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83篇
  免费   6487篇
  国内免费   4173篇
耳鼻咽喉   703篇
儿科学   770篇
妇产科学   634篇
基础医学   5389篇
口腔科学   1330篇
临床医学   7282篇
内科学   7051篇
皮肤病学   533篇
神经病学   2228篇
特种医学   23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759篇
综合类   13649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055篇
眼科学   1223篇
药学   7095篇
  90篇
中国医学   4594篇
肿瘤学   3973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1049篇
  2022年   2084篇
  2021年   3325篇
  2020年   2589篇
  2019年   1867篇
  2018年   1938篇
  2017年   1992篇
  2016年   1767篇
  2015年   2886篇
  2014年   3521篇
  2013年   3621篇
  2012年   5083篇
  2011年   5306篇
  2010年   4144篇
  2009年   3488篇
  2008年   3748篇
  2007年   3733篇
  2006年   3375篇
  2005年   2742篇
  2004年   2340篇
  2003年   2197篇
  2002年   1886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993篇
  1999年   590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6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自身增强子I(enhancerI,ENHI)对HBV 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法以HBVadr亚型全基因DNA序列为模板分别扩增表面抗原(HBsAg)和HBsA-ENHI基因片段,重组到载体VR1012中,构建两种HBV DNA疫苗,转染CADS-7细胞及HepG2细胞并免疫BALB/c小鼠。采用蛋白印迹、ELISA、ELISPOT等方法检测其在COS-7和HepG2细胞内的表达及小鼠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转染的HepG2和COS-7细胞均表达HBsAg;连接ENHI的HBV 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后HBsAg表达量明显升高,两种疫苗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无明显差异;免疫小鼠后第2周产生HBsAb及HBsAg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两种疫苗免疫产生的HBsAb及HBsAg特异性CTL无明显差异。结论ENHI可使HBV 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表达HBsAg明显增加,对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及接种BALB/C小鼠引起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2.
CT定位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WE7568集束电极射频肿瘤消融仪。用集束电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5~95℃左右维持10min或15min.结果78例病人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80例次,绝大多数病灶(77.4%)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CT定位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不同成分的斑块对管腔狭窄的影响以及CT和MR血管成像(CTA、MRA)诊断不同成分斑块所致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30例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行冠状动脉CTA、MR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CTA采用16层螺旋CT,MRA采用屏气三维快速稳态平衡进动(FIESTA)技术。CTA上将斑块分为非钙化和钙化斑块,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双盲评价这2种斑块在CTA和MRA上引起的显著性狭窄(≥50%)。以CAG为标准,评价CTA和MRA诊断显著性狭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CTA共发现53个斑块,其中有28个非钙化斑块和25个钙化斑块。28个非钙化斑块中,CAG显示非显著性狭窄(〈50%)7个,显著性狭窄(≥50%)21个。CTA和MRA诊断非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85.7%和47.6%、71.4%。CTA与CAG一致性好(Kappa值为0.65)。25个钙化斑块中,CAG显示非显著性狭窄19个,显著性狭窄6个。CTA和MRA诊断钙化斑块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1.6%和83.3%、73.7%,MRA与CAG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46)。非钙化和钙化斑块在CAG上发生显著性狭窄的概率有统计学意义(X^2=11.78,P〈0.01)。结论 非钙化斑块和以非钙化成分为主的混合斑块是导致显著性狭窄的主要原因。完全钙化的斑块不引起或仅引起〈50%的狭窄。CTA诊断非钙化斑块引起的显著性狭窄有很好的准确性,而MRA评价严重钙化斑块引起的管腔变化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4.
