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81篇
  免费   5519篇
  国内免费   3443篇
耳鼻咽喉   521篇
儿科学   1200篇
妇产科学   260篇
基础医学   3449篇
口腔科学   1155篇
临床医学   6954篇
内科学   4824篇
皮肤病学   504篇
神经病学   1073篇
特种医学   1922篇
外科学   5448篇
综合类   16180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6342篇
眼科学   664篇
药学   6660篇
  78篇
中国医学   5532篇
肿瘤学   2067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53篇
  2022年   1649篇
  2021年   2142篇
  2020年   1856篇
  2019年   940篇
  2018年   1091篇
  2017年   1538篇
  2016年   1121篇
  2015年   2099篇
  2014年   2769篇
  2013年   3467篇
  2012年   5054篇
  2011年   5499篇
  2010年   5196篇
  2009年   4823篇
  2008年   4811篇
  2007年   4421篇
  2006年   4098篇
  2005年   3249篇
  2004年   2221篇
  2003年   1725篇
  2002年   1268篇
  2001年   1206篇
  2000年   890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诊断及定位错误,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对神经根管狭窄认识不足,脊柱稳定结构破坏 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遗漏,椎管瘢痕粘连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髓核切除要干净,并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注意维持脊柱神经稳定结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术前应斟酌取舍。  相似文献   
102.
下肢严重损伤截肢与保留的计量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取200例下肢严重损伤(截肢者与保留者各100例),应用评分方法,根据年龄、休克、伤口污染,皮肤、肌肉肌腱、骨关节、血管及神经损伤程度进行多因素两类判别分析,对伤肢进行计量诊断.结果显示:截肢组平均22.74分(17~28分),保留组15.77分(13~21分);判别方程Z=0.14X1+1.48X2+1.43X3+1.63X4+5.84X5+5.09X6+4.34X7+2.19X8,Z*=67.52.方差分析所建方程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5).各因素对方程的贡献率以肌肉严重损伤对肢体威胁最大,其次为血管损伤,再次为骨关节损伤.原资料回代验证准确率为98%.由此认为,该方程对临床下肢严重损伤的伤情判断及决定伤肢保留与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区域淋巴结廓清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基础上,进行区域淋巴结廓清,同时清除从腹腔动脉干至肠系膜下动脉的后腹膜组织,重点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4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2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组)、以及肝动脉旁(8组)、腹腔动脉旁(9组)淋巴结。结果 53例胰头癌病人施行了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其中有3例合并切除了受浸润的一段肠系膜上静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人均痊愈出院。53例病人中有38例(72%)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胰头后(13组)、肠系膜根部(14组)发生率最高;14组淋巴结中各亚组转移率较为平均;发生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达63%;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不成正比,小于2cm的肿瘤已经有第二站淋巴结的转移;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2.8%,26.7%,17.8%。结论 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呈现发生早、播散远和以肠系膜根部等部位为重点的特征,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能较为彻底地清除区域内淋巴结以及后腹膜组织,有助于保证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04.
整合素β1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整合素β1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表达变化。方法:猪肌凝蛋白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建立慢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于初次免疫后14、30和60d对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整合素β1在心肌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初次免疫后14d,小鼠心脏有局部炎症出现,整合素β1在心脏血管周围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在第30天,小鼠心脏炎性浸润更加明显,整合素β1在心肌的表达增强,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第60天,小鼠心脏炎症细胞减少,而纤维化则开始出现,整合素β1在心肌的表达最强(P<0.05),且排列紊乱。结论:整合素β1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重要作用,整合素β可能参与自身免疫反应及心肌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5.
