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0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514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669篇
内科学   611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科学   448篇
综合类   64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51篇
眼科学   143篇
药学   497篇
  3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4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分析我国医务人员远程医疗服务使用意愿和关键问题,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方法2019年10—11月,对福建、海南、河南、湖南、贵州、四川和青海7个省份中已参与过远程医疗的邀请方和受邀方医务人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医务人员对远程医疗的使用意愿、满意度情况和认知评价情况等。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探索不同省份和区域的医务人员继续使用意愿、满意度及存在问题。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84份,医务人员对所参与远程医疗服务整体满意度为98.62%,继续使用意愿程度为98.25%,且东部和西部省份使用意愿较高。医务人员视角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会诊开展和反馈信息不及时,等待时间长;网速偏低,网络信号不稳定、不通畅;系统设备不完善,操作不便捷;无法实现远程查体和全面了解病情以及提供病历资料不规范、不全面、质量差等。结论医务人员对所参与远程医疗服务满意度和使用意愿较高。建议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远程医疗基础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务人员参与远程医疗服务积极性。  相似文献   
42.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16例阿狄森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浆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结果如下:1)阿狄森病患者血浆E2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浆T无明显改变,E2/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阿狄森病患者白细胞E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R轻度降低(P〉0.05),ER/A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43.
非细胞体系核重构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博  翟中和 《解剖学报》1992,23(1):48-52
用电镜观察Lambda DNA与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在非细胞体系内的核重构,发现Lambda DNA首先诱导形成类染色质结构,膜泡、核孔复合体围绕这一结构组装成双层核膜,同时类染色质也随着核膜的装配,表现出从致密凝聚到呈现松散均匀分布的变化。有工作表明,在由染色质诱导的核重构过程中,或者是膜泡先与染色质结合,然后有核孔出现,或者是核孔物质先与染色质作用,膜泡通过结合核孔物质形成双层核膜。我们观察由外源DNA诱导的核重构过程,则发现膜泡与核孔复合体先分别独立地与类染色质结构相互作用,然后核孔复合体再镶嵌到双层核膜中。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表达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机制。方法 :分离外周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 ,采用常规染色和普通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特性 ,采用流式细胞仪双荧光分析免疫表型 ,单荧光胞浆蛋白标记分析周期蛋白表达和免疫印迹进一步证实周期蛋白 D3的表达情况。采用周期蛋白和 DNA双标记分析周期蛋白 D3表达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结果 :白血病原始细胞中 CD1 3 HL A- DR 细胞为 94.6 9% ,CD1 3 CD34 细胞为 96 .86 % ,CD41 a CD34 细胞为 41.6 0 % ,CD1 3 CD41 a 细胞为 40 .0 0 % ,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仪单参数分析证实周期蛋白 D3表达明显升高 ,周期蛋白 D3阳性细胞在细胞周期各时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G1 期 5 2 .10 % ,S期9.90 % ,G2 M期 38.0 0 %。结论 :周期蛋白 D3的异常表达导致单核系白血病细胞表达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同时也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天新利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程度.方法比浊法测定12例ICVD患者治疗前后,用二种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x±S)ICVD组用药后第5天、第10天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32.87%±14.2%,44.99%±12.3%)显著低于用药前(71.9%±11.1%)P<0.01;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用药前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新利博对ICVD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对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监测其血小板聚集率时,应选用ADP作为诱聚剂.  相似文献   
46.
胃癌p53,c—erbB—2和nm23癌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Wei Z  Wu Y  Zhai Z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78-381
目的利用胃癌生物学恶性信息,探讨术前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41例,胃镜活检标本93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3阳性率为45.8%~56.3%,c-erbB-2为18.3%~30.2%,nm23为72.9%~81.3%,在非胃癌组织中无表达;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Laurén分型有关,且c-erbB-2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三种癌蛋白的阳性率在胃癌的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中无显著差别。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p53、c-erbB-2和nm23蛋白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和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7.
神经外科病人低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外科低血钠病人ADH与ANF放免测定,以及血离子等生化指标的监测,结合补钠实验,进而确定病因,以改进神经外科低钠血症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选100例低血钠症病人,另选30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低钠病人逐日监测血钠,血钾,血BUN,Cre,24h尿钠,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载脂蛋白E(ApoE) 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人骨髓细胞及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ApoE的表达,正常人骨髓涂片6 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3 例,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29 例。结果:ApoE在所检正常人骨髓涂片中均表达( 着色程度+ ~《) ,骨髓细胞表达阳性率为20% ±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中不表达ApoE,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不同程度表达ApoE,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着色+ ,原始细胞表达阳性率为70% ±32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着色《~》,阳性率89% ±4 %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着色(+ ~《),阳性率50% ±3%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着色《,阳性率15 % ±4 % 。结论:ApoE可作为鉴别髓性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9.
《内经》中存在着多种学术流派,其学派划分方法目前有两种,即以《内经》中的医家名称为纲和以各专题中的不同学说为纲划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以阴阳、五行为纲来探讨《内经》中的医学流派应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型抑制剂(TIMP-2)在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它们在始动阶段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酶图法,在异种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阶段,作肝细胞内MMP-2、TIMP-2、酶降解底物Ⅳ型胶原(ColⅣ)以及结蛋白(Dm)定位和半定量研究。结果实验鼠于4周末形成细胞间隔,8周末发展为肝纤维化,含细胞-纤维间隔或纤维间隔,12、16周仍为纤维间隔。酶图法表明4周末MMP-2活性升高2.5倍左右,8周末仍高于对照鼠。免疫组化显示4周末MMP-2阳性细胞数最多,连续切片观察MMP-2与Dm阳性细胞(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几乎重叠。8周末阳性细胞数有所减少,12周末明显减少。半定量变化趋势与酶图法一致。TIMP-2于8周末表达开始升高,12周末达最高。2周末ColⅣ表达开始上升,4周末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结论肝纤维化早期MMP-2活性增高,继而TIMP-2分泌过多,MMP-2活性受抑,ECM降解受阻,纤维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