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0篇
  免费   2473篇
  国内免费   1370篇
耳鼻咽喉   205篇
儿科学   369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490篇
口腔科学   413篇
临床医学   3229篇
内科学   2081篇
皮肤病学   370篇
神经病学   512篇
特种医学   970篇
外科学   2188篇
综合类   7324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200篇
眼科学   243篇
药学   3087篇
  28篇
中国医学   2719篇
肿瘤学   86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949篇
  2020年   835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725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999篇
  2014年   1332篇
  2013年   1751篇
  2012年   2480篇
  2011年   2642篇
  2010年   2237篇
  2009年   2040篇
  2008年   2115篇
  2007年   1992篇
  2006年   1738篇
  2005年   1353篇
  2004年   960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容量感觉训练法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缩短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的方法.方法 按入院顺序将42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观察组采用容量感觉训练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观察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主排尿量及排尿正常恢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容量感觉训练法可使膀胱得到合理的容量刺激,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及促进膀胱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32.
ED是男科的常见病之一,其一线治疗方法是口服药物。阿扑吗啡(APO)作为中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其舌下含片几乎对不同程度的ED患者都有效,且起效快、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特别是对于接受硝酸盐治疗而禁用西地那非的患者。现对其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及疗效、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3.
谭来勋  王芬  张弦 《疑难病杂志》2009,8(4):221-222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脑梗死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疗效。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不明原因长期发热脑梗死患者112例的血清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新青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d,每日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病情。结果所有病例抗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滴度均≥1∶16;阿奇霉素组显效率为92.86%,高于新青霉素组的4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发热的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的感染率高,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71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前瞻性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TE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TEP组35例,Lichtenstein组36例。手术后1周和1年内对患者作出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在3个月和1年时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疝复发。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方面TEP组优于Lichtenstei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复发例数TEP组少于Lichtenstein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P对于复发疝、老年人疝以及双侧疝更加具有优势。但TEP手术费用较高、需要腹腔镜等设备、学习曲线较长,这些可能是目前TEP尚未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缩短TEP学习曲线的关键在于掌握手术空间的建立,腹白线中隔是影响手术空间建立的主要因素,打开下方部分腹白线中隔是手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检测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 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对20例正常腰椎间盘髓核、45例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的MMP-9进行了检测。结果 正常腰椎间盘组髓核内有一定量的MMP-9表达,退变腰椎间盘组髓核MMP-9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分别是正常组的1.86和1.65倍,存在差异(P〈0.05)。结论 MMP-9与腰椎间盘髓核退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6.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抗凝剂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两种抗凝剂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集门诊健康人血液标本 30份 ,分别以肝素钠和氟化钠作抗凝 ,放置不同时间检测血糖值。结果 :及时分离血浆的血液标本血糖在 5h内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液离体后不及时分离血浆 ,血糖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氟化钠抗凝的血糖比肝素钠抗凝的血糖下降的程度要缓慢一些 ,所以临床上采集血液标本必须及时分离血浆 ,选用合适的抗凝剂 ,及时测定 ,减少误差 ,提高准确性 ,给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总结 17例胸椎骨折患者的特点与诊疗情况 ,为提高此类合并胸外伤患者的疗效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了 17例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近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14例 (82 .4 % )合并肋骨骨折 ,11例 (6 4 .7% )合并血气胸 ,10例 (5 8.8% )合并严重脊髓伤 ,3例 (30 % )远期脊髓伤为有用恢复。结论 胸椎骨折常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严重脊髓损伤 ,预后较差 ,为此应重视合并胸外伤的胸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8.
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Graves病栓塞后的甲状腺组织动态病理变化。方法15例甲状腺动脉150 mm聚乙烯醇(PVA)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于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1年、3年分别行甲状腺穿刺活检,共行44次穿刺活检,其中动脉栓塞术前15例、栓塞术后7天2例、3个月3例、6个月6例、1年5例次、3年13例次。结果栓塞后7天主要表现为凝固性坏死;栓塞后3-6个月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变性和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灶性坏死为主;栓塞后1-3年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和滤泡萎缩,部分散在增生滤泡被纤维间质分隔包裹,难以形成腺小叶结构,滤泡周围血管网减少。结论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是在栓塞后近期内主要表现为急性缺血坏死,然后表现为持续的慢性炎性破坏、滤泡萎缩、部分滤泡增生被明显增生的纤维组织分隔包裹的变化过程。提示微循环栓塞能肯定地破坏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Graves病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5例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患者(增厚组)和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IMT增厚组ε3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IMT增厚组的ε3/ε4基因型频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对以上两组再按ApoE基因型分别分为3组:ApoE2(ε2/2 ε2/3),ApoE3(ε3/3)和ApoE4(ε3/4 ε4/4)。结果显示颈动脉IMT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ApoE4组显著增加,颈动脉多发斑块率在此组也显著增加。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相关性,ε4基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0.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psychopathologic symptoms betwee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in chronic and first-episode,drug-nalve schizophrenics.then it was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there is higher rate of smoking behavior in schizophrenia.Methods In all.427 male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s(332 smokers and 95 non-smokers)and 63 male first-episode drug-naiv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22 smokers and 41 non-smokers)were collected.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Results In chronic patients.the item scores of poor rapport and 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mokers than non-smokers(3.9 ±1.5 vs.4.4±1.7;3.6±1.6 vs.4.0±1.7.respectively,P<0.05),and so was the total scores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24.0±8.2 vs.26.3±9.5).In first-episode.drug-ndive patients.the itern scores of emotional withdrawal and 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 were significant lower in smokers than non-smokers(2.7±1.3 vs.3.5±1.3:2.7±1.3 vs.3.5±1.4,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ere are positive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the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which misht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for higher rates of smoking behavior in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