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02篇
  免费   10010篇
  国内免费   6302篇
耳鼻咽喉   1202篇
儿科学   1680篇
妇产科学   796篇
基础医学   5468篇
口腔科学   2140篇
临床医学   11916篇
内科学   8062篇
皮肤病学   1156篇
神经病学   2087篇
特种医学   4204篇
外科学   9041篇
综合类   27774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1336篇
眼科学   1324篇
药学   12454篇
  155篇
中国医学   10198篇
肿瘤学   4397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209篇
  2022年   3208篇
  2021年   3849篇
  2020年   3371篇
  2019年   1757篇
  2018年   2000篇
  2017年   2883篇
  2016年   2072篇
  2015年   3800篇
  2014年   5022篇
  2013年   6516篇
  2012年   9437篇
  2011年   9978篇
  2010年   8777篇
  2009年   8019篇
  2008年   7925篇
  2007年   7907篇
  2006年   7054篇
  2005年   5478篇
  2004年   3817篇
  2003年   3340篇
  2002年   2455篇
  2001年   2227篇
  2000年   1558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鞍隔脑膜瘤(DSM)的分型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CT扫描提示为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并向后发展者,用MRI复查筛选共发现DSM20例,其中9例为A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前),5例B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居鞍隔下蝶鞍内),4例为混合型(累及鞍隔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20例均行手术治疗,17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功能障碍。结论: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诊断、分型和手术方法的选择。鞍隔脑膜瘤的手术较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纯化猪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一个简便方法。方法:将新鲜猪肺匀浆,上清液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SephadexG-200凝胶过滤,DEAE-Sephacel以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结果:由251g猪肺制备出8.18mg酶蛋白,活力回收为33%,比活力936.43U/mg蛋白,较上清液提纯233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H8.5)显示一条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知,相对分子质量为190000。结论:该方法简便,活力回收高,比活力显著高于同类研究报道的15.6U/mg蛋白。  相似文献   
993.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和有效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2株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对102株白色念珠菌MIC较低,其MIC90分别为0.25μg/ml、0.5μg/ml和0.5μg/ml。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MIC90分别为2μg/ml和8μg/ml。受试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最高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8.3%和75.5%。对氟康唑耐药的9株菌株也同时对伊曲康唑耐药。结论受试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最高,未发现耐药菌株;酮康唑对受试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唑类药物存在耐药性,且该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994.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AVP含量。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AVP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非常显著(t=9.59,P<0.01);给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4周后其血浆AVP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2.2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AVP含量降低,抗精神药物氯氮平对体内AVP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极为常见,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动脉搏动性压迫延髓区第Ⅺ、Ⅹ脑神经根能引起高血压,并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神经血管减压术缓解了这种搏动性压迫,为原发性高血压尤其难治性高血压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并已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主要综述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并介绍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新生儿几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3组新生儿血清sICAM-1水平。脐血组:34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组:25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组:33例治疗前(入院第1d)及有效治疗后7-18d(出院当天)的败血症新生儿。结果:血清sICAM-1水平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败血症组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后略有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与阳性之间比较,不同程度败血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sICAM-1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但不能评判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G蛋白的影响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G蛋白亚型的变化。结果:①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s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s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②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i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①LPS诱导RPMVECS Gsα和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是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机制之一。②甲基强的松龙参与抑制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巨输尿管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对本症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将收集的8例本症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及CT扫描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是明确本症诊断的有效手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在B超提示下行逆行尿路造影能获得满意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99.
阑尾残株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阑尾残株炎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例阑尾残株炎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阑尾残株炎均因阑尾切除时根部留得过长所致,易误诊误治。结论:阑尾切除时根部应小于0.5cm,对阑尾切除术后右下腹仍疼痛的患,应考虑有阑尾残株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抗原。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紫癜肾,IgA型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者及正常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者IgA型ANC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ELISA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特异性抗原PR3、MPO,均为阴性。结论:IgA型ANCA定性检测可反映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情况,其特异性抗原与其它类型血管炎IgG型ANCA特异性抗原 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