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4篇
  免费   2268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耳鼻咽喉   196篇
儿科学   379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1681篇
口腔科学   443篇
临床医学   3281篇
内科学   1918篇
皮肤病学   236篇
神经病学   629篇
特种医学   1085篇
外科学   1875篇
综合类   710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019篇
眼科学   280篇
药学   2992篇
  38篇
中国医学   2220篇
肿瘤学   106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756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921篇
  2014年   1283篇
  2013年   1565篇
  2012年   2486篇
  2011年   2627篇
  2010年   2296篇
  2009年   1957篇
  2008年   2161篇
  2007年   2118篇
  2006年   1825篇
  2005年   1433篇
  2004年   1008篇
  2003年   777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慢性病相关生活行为方式,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万州区、大足区、綦江区与奉节县抽取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数据经Epidata3.02双录入后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人群吸烟、饮酒、身体活动情况。结果共计调查1528人,农村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2.51%,42.28%的农村居民有被动吸烟史。过去12个月内饮酒率为22.84%,居民膳食以米面为主,蔬菜水果摄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奶制品(21.47%)食用比例较低。44.31%的居民有高强度的劳动,68.52%的居民有中等强度的劳动,休闲时分别有2.55%与6.68%的居民有高强度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每天静态生活的时间为3h。结论农村居民吸烟率与饮酒率较高,存在膳食不合理与身体活动不足的情况,应针对农村地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干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双流县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 2007-2012年在双流县对公众开放游泳场所的游泳池水采样,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共检验游泳池水580份,合格为347份,总合格率为58.10%。pH合格率最高(99.31%),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77.93%)。专营游泳池水质合格率最高(75.38%),居民小区游泳池合格率最低(5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P〈0.05)。结论双流县游泳池水总合格率不高,不同类型的游泳池水合格率有差异,卫生监管和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93.
GB9706.4-2009中条款59.103规定了关于手术附件的要求及试验方法,目的是将手术附件作为独立于主机的部件进行单独的试验考核。本文对手术附件绝缘条款的理解进行分析,并对检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漯河市梅毒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结果 2004-2012年漯河市报告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由2004年的4.46/10万,上升到2012年的35.30/10万;发病率排序由2004年的11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5位;发病人群向大年龄组转移,70岁以上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19.31%;隐性梅毒所占比重增加,占51.59%。结论漯河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梅毒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人群健康教育,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规范疫情报告,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安徽省104个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和资源配置现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网络报告系统将妇幼保健机构数据实时填报,描述机构内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辖区内的部分孕产期保健指标现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区级机构中开展各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构成比均低于80.0%,区、县的孕早期检查率分别为64.7%和55.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61.3%和52.7%。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期保健服务整体水平较低,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与人财物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北京市40家三甲医院MRI质量控制情况。材料与方法通过对头颅、颈椎、腰椎、膝关节和盆腔等五个部位的磁共振胶片的抽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评判各家医院的磁共振成像质量是否能够达到北京市卫生局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颁布的“磁共振成像硬拷贝图像共享要求”。结果北京市三甲医院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以下不足:①磁共振伪影的认识不足;②磁共振匀场问题;③压脂效果不肯定;④FOV设置不当以及胶片信息和观片灯老化等方面的问题。结论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是硬拷贝图像共享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针对骨科手术中螺钉难以取出的问题,研制一种快速接骨板螺钉取出器。方法:通过制作定位器、特制钻头和取钉器。组成一套接骨板螺钉取出装置。定位器可以卡住接骨板的两侧,通过接骨板上旁边的螺丝孔对难以取出的螺钉进行准确定位。利用钻头对定位好的螺钉两侧钻出相应的凹槽,最后通过取钉器和凹槽的配合,快速有效地将螺钉取出。结果:临床使用效果良好,能够在不破坏骨质的情况下帮助医生取出通过常规手段难以取出的接骨螺钉。结论:该取出装置设计合理、快速高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异常甲基化情况。方法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72例乳腺癌患者和72例健康者外周血中的抑癌基因RASSF1A进行扩增,并进行焦磷酸测序,检测该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经单因素分析,RASSF1A基因PM00104139CpG-2,CpG-5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雌激素受体(ER)阴性阳性分组,PM00104139CpG-3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ASSF1A各甲基位点与孕激素(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阳性分组以及病理组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乳腺癌患者RASSF1A基因位点2和3可能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位点,对早期乳腺癌的检测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的3~6岁的IDA患儿160例,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加营养干预,干预10个月后评价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家属IDA病因(73.8%)、临床表现(66.3%)等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7.5%)、中度贫血(2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63.8%)、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76.3%)等饮食行为应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IDA病因(96.3%)、临床表现(97.5%)、危害(96.3%)、治疗(97.5%)、预防(93.8%)、定期复查的重要性(97.5%)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5%)、中度贫血(1.3%)的患病率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91.3%)、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93.8%)、经常吃新鲜蔬菜(92.5%)、经常吃新鲜水果(96.3%)、经常吃豆类及豆制品(91.3%)和经常吃奶类及奶制品(97.5%)饮食行为应答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干预能改善儿童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个盟市3600名15-69岁城乡常住人口。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内蒙古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8%,平均得分为(56.50±16.60)分。其中调查对象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中的法规政策、健康的理解和环境与职业的素养水平较高,分别为79.4%、73.5%和55.1%。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中的生理卫生常识、基本知识中的安全与急救和慢性病防治的素养水平较低,分别为3.0%、0.9%和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健康素养得分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β=3.849,95%CI:3.252-4.218)。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内蒙古地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