目的:直肠腺瘤和其他疑似为良性的病变应用经肛门内镜切除术并未普及。该项研究旨在评估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在1993-2004年之间3所斯德哥尔摩医院中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患,内容包括患自身及病变特性、并发症、随访时间和复发率。结果:180例中共131例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0例经组织学诊断为腺瘤,12例为癌瘤,其余8例分别为增生、纤维化或正常黏膜。直肠腺瘤患中,77例仅行单次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例因巨大腺瘤而多次行该手术,27例因复发而需另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或其他手术。中位复发时间为7个月,但未出现直肠癌。16例手术患出现并发症。2例患必须行Hartman手术,1例因肠穿孔,另1例因出血。手术期间无死亡。未复发的中位随访期为32个月(极差0—67)。[编按]  相似文献   
65.
66.
IFN-γ和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病人T淋巴细胞中的TGF-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 D4 TG F-β,C D8 TG F-β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了解IFN-γ和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 ypague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对18例哮喘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后,加入地塞米松及IFN-γ培养24h,加入PM A,莫能菌素,艾罗霉素培养4.5h,促使细胞内细胞因子聚集于高尔基体,取培养上清中的淋巴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 D4 T、C D8 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内细胞因子TG F-β表达率。结果:C D4 TG F-β、C D8 TG F-β及C D4、C D8细胞内总TG F-β检测结果的比较,哮喘组C D4 TG F-β(15.50±0.15)%、C D8 TG F-β(19.34±0.18)%,与正常对照组(9.57±0.16)%、(13.49±0.26)%比较,显著增高(均P<0.05);加入地塞米松培养的哮喘组C D4 TG F-β,C D8 TG F-β无显著变化(P>0.05),加入IFN-γ培养的哮喘组C D4 TG F-β(7.61±0.09)%、C D8 TG F-β(9.82±0.19)%的变化显著降低(均P<0.05),C D4、CD8细胞内总TG F-β哮喘组(32.42±1.17)%比正常组(20.53±1.02)%显著增加(P<0.05),加地塞米松后无显著变化(P>0.05),加IFN-γ后(16.85±0.14)%,显著降低(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有C D4 TG F-β、C D8 TG F-β升高;地塞米松不能降低哮喘气道重塑;IFN-γ可通过抑制TG F-β的分泌治疗哮喘,降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nitric oxide)-cGMP(cv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通路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本课题以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及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Nitric Oxide Synthase)活性、cGMP量、端粒酶活性及海绵体结构的变化,并比较大鼠、人阴茎组织及大鼠原代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1)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各月龄组间有显著差异。阴茎组织cGMP含量逐渐降低,各月龄组间差别显著;(2)随龄增加,平滑肌纤维逐渐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粗大成团,窦状隙变少、变窄:(3)大鼠阴茎组织端粒酶活性以2月龄活性最高,随龄增加逐渐下降。人阴茎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结论(1)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cGMP通路及端粒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提示衰老与ED关系密切;(2)大鼠阴茎组织有端粒酶活性,可作为研究细胞衰老与ED关系有关端粒酶的模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对平阳霉素术前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判断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的效果 ,为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对本院近 3年来接受平阳霉素 (总量为 80mg)化疗的 4 3例口腔癌患者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 ,观察化疗期间体温改变、发热持续时间、胃肠道反应时间及WBC改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接受平阳霉素化疗有效的患者多在第 3~ 6天出现局部反应 ;②发热的程度及胃肠道反应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化疗早期出现的发热、胃肠道症状及局部反应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预期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 ET- 1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 MCAO再灌注模型 ,并用地高辛精标记 ET- 1基因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及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5 ) ,两组大鼠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和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健侧相应脑区 (P<0 .0 5 ,P<0 .0 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以诱导脑组织 ET- 1基因的异常表达 ,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脑缺血诱导的ET- 1基因的表达 ,可能是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0.
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产木立芦荟中的多糖。方法 芦荟经沸水提取,醇沉,Sevage法去除蛋白质,Sephadex G-200柱色谱分离纯化,制得闽产木立芦荟多糖,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糖含量。结果 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经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未见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多糖含量可达89.7%,初步分析由D-甘露糖和D-葡萄糖等单糖组成。结论 从闽产木立芦荟中可提取分离纯度较高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