肝VX-2 瘤模型MR扩散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VX-2瘤模型MR扩散成像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采用块种植的方法,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14只,肝内种植6只;二期肝内种植12只,另3只做正常对照.对包括二期肝内种植在内的15个肿瘤于种植前后行定期扩散加权成像(DWI) 与MR检查.以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成功率29%(4/14),肝内种植成功率33%(2/6);二期肝内种植成功率83%(10/12).(2)VX-2瘤在DWI上呈高信号,边缘清楚.正常组与VX-2瘤实验组b值为100和3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2.57±0.26)mm2/s、(1.73±0.31)mm2/s、(1.87±0.25)mm2/s与(1.57±0.23)mm2/s(F=43.26,P<0.001).随b值增大,病灶信号降低;ADC图上病灶呈低信号;不同b值之间病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00 s/mm2病灶与正常肝脏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X-2瘤发展迅速,易发生肺、肝、纵隔等处转移.结论 DWI在反映肝VX-2瘤内部水分子运动、发现与追踪病灶进展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妊娠妇女凝血-抗凝与纤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的变化,探讨孕妇在不同状态下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3例妊娠妇女分为正常孕妇组43例和妊高征20例,采用磁珠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游离蛋白S(FPS);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并与非孕妇的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43例孕妇和20例妊高征患者血浆PT、APTT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缩短;TT延长率在妊娠组仅为1%,而妊高征为18%;两组Fbg水平增高明显;妊娠组FP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妊高征患者表现明显降低;两组D-D水平均增高,且妊高征患者明显增高;妊娠组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尽管差异无显著性,但仍有3例高于对照组;妊高征患者增高率达100%。结论:妊娠妇女与妊高征患者均存在不同水平的凝血活化、纤溶亢进和内皮细胞一定程度的损伤,妊娠期作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检测,对预防出血,降低DIC等的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介绍食管钡餐连续摄影用于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用德国产的数字化胃肠机检查并诊断了 6例早期食管癌病人。与常规食管双重对比造影类似 ,病人立位口服钡剂 ,同时进行连续摄影 ,速度为 2帧 s,持续约 10s。观察不同的时相 ,包括充盈相、黏膜相和双对比相。结果 :在 6例病人中可见食管功能的改变及黏膜皱襞的病变 ,用连续摄影诊断后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4例病人有轻度扩张受限 ,2例病人有痉挛性收缩 ,1例有钡剂滞留。 6例病人中均可见增粗的或中断的黏膜。 5例病人可见小溃疡。结论 :食管钡餐连续摄影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用此法更可提供食管功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on T and B lymphocytes isolated from Pemphigus Vulgaris (PV) patients to further study its biological therapeutic function for PV. Methods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was first identified, expressed and purified, and then its effects on T and B lymphocytes of PV patients in vitro were detected and quantified by ELISPOT assay and MTT assay. Results :The purity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 Dsg3EC1-2PE40 was up to 80%. In ELISPOT assay, with Dsg3EC1-2PE40, the overall number of B cells that produce anti-Dsg3 antibodies among PV patients was only about 60% of the comparable number with Dsg3EC1-2. The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of PV patients was inhibited markedly by Dsg3EC1-2PE40.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oups with Dsg3EC1-2PE40 and Dsg3EC1-2. Conclusion:The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decrease the number of B cells that produce anti-Dsg3 antibodies in PV patients and can inhibit or kill T cells of PV patients in vitro.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表达的变化。方法 胃癌根治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围术期不输血,B组围术期输入去白细胞的全血,C组围术期输入异体全血。另选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术后2、5、10 d采外周静脉血5 ml,用Fi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s和血浆,将PBMCs置于自身血浆环境中,并在植物血凝素(PHA,20 mg/L)的刺激下进行培养,48 h后收获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表达。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未受PHA刺激时检测不到CD40L的表达,经PHA刺激后CD40L 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数为1.7%±0.4%,与三组胃癌病人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B组术后2 d PBMCs CD40L表达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2 d升高(P<0.05),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各时点升高(P<0.05)。结论 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可造成免疫抑制,输异体血后CD40L表达增加,且输全血比输去白细胞的全血更明显。围手术期成分输血优于输注全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并早期骨性关节炎的髋臼转位截骨术并评价其结果。方法  4 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并发骨关节病 (OA) ,全部病人实施了髋臼转位截骨术。结果 术后平均 12个月 (10~ 17个月 )随访 ,术后 Harris评分 93分 (85~ 10 0分 ) ,平均增加 2 5分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CE角 2 0°~ 2 8°,平均 2 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髋臼指数 37°~ 4 8°,平均 4 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AHI81% (75 %~ 98%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髋臼转位截骨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 型 )并发骨关节病 ( 期 )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