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1篇
  免费   1384篇
  国内免费   755篇
耳鼻咽喉   241篇
儿科学   261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781篇
口腔科学   301篇
临床医学   1667篇
内科学   1162篇
皮肤病学   190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384篇
外科学   1255篇
综合类   3652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822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1689篇
  23篇
中国医学   1294篇
肿瘤学   51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1252篇
  2011年   1341篇
  2010年   1235篇
  2009年   1127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1106篇
  2006年   916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 ankylosing spondylitis)不同于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椎间盘、纤维环韧带骨化融合和骶髂关节破坏,而主要表现为髋膝等外周大关节不对称性破坏所致的反复发作性肿痛,而腰背部及骶髂关节痛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高分压氧体外暴露对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 N-乙酰半胱氨酸 (NAC)的预防作用。 方法 :分离成年大鼠脾脏淋巴细胞 ,制成细胞悬液 ,置于压力舱内以 4 0 0 k Pa氧气 (含 1.5 % CO2 )培养 4 h。 NAC预防组在培养液中加入 30mm ol/ L NAC。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亚型 ,3H- Td 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 EL ISA法测定细胞经刀豆球蛋白(Con A )刺激后分泌的 IL - 2水平。 结果 :经高分压氧处理后 ,脾淋巴细胞 CD3+ 、CD4 + CD3+ 及 CD8+ CD3+ 比例均显著下降(P<0 .0 1,P<0 .0 5 ) ,CD4 + CD3+ / CD8+ CD3+ 比值未有变化 ;淋巴细胞增殖率及经 Con A刺激后的 IL - 2分泌量显著减少(P<0 .0 1,P<0 .0 5 )。培养液中添加 30 mm ol/ L NAC后 ,各指标值的下降程度均明显减轻 (P<0 .0 1,P<0 .0 5 )。 结论 :高分压氧对离体大鼠脾淋巴细胞功能有直接抑制作用 ,NAC能部分预防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胆汁返流与幽门区局部神经递质一氧化氮的变化对应激性溃疡发病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方法采用冷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应激性溃疡的动物模型,将60只成年SD大鼠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对照组10只,溃疡组30只,用于观测影响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第2部分: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处理组10只(L—NAME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10只(生理盐水组),用于观测幽门区局部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分别检测各组胃内胆汁酸浓度、胃黏膜溃疡指数(Guth评分)以及胃内pH值,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幽门区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溃疡组应激结束后1h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达到峰值(P〈0.01),应激结束后2h胃内胆汁酸浓度和pH值均达到峰值(P〈0.01),应激结束后4h胃内溃疡指数达到峰值(P〈0.01)。L-NAME组的胃内胆汁酸浓度、溃疡指数及一氧化氮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1,P〈0.05),而胃内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与胆汁酸浓度呈正相关(r=0.715,F=12.55,P=0.017)。结论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变化与胆汁的返流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L—NAME的幽门区局部干预使幽门区一氧化氮含量减少,幽门松弛程度降低,胆汁返流量也随之减少,进而降低溃疡指数,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转入大鼠海马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中,获得NSCs-BDNF基因工程干细胞并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区NSCs,检测其增殖、分化等特性;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BDNF,转染NSCs,获得NSCs-BDNF基因工程干细胞,检测其BDNF的表达和活性;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NSCs-BDNF移植入模型缺血侧海马,进行组织学和行为学检测.结果 NSCs-BDNF移植后可以观察到动物行为学的改善,术后4周Longa评分1.343±0.293,脑切片可以观察到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数目的增加,术后4周存活率87.5%±6.6%,较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s-BDNF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85.
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严重Pilon骨折的不同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2004年进行手术治疗的123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开放性损伤24例,闭合性损伤99例;均为Rüedi-Allgwer分型Ⅲ型。根据骨折的不同形态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别采用胫骨三叶草钢板 腓骨1/3管形板固定,胫骨三叶草钢板 胫骨克氏针固定,腓骨1/3管形板或克氏针固定 胫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多枚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8~36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骨愈合时间12~36周,平均13.4周。应用Tenny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优22例,良64例,可27例,差10例;优良率为69.9%。术后5例出现皮肤坏死;4例感染;6例过下胫腓联合的螺丝钉断裂;3例骨延迟愈合;1例过早负重,出现骨折端畸形愈合。结论严重Pilon骨折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医疗条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6.
分析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症倾向患者肌内注射后引起臀部巨大血肿的原因。从疾病本身的原因,肝素使用史,肌内注射史,患者的体形和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提示护士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为凝血功能差的患者注射时需选择准确的部位,行肌内注射或静脉穿刺完毕,延长按压时间;加强对药物及其不良反应的学习,加强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才能减少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介绍一种较为完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模式。方法:建立基本完善的ROP登记、会诊、筛查、转诊等制度,所有工作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 ICU)完成,形成以NICU为中心的ROP筛查模式,并按此模式开展筛查工作。结果:登记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患儿239例,其中接受至少一次筛查的患儿222例(占应筛查总数的92.89%),按要求完成筛查的患儿176例(占应筛查总数的73.64%)。发现ROP患儿39例(占实际筛查数的17.57%),其中阈值前期1型或阈值期病变11例(占实际筛查数的4.96%)。结论:这种以NICU为中心的ROP筛查模式,制度较为完善,临床中易于操作,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适合在中小城市中推广。  相似文献   
88.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 PDA)的疗效。方法 :6例患者经静脉使用 6 F输送鞘管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术后 2 4 h和 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PDA平均最小直径为 4 .4± 1.6 mm( 3~8m m) ,6例封堵均获成功。造影示无残余分流 5例 ,微量残余分流 1例 ,2 4 h超声心动图检查残余分流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 Am 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安全简便、疗效可靠 ,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肺T淋巴细胞和血浆中IgE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哮喘模型组(B组,10只)、IFN-γ注射组(C组,10只)。采用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雾化建立哮喘模型,B组、C组分别在致敏同时第1、3、5、9、15、17、20 d,1次/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1)和IFN-γ(1 500U)。第22 d收取肺泡灌洗液(BALF)并取其肺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及血浆中IgE。分析小鼠BALF和肺部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4、IL-5及血浆中IgE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无症状,B组哮喘鼠症状重,C组哮喘鼠症状轻。在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计数A组0,B组20.1±7.0,C组0.7±0.2。哮喘模型组肺T淋巴细胞中IL-4、IL-5,血浆中Ig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肺T淋巴细胞中IL-4、IL-5,血浆中IgE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IFN-γ可以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是抑制肺T淋巴细胞产生的IL-4、IL-5,降低血清中总Ig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OFR)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预处置对OFR所致离体大鼠心脏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Langendorf法灌流心脏,电解KH液产生OFR.结果:CGRP或OFR预处置减轻OFR所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冠脉流量减少和肌酸激酶(CK)释放增加.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可取消OFR预处置的心脏保护作用(对照组,OFR损伤组,OFR预处置组,H7加OFR预处置组及H7组的CK释放量分别是110±7,215±23,169±14,240±30,113±19U·L-1).结论:OFR或CGRP预处置对OFR所致心肌损伤具有拮抗作用,该作用与PKC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