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4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344篇
综合类   908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424篇
  2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8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0.2g加入生理盐水250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0.4 g/次,1次/d。两组患者均经7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CURB-65评分、LCQ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咳嗽、胸痛、发热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CQ评分明显升高(P0.05),CURB-65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CURB-65和LCQ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PCT、IL-17、Gal-3、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CRP、PCT、IL-17、Gal-3、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2.
复发性脑出血(recurr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ICH)并不少见,其发生与血管结构病变、脑血管淀粉样变、高血压以及相关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RICH的病死率与初次原发性脑出血相当,而致残率则显著高于原发性脑出血.文章对RICH的流行病学、好发部位、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在过敏性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过程中转录因子Foxp3、IL-27 p28和EBI3 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根据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时间,采集过敏性哮喘患儿39例,分离其SIT治疗前、治疗一年后和治疗两年后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Foxp3、IL-27 p28和EBI3 mRN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着SIT治疗的进行,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与SIT治疗前相比,治疗一年和两年后,外周血中Foxp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治疗前的5.03倍和1.9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P =0.033);IL-27 EBI3的mRNA表达水平虽然有所升高,分别为治疗前的1.56倍和1.32倍,但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88,P=0.244);IL-27 p28的mRNA表达水平在治疗一年后明显升高,为治疗前的2.1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两年后又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哮喘患儿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Foxp3转录因子和IL-27在哮喘的发生和SIT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单节段或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轻中度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3.8岁。单节段固定31例,双节段固定14例。术前、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的椎体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随访13~57个月,平均24.8个月。末次随访时单节段固定组患者满意率93.5%、双节段固定组92.9%。术前单节段固定组椎体压缩率为44.67%±4.6%、双节段固定组45.49%±8.9%,Cobb角分别为24.6°±4.2°、25.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9.34%±5.2%、8.68%±4.5%,Cobb角分别为9.2°±1.6°、8.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11.83%±4.2%、10.12%±2.5%,Cobb角分别为10.5°±1.3°、9.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第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0±35)、(110±4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0±48)、(380±5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固定均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Cobb角,近期随访未发现明显矫正度丢失。双节段经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制备碘缺乏小鼠模型,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β剪接变体(TSHβ-Ⅴ)是否受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探讨免疫系统来源的TSHβ-Ⅴ在维持甲状腺自稳态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离乳BALB/c小鼠20只,雌雄各半.小鼠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饮去离子水,普通饲料喂养;低碘组:饮去离子水,低碘饲料(含碘量20 - 40μg /kg)喂养,每日碘摄入量约为0.25μg/d.3个月后处死小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IA)检测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小鼠骨髓、外周血、甲状腺、垂体TSHβ-Ⅴ的表达.结果 低碘组小鼠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0.47±0.70)nmol/L、(2.41±0.28)pmol/L、(0.76±0.08 )nmol/L、(4.01±0.40) 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5.2±3.68)nmol/L、(32.72±1.02) pmol/L、(1.10±0.06)nmol/L、(5.40±0.38 )pmol/L,t=43.81、86.04、9.81、7.51,P均<0.01];低碘组小鼠TSH[(35.67±17.39)mU/L]明显高于对照组[(0.24±0.10)mU/L,t =-6.11、,P<0.001];低碘组小鼠骨髓、外周血TSHβ-Ⅴ mRNA表达水平[(9.62±0.60)、(9.25±0.8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7.69±0.36、7.11±0.41,t=6.77、5.64,P均<0.001);低碘组小鼠甲状腺TSHβ-Ⅴ mRNA表达(9.32±0.91)与对照组(9.12±0.6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在骨髓、外周血、甲状腺未检出天然型TSHβ;垂体中TSHβ-Ⅴ mRNA和天然型TSHβ表达水平(1.99±0.61、- 7.17±1.78)均高于对照组(5.75±0.98、-1.43±0.51,t=-8.02、- 7.60,P均<0.01].