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2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55篇
  5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9 毫秒
41.
目的探讨人Ⅰ型胶原α1链(COL1A1)及α2链(COL1A2)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年龄≥42岁绝经后妇女(自然绝经≥2年)231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其全身、腰椎2~4(L2~4)、股骨颈(Neck)、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BMD)值,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Ⅰ型胶原α1链及α2链基因型.结果231例受试对象中,Ⅰ型胶原α1链PCR扩增产物未发现ACCB7I酶切位点,Sp Ⅰ结合位点不存在G→T突变,Ⅰ型胶原α1链基因型均为SS型;Ⅰ型胶原α2链基因型分别为EE型113例,Ee型91例,ee型27例(分别占48.9%、39.4%、11.7%),等位基因频率E和e各为68.6%、31.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携带EE基因型的个体比Ee基因型和ee基因型个体的骨密度值为低,但只在腰椎侧位(L2-L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三角(Ward's)等部位的骨密度值EE基因型比Ee基因型携带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COL1A1 Sp Ⅰ结合位点不存在G→T突变.COL1A2基因EE型个体较Ee基因型及ee基因个体的骨密度值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COL1A2基因多态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抑癌基因PTEN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TEN表达与小细胞肺癌发生、增殖和转移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良性病例、42例小细胞肺癌和2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跟踪随访术后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结果:良性病例的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P〈0.05);不同T分期的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显著(P〈0.05),不同N分期的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PTEN阳性表达组与阴性组的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EN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小细胞肺癌的发生、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影响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 ereverset ranscrip tase,hTERT)在肺癌癌前病变(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肺癌中的作用。方法:41例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上皮组织、150例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及40例正常肺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TERT基因在上述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0%(2/40)的正常肺组织中可检测到hTERT基因的蛋白表达,61·0%(25/41)的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90·0%(135/150)的肺癌组织中可检出hTERT基因表达,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11·9,P<0·01;且随着肺组织癌变过程的变化,hTERT基因的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χt2rend=107·7,P<0·01。结论: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和恶性转化与hTERT基因的表达有关;hTERT基因检测有望成为诊断肺癌变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对无血清培养的角朊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抑制角朊细胞增殖与IL-1、IL-6及IL-8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抑制角朊细胞与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中免疫细胞CD45RO、CD3、CD4、CD8、CD56和CD68阳性细胞数量表达,探讨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变化以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采用CD45RO、CD3、CD4、CD8、CD56、CD68单克隆抗体对45例EMs患者在位内膜中的阳性细胞进行标记,测定其在EM患者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数量。同期选取16例宫颈原位癌非EMs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EMs组和对照组在位内膜中均有CD45RO、CD3、CD4、CD8、CD56和CD68阳性细胞表达,EMs组在位内膜中的CD45RO、CD8、CD68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阳性细胞数量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泌期内膜中CD45RO、CD3、CD4、CD8、CD56、CD68阳性细胞数量较增殖期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患者在位内膜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变化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Background: More widespread use of drug‐eluting stents (DES) to trea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as recently generated more attention to thrombosis, which was relative to the polymer. Polymer‐free and biodegradable polymer‐based stents are more frequently studied, but their efficacy on preventing detrimental clinical events is unclear. Methods and Results: To assess whether polymer‐free paclitaxel‐eluting stent (YINYI stent) was noninferior or equivalent to biodegradable polymer‐based rapamycin‐eluting stents (EXCEL stent) in preventing detrimental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total of 167 consecutive CHD patients requiring DES implan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YINYI group (n = 82) and the EXCEL group (n = 85).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 The secondary end‐points included stent thrombosis events, all‐cause mortality, and rehospitalization.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test the noninferiority or equivalence of the YINYI stent compared with the EXCEL stent with respect to one‐year MACE according to a noninferiority or equivalence margin of 0.1. One‐year MACE was 6.10% in the YINYI group versus 5.88% in the EXCEL group. The lower limit of the one‐side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was ?0.0582 (P = 0.002 from the test for noninferiority).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equivalence test was [?0.0698, 0.0742] (P1=0.004 and P2=0.007 from 2 times the 1‐sided test for equivalenc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rombosis events, all‐cause death, and rehospitalization (all P > 0.05). Conclusions: In this small randomized trial, polymer‐free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 appear to be noninferior or equivalent to biodegradable polymer‐based rapamycin‐eluting stents. (J Interven Cardiol 2012;25:604–610)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安氏Ⅱ类1分类(Ⅱ1)错患者咀嚼运动中髁突轨迹特征,进一步分析TMD和安氏Ⅱ1错因素对咀嚼运动中髁突轨迹的影响。方法: 按照实验纳入标准分别收集无TMD的正常组(nTMD-N)10例、无TMD的安氏Ⅱ1组(nTMD-Ⅱ1)10例、伴TMD的安氏Ⅱ1组(TMD-Ⅱ1)14例患者。采用Cadiax Ⅳ 记录3组实验对象咀嚼运动时的髁突轨迹,利用GDSW软件测量并分析咀嚼运动轨迹的各项数据指标。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TMD-Ⅱ1组和TMD-Ⅱ1组的咀嚼运动轨迹特征与nTMD-N组相比有所差异。左侧或右侧单侧咀嚼运动时,nTMD-N组、nTMD-Ⅱ1组和TMD-Ⅱ1组的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双侧咀嚼运动时,nTMD-Ⅱ1组的SCI值显著大于nTMD-N组,nTMD-N组的S值显著大于nTMD-Ⅱ1组(P<0.05)。结论: 单侧咀嚼运动时,TMD和安氏Ⅱ1错因素对咀嚼运动轨迹影响较小。安氏Ⅱ1类错因素对双侧咀嚼运动有影响,Ⅱ1患者正常咀嚼时髁突整体运动幅度较正常者小。双侧咀嚼运动时,TMD对Ⅱ1类患者咀嚼运动轨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8.
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并基于Kriging插值法,分析近50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春玉米播种期及种植布局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近50年≥10℃积温呈现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现象,其倾向率分别为0.3、1.3、1.6 d·10a-1和57.1℃·10a-1,且突变年份均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县市春玉米播种期提前3~8 d,生长季延长6~11 d。突变前青河东部不能种植春玉米,晚熟品种不能种植或种植风险较大。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春玉米不同熟性品种可种植区逐渐东扩,各县市春玉米在品种熟性上均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由不能种植到种植早熟、早熟向中(晚)熟、中晚熟向晚熟品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9.
归茜  熊光苏  智玲梅  吴叔明 《胃肠病学》2006,11(11):663-665
背景:急性胰腺炎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常见并发症,加贝酯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加贝酯对大鼠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血压计传导50mmHg(1mmHg=0.133kPa)的恒定压力,向胰胆管内注入30%泛影葡胺,以制备SD大鼠ERCP术后胰腺炎模型。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加贝酯治疗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和胰腺组织炎症评分均显著低于胰腺炎对照组(P〈0.05)。结论:加贝酯静脉滴注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有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和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9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分为严重病变组(64例)和非严重病变组(130例),分析ABI及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严重病变组和非严重病变组的ABI和颈动脉Crouse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ABI与冠脉病变情况呈负相关(r=-0.518,P<0.01),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病变情况呈正相关(r=0.616,P<0.01).ABI诊断严重冠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278,以ABI≤0.9为截断值,其预测冠脉严重病变的敏感性为23.4%,特异性为95.4%;颈动脉Crouse积分诊断严重冠脉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7,以颈动脉Crouse积分≥1.9为截断值,其预测冠脉严重病变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41.5%.结论 ABI和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于预测严重病变的冠状动脉,二者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