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9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487篇
内科学   287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520篇
综合类   1343篇
预防医学   44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00篇
  19篇
中国医学   958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719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61.
目的?评价左五合方对卵巢低反应(POR)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卵巢反应性、妊娠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肾精不足合脾气虚型PO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常规行IVF/ICSI-ET,其中治疗组以左五合方治疗3月再行IVF/ICSI-ET。比较2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用药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优胚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结果?2组Gn用量及用药天数、HCG日E2和P水平、优胚率、生化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五合方能提高POR者IVF/ICSI-ET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的儿科研究课题进行回顾整理与数据分析,以了解学科重点支持领域和研究方向、热点的变化。方法 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库为基础,对2009~2018年儿科领域研究课题进行筛选,并对资助力度和研究方向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1 017项儿科领域课题,其中面上项目485项(47.69%),青年基金426项(41.89%),地区项目73项(7.18%),重点项目16项(1.57%),优青项目6项(0.59%),海外项目7项(0.69%),其他项目4项(0.39%)。资助经费总额从2009年的842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6 625万元,增幅近7倍之多。以生殖系统/围产期医学/新生儿、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循环系统为一级学科代码申请立项的课题获资助力度最大。结论 近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儿科研究的资助力度持续增加,以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为主;研究获资助项目申请方向以新生儿、神经系统和精神、循环系统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呼吸科感染多药耐药菌的类型及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呼吸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6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耐药菌株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且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18株多药耐药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7株占39.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7.3%,革兰阴性菌71株占60.2%,以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23.7%、17.8%、12.7%;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有抗菌药物广泛使用、伴有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免疫下降、未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及住院环境较差等。结论呼吸内科感染的多药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中医的优势在临床,临床能力是其传承的关键。《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诊治杂病的专著,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肩负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治能力的重任。因此,《金匮要略》的教学应时刻以提高临证能力为中心实施,而临床辨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课堂和课后全方位的系统教学。文章从课堂促学、课后导学两个方面,就如何围绕提高临证能力这个中心进行《金匮要略》的教学提出部分观点。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Cobb角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纳入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将67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6.09±8.26)岁,病程(13.79±15.50)个月,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对照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6.48±7.81)岁,病程(12.82±15.68)个月,采用腰椎斜扳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3次,隔1 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参照临床评定标准对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各有1例脱落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分别是18.56±4.81,18.61±3.72,治疗后分别为9.41±5.19,13.55±3.68,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疗效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06%、75.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有变小(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obb角分别为(17.95±4.45)°,(18.14±3.59)°,治疗后分别为(18.14±3.59)°,(15.49±1.75)°,治疗组Cobb角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杠杆定位手法与腰椎斜扳法两种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均有疗效,但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对Cobb角的影响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
ObjectiveTo assess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and value of the 5 models for the predictio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severe AKI which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 was needed (RRT-AKI) and death after cardiac surgery procedures in Chinese patients. Methods One thousand and sixty - seve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ardiac surgery procedur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ac surgery in th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between May 2010 and January 2011 were involved in this research. The predicting value for AKI (AKICS), RRT-AKI (Cleveland, SRI and Mehta score) and death (EURO score) after cardiac surgery procedures was evaluated by 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 test for the calibration and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 (AUROC) for the discrimination.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KI was 20.34%(217/1067), and 63.13% of their renal function recovered completely. The incidence of RRT-AKI was 3.56%(38/1067) and the mortality of AKI and RRT - AKI was 9.68%(21/217) and 44.73%(17/38) respectively. The total mortality was 3.28%(35/1067). The discrimination and calibr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AKI of AKICS were low. For the prediction of RRT-AKI, the discrimin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Cleveland score were high enough, but the predicated value was lower than the real value (1.70% vs 3.86%). The discrimination of Mehta score and the calibration of SRI were low. The discrimination and calibr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death of EURO score was low.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2012 KDIGO AKI definition, none of the 5 models above is good at predicting AKI after cardiac surgery procedures. Cleveland score has been validated to have a proper impact on predicting RRT-AKI after cardiac surgery procedures, but the predicting value is still in doubt. EURO score has been validated to have an inaccurate predicting value for death after cardiac surgery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67.
马博文  吕文超  王珏  张伟  史学锋 《天津医药》2021,49(12):1261-1264
目的 探讨单眼剥夺性弱视小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时间频率调制的变化。方法 生后26 d健 康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眼剥夺(MD)组。MD组小鼠右眼眼睑行褥式缝合,5 d造成单眼 形觉剥夺,建立弱视模型。对照组在相同环境下饲养至生后31 d。随后,2组小鼠均于视皮层硬脑膜表面埋置电极。 于生后32 d在麻醉状态下对小鼠的右眼行不同时间频率(2.50、1.25、1.00、0.75、0.50和0.25 Hz)的图形视觉刺激,记 录PVEP,比较2组在不同时间频率的视觉刺激下PVEP的P100波幅值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小鼠对所有6种时间 频率的PVEP P100波反应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4,P>0.05);MD组小鼠对6种时间频率的PVEP P100波反 应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88,P<0.01),其时间频率调制曲线表现为低通特性。与对照组相比,高时间频率 (2.50和1.25 Hz)视觉刺激条件下,MD组P100波幅值显著降低(t分别为2.362和2.425,P<0.05)。在中低时间频率 (1.00、0.75、0.50和0.25 Hz)刺激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MD组的P100波反应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MD小鼠对高时间频率视觉刺激的PVEP反应降低,而中低时间频率下的PVEP反应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掌握不同剂量羰基镍气体吸入后不同时间段大鼠血清镍含量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防治羰基镍中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mg/m3、135mg/m3、250mg/m3羰基镍气体让受试大鼠吸入30min,24h、48h、72h、7d分别将大鼠麻醉处死,采集血液标本测定血清镍,并设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羰基镍急性染毒后,各剂量组血清镍含量在24h最高,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血清镍含量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羰基镍急性染毒后大鼠血清镍含量与吸入浓度成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血清镍可作为急性羰基镍中毒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治疗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置管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72例脑出血行微创钻颅置管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6例行全身给药+腰穿后鞘内注射为A组,25例行全身给药+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为B组,11例行全身给药+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为C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常规指标差异,治疗期间不同时点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以及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压、脑脊液各项指标平均值恢复正常,颅内压值从高到低依次为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41,P<0.05),C组氯化钠含量较A、B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1,P<0.05);B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均为最高,C组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中B组时间最短,C组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鞘内抗菌药物注射结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能有效治疗颅内感染,其中腰大池置管引流比多次腰穿更能保证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0.
免疫系统和骨骼系统共享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并通过免疫细胞与骨组织细胞相互连接,骨免疫学的主要内容即是研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机制亦在于此。针灸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调节免疫与内分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破骨细胞、调节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调节炎症因子等。参考文献3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