4、8、12和16周处死动物,观察螺钉拔出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CHC强化的螺钉拔出力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16周时达到(512.5 14.5)N,而PMMA强化组螺钉拔出力则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CHC-骨界面结合紧密,并且随时间延长出现CHC降解和骨长入,而PMMA-骨界面形成一层纤维组织。结论CHC强化能够提高松质骨螺钉植入体内的稳定性,并且随植入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0.
罗格列酮对实验性慢性环孢素肾病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SG)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大鼠模型的肾保护作用。 方法 低盐饮食基础上建立CCN大鼠模型,其中1组模型鼠用RSG同时灌胃。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14天和第35天处死动物,检测血浆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1型受体(AT1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α-SMA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CsA和RSG孵育NRK细胞。RT-PCR检测肾皮质TGF-β1,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FN、AT1R、p-ERK水平。 结果 RSG可改善环孢素A导致的大鼠肌酐清除率的下降[(0.586±0.094)比(1.072±0.105)ml&#8226;min-1&#8226;kg-1,P < 0.01]、血浆和肾组织AngⅡ水平增加(P < 0.01)、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P < 0.01)、肾间质纤维化(1.707±0.019 比 2.335±0.022,P < 0.01)、肾组织α-SMA表达增加(P < 0.01)、肾皮质TGF-β1 mRNA水平增加(P < 0.01)、NRK细胞FN、AT1R和p-ERK蛋白水平增加(P < 0.05)。 结论 RSG可能通过减轻炎细胞浸润、影响AngⅡ作用和下调TGF-β1等途径减轻CsA所致的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