结论 低碘饮食引发小鼠甲状腺功能低下,抑制骨髓和外周血TSHβ-Ⅴ mRNA的表达,提示免疫系统来源的TSHβ-Ⅴ可能具有比天然型TSHβ更重要的免疫-甲状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检测药用植物白千层、大果榕、山苍子、匍匐滨藜、牛大力萃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实验,检测白千层、大果榕、山苍子、匍匐滨藜、牛大力的萃取物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GSC)和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超过50%即被确定为抗肿瘤有效活性萃取部位,则进一步测定有效活性萃取部位的半数抑制率(IC50)。结果五种药用植物的部分萃取物对四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白千层、大果榕、山苍子、匍匐滨藜、牛大力的萃取物在体外对SPCA-1、BEL-7402、GSC-7901、K562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对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25例老年(60~84岁)SAP患者的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0例非老年人(22—59岁)对照组SAP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SAP患者以胆石症为主要病因,多伴其他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APACHEⅡ(24、48h)和Ranso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患者的局部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和死亡原因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我国老年SAP病因以胆源性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伴发疾病多,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较高。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仍以内科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患有肺血栓栓塞症的孕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我院收治1例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孕妇,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超声心动图,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给予溶栓和抗凝治疗.结果 心脏超声提示:左肺动脉内回声:栓子?三尖瓣轻度反流,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少量反流,主肺动脉增宽.心电图:QⅢTⅢ现象.低氧血症.行溶栓和抗凝治疗,随后胎儿B超显示胎儿心跳正常、胎盘宫底,羊水深度3.5 cm,内透声清.终止孕娠而获得胎儿的心、肺病理学观察,无异常改变、孕妇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个月后出院.结论 孕娠早期合并肺栓塞时,超声心动图、实验室和临床资料可以作出快速诊断和治疗的决定.患有致命性肺栓塞的孕妇,溶栓治疗不应该因怀孕而被禁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长输注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代/药效学参数.方法 收集在重症医学科住院且满足入组条件的老年重症患者5例,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q8h)3 h延长输注治疗,于注射开始的0h、0.25 h、0.5h、1h、2h、3h、4h、5h、6h、8h采静脉血2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23℃冰箱中保存备检.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血药浓度,应用noncompartmental模型估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代学参数,利用蒙特卡洛模拟10 000例患者的治疗·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传统输注(0.5 h)与延长输注(3~4 h)下各MIC值(1~64 μg/ml)的达标概率(PTA),将%fT、MIC≥50%设置为有效药效学目标.结果 哌拉西林的血浆峰浓度、半衰期、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97.64±27.16) mg/L、(2.32±0.81)h、(30.51±15.2)L、(9.27±2.69) L/h.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q8h.3h延长输注中,当MIC≤16 μg/ml时.PTA达到或接近100%;MIC=32 ug/ml时,PTA为42.54%.结论 本文描述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老年重症患者的药代学参数,这与已发表文献的结果明显不同.蒙特卡洛模拟显示,老年重症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q8h.3h输注可以获得较佳的药效学目标,尤其在MIC≤16μg/ml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比较过表达微小RNA (microRNA)-494与采用RNA干扰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过表达microRNA-494的腺病毒载体Ad-494及负载Survivin短发卡RNA (shRNA)腺病毒载体Ad-sur分别或联合感染PC-3细胞后,将相应PC-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前肢皮下,建立前列腺癌移植瘤模型.并以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及空载体组(Ad-GFP)作为对照.动态测量肿瘤体积.55 d后处死各组裸鼠,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测定Survivin、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Ad-sur组、Ad-494组、Ad-sur+ Ad-494组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明显被抑制.第35天时即表现差异.其中Ad-sur+ Ad-494组瘤体积最小,为(40.69±0.69) mm3,Ad-sur、Ad-494组瘤体体积分别为(102.11±5.32) mm3、(99.03±3.50) mm3,3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PBS组(572.72±10.46) mm3、Ad-GFP组(544.85 ±10.28) mm3(P<0.05).但Ad-sur组与Ad-494组间瘤体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 d后,Ad-sur、Ad-494、Ad-sur+ Ad-494组对移植瘤抑制率分别64.62%、65.98%、86.67%,Ad-sur+ Ad-494组具有抑瘤增效的相加作用(Q=0.99).同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的Survivin基因均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494组与Ad-su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sur+ Ad-494组较Ad-494、Ad-sur组更为显著;实验各组中的bax、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且Ad-sur+ Ad-494组效果优于Ad-sur、Ad-494组.结论 过表达microRNA-494与RNA干扰方法均可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Survivin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且两者联合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