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06篇
  免费   4731篇
  国内免费   2764篇
耳鼻咽喉   466篇
儿科学   814篇
妇产科学   268篇
基础医学   2709篇
口腔科学   808篇
临床医学   5997篇
内科学   3720篇
皮肤病学   412篇
神经病学   825篇
特种医学   1615篇
外科学   3715篇
综合类   13399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134篇
眼科学   512篇
药学   6219篇
  84篇
中国医学   5287篇
肿瘤学   1909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1590篇
  2021年   1803篇
  2020年   1677篇
  2019年   875篇
  2018年   929篇
  2017年   1359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1868篇
  2014年   2426篇
  2013年   3121篇
  2012年   4521篇
  2011年   4594篇
  2010年   4163篇
  2009年   3799篇
  2008年   3758篇
  2007年   3559篇
  2006年   3127篇
  2005年   2612篇
  2004年   1743篇
  2003年   1295篇
  2002年   1027篇
  2001年   912篇
  2000年   755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分析对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原发耐药的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预测肺腺癌患者是否对一代EGFR-TKIs原发耐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19年04月于本院住院,一线使用一代EGFR-TKIs且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EGFR敏感突变(19Del/21L858R)肺腺癌患者,根据疗效纳入原发性耐药组(NR=40)和敏感组(NS=23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对一代EGFR-TKIs原发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原发性耐药发生率为14.4%。原发性耐药组与敏感组患者相比,二者在吸烟指数(P=0.004)及淋巴结转移(P=0.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10.725 ng/mL、肿瘤直径≥3.55 cm的患者更易对一代EGFR-TKIs耐药(P<0.05),各因素AUC值分别为0.615、0.716。联合NSE+肿瘤直径两项指标时AUC为0.735(95%CI:0.665~0.804),联合NSE+肿瘤直径+吸烟指数三项指标时AUC为0.751(95%CI:0.679~0.822),均优于单项指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证实,血清NSE浓度、肿瘤直径及吸烟指数是预测EGFR敏感突变患者对一代EGFR-TKI原发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吸烟指数≥400、病灶直径≥3.55 cm、血清NSE浓度≥10.725 ng/mL的患者更易对一代EGFR-TKIs原发耐药。单因素对预测EGFR突变患者是否对一代EGFR-TKIs原发耐药准确性较低,综合上述三项指标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2.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是近期流行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已造成大量人员感染,其中包括医务人员。为预防生殖医学的医院感染,有效降低新冠肺炎在生殖专科机构传播的风险,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指南和规范等,并结合生殖医学特点,制定生殖医学有关的临床区、手术室和实验室及相关人员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预后影响及与Ki - 67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 2012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3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LR最佳临床分界值采用ROC曲线确定,并依此分NLR<2.64组和NLR≥2.64组。临床独立预后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生存时间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Kaplan - Meier和log - rank方法。Ki - 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佳临界值为2.64。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39.10月,中位OS为52.30月;NLR≥2.64组术后中位DFS为27.35月,中位OS为37.35月。2组术后DFS和O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低组伴Ki - 67表达阴性的三阴性患者术后中位DFS和OS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情况。结论 NLR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影响预后因素,具有重复性强、非侵袭性、方便实用等特性,可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5.
痤疮可辨为阴、阳两证。阳疮者,缘患者劳汗被寒、玄府闭合,汗脂凝聚日久不得外排,蕴热搏结气血而生疮化腐,疮症为热为痛,此为易治;阴疮者,由阳疮转化而来,缘患者外感寒风、内伤生冷,且医者又重用寒凉、失于托透,以至气血冰凝,久不溃脓或溃脓难出,此为难治。根据难治性痤疮临床表现,其多类属于阴疮,以阳虚表郁、邪闭毛窍为致病之关键,其中表郁毛窍、邪闭肌腠为病之标,阳虚阴凝为病之本。治疗当以温阳透发、祛邪外达为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化阴滞、发阳透毒治其本,待阴邪发越,即用火针强开门户、消疮排脓治其标。标本兼治、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痤疮在临床中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痤疮、改善皮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入NICU的1 057例重症细菌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发病日龄(7 d)、羊水污染(Ⅱ、Ⅲ度)、感染类型(医院感染)、住院时间(≥14天)、机械通气、Apagar评分(7分)、胎膜早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天)、更换抗菌药物(≥3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12个因素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换抗菌药物(≥3种)、Apagar评分(7分)、感染类型(医院感染)、机械通气、羊水污染(Ⅱ、Ⅲ度)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NICU新生儿重症肺炎多种菌感染。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电针对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性开腹手术而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60例。A组设为空白对照组,B组于手术前1 d、C组于手术前1 d和麻醉诱导前30 min、D组分别于手术前1 d、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手术后1 d行电针。分别于手术前1 d电针前(T1)、麻醉诱导前电针前(T2)、术毕(T3)和手术后1 d电针后(T4)4个时间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用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ELISA检测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与热反应蛋白70(HSP70)以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干扰素(IFN-g)、白介素4(IL-4)水平,并计算IFN-g与IL-4比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的细胞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结果HSP70与CRP水平、白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数、IL-4与IL-6水平变化趋势均一致,4组T1、T2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3和T4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T3和T4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D组T4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4组T2时间与T1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高于T2时间(P<0.05),T4时间低于T3时间(P<0.05)。IFN-g变化不显著(P>0.05),IFN-g/IL-4、CD4/CD8变化趋势与以上相反。结论电针术前使用对直肠癌患者无显著疗效,但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并且随着电针次数的合理增加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西宁市城区PM2.5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并对其致癌风险进行评价。方法 2019年每月10 - 16日在西宁市城北区和城东区采集PM2.5样品,对其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的质量浓度及其组成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毒性当量浓度及终身超额致癌风险(ECR)进行毒性评价。结果 城北区和城东区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10×10 - 2 mg/m3和2.50×10 - 2 mg /m3,均低于国家标准。城北区、城东区PAHs总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6.53(1.62~259.25) ng/m3和10.96(0.55~88.45) ng/m3,且2个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均以4~6环PAHs为主。PAHs的主要来源有燃煤及薪柴燃烧、汽油排放。毒性评价结果表明,16种PAHs以BaP为参照物的等效质量浓度(BaPeq)范围为2.00×10 - 5~3.32 ng/m3,城北区、城东区中ΣBaPeq分别为4.27 ng/m3、2.97ng/m3,BaP毒性最强,对ΣBaPeq的贡献率占75%以上; 城北区、城东区中Σ16PAHs的总ECR分别为3.72×10 - 4和2.58×10 - 4。结论 西宁市城区PM2.5中多环芳烃(PAHs)终身呼吸性患癌风险(ECR)大于10 - 4,对西宁市城区居民具有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