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血浊证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浊理论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医学、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现状,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提出的对疾病防治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全新理论。克服传统中医诊断没有定性定量的缺点,制定血浊证规范的证候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将有效地丰富辨证论治的内容,增强辨证论治的依据,推进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危立飞  于慧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45-1148
文章总结了前期有关血浊理论的成果,提出血浊理论是应现代疾病谱系变化而提出的新的"中医理论",用血浊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可以纳入检验医学等更多的现代诊疗手段,扩展中医四诊范畴,配合"援药理论",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临床的"理法方药"系统,为指导治未病提供了良好的时代落脚点,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典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9):833-838
通过分析和梳理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家关于"浊"的论述,在明确"血浊"定义的基础上,就"血浊"的含义和病理机制进行阐述,将古代诸多文献中抽象化的"浊""血浊"等概念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加以具体化、清晰化,为探求防治现代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血浊作为全新的中医学理念,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危险因素广泛,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故从血浊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初步阐释血浊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血浊理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从这一角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牙弓方丝理想弓成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畸治疗后牙弓形态倾向复发到治疗前的形状 ,治疗前患者个体牙弓形是治疗目标最好的指南 ,从维护患者原牙弓形及增进正畸效果的稳定性出发 ,都有必要使用个性化弓丝。按传统方法应用方丝弓成形器制作方丝弓 ,适合方圆形及部分卵圆形牙弓 ,遇到尖圆形牙弓时则不符合要求。作者应用方丝弓成形器 ,采用两点成形法 ,所形成的方丝弓适合尖圆形牙弓 ,本文对 2种方法制作的方丝弓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器械与材料不锈钢方丝 (美国 3M ) 3 0根 ,规格 0 .46mm× 0 .64mm(0 .0 18英寸× 0 .0 2 5英寸 )。方丝弓成形器 (杭州新…  相似文献   
6.
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而心力衰竭又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归宿,因此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中药防治心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从多方面证实了中药能够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论文从保护线粒体、调节能量代谢底物利用、影响能量代谢信号通路以及提高相关酶活性及蛋白表达等4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偏侧面肌萎缩症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侧面肌萎缩症(hemifacial atrophy)为一种单侧面部组织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病因不清,笔者运用中药治疗本病3例,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3例中1男2女,年龄28~39岁,病史最长7年,最短3年。均表现为偏侧面部萎缩,其中2例为左侧,1例为右侧,病变区皮肤萎缩、光滑、汗液分泌减少,1例伴有面部疼痛痉挛,1例伴有偏侧肢体萎缩。3例均经省级以上医院确诊为偏侧面肌萎缩症,均无骨骼改变。2治疗方法2. 1内服法基本方为:山茱萸 15 g,肉桂 6 g,制附子10 g,黄芪309,丹参30…  相似文献   
8.
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提出的现代中医理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从血浊理论出发,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以做到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实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可贯穿于许多现代疾病治疗的始终,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从血浊的辨证论治入手,探讨针灸理血化浊治法,总结临床常用理血化浊、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腧穴及其对应刺血、拔罐、针刺、艾灸等操作的施用特点,拓展了血浊理论的应用范围,为针灸治疗现代临床常见病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将血浊应用于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环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指出血浊是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皮肤病的病理变化,因此血浊是皮肤病的病理枢纽;提出以化浊行血、宁肤清热为治疗原则,以化浊宁肤汤为基础方,选药以治化浊行血其本,以宁肤清热缓其急,而更兼以解表和通利药物予浊以出路,在皮肤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