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7篇
  免费   1213篇
  国内免费   692篇
耳鼻咽喉   170篇
儿科学   201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689篇
口腔科学   232篇
临床医学   1489篇
内科学   989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322篇
特种医学   553篇
外科学   1077篇
综合类   359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80篇
眼科学   177篇
药学   1450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91篇
肿瘤学   47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518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1187篇
  2011年   1173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1079篇
  2007年   990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704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8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70例非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作对照.结果在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后食欲状况、恶心呕吐、腹胀发生情况5个方面进行比较,两组消化道功能恢复差异明显(P均<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延迟,临床护理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2.
小肠浆肌膜腔内自体脾组织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增加自体脾组织移植量的方法,提高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功能。方法贵州小型香猪3头,经肌注麻醉后剖腹切除脾脏,取脾脏的1/2约150g,切成1mm×1mm×1mm小块备用。在距Treitz韧带50cm处,切取保留肠系膜血管的空肠30cm旷置,再吻合肠管恢复肠腔通道,缝闭肠系膜裂口。旷置空肠等分2段,去除肠粘膜,缝闭一端,将约50g脾组织块分别植于2段肠浆肌膜腔内,缝闭另一端口,妥善固定于肠系膜上。大网膜内移植30g脾组织作为对照观察。结果4个月饲养期间内无肠梗阻发。3段肠浆肌膜腔内脾组织再生良好,组织结构与大网膜内移植脾组织无明显差别,2段再生较差,1段形成脓肿。结论肠浆肌膜腔内移植脾组织的量较大,可作为自体脾组织的移植术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从老参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西洋参锈腐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F05,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培养基组分.结果:优化结果碳源为玉米秆粉,氮源为磷酸氢二铵,无机盐为硫酸镁、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分别为3.720 6%,0.531 2%,0.035 5%,0.040 0%,优化后活菌生物量为1.57×10~9CFU·mL~(-1).  相似文献   
24.
3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6年9月瑞金医院收治的36例病理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于胰腺头颈部,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诊断囊性肿瘤的正确率分别为69%(25/36)和94%(34/36)。CT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0%(29/36),对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1%(22/36)。在不能排除或考虑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人中MRI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80%(4/5)。本组3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1例行胰腺节段切除;12例行胰体尾切除;5例行局部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胰瘘、内出血、幽门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肠瘘病人及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1例因内出血死亡。本组3例失访,32例获随访,除2例因其它疾病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无复发。结论:CT和MRI,结合肿瘤学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可大大提高浆液性囊腺瘤的术前诊断率。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大多数浆液性囊腺瘤可考虑随访;有症状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不能鉴别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x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丙泊酚干预组(C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NF-κB的表达,行图像分析半定量。结果 B组大鼠肾组织中TNF-α、NF-κB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有明显肾损伤,丙泊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中TNF-α、NF-κB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6.
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骨关节炎4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骨关节炎新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运用纯中药制剂蜂毒注射液和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并与局封治疗作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5 2 % ,对照组为 77.0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且两组副作用、复发时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局封治疗 ,且能减少副作用 ,延长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黄白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根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乙醇提取和蒸馏提取,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花酮(1),姜花素A(2),滇姜花素A(3),姜花素E(4),β-谷甾醇(5),柳杉二醇(6)和β-桉醇(7).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黄白姜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NF-κB在肝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了解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肝损伤机制。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和24h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活性,观察肝细胞凋亡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于伤后显著增高(P<0.05),并与NF-κB活性变化基本一致。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内NF-κB活性增强,肝细胞凋亡增多,导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29.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PDA的位置、形态、大小经不同方法观察,单静脉超声法经超声观察,单静脉造影法在PDA内或降主动脉近PDA口外造影观察,动静脉双入路在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 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 d、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103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操作平均透视时间(10.45±4.35)min,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2.03±5.3)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不用或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