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0篇
  免费   1909篇
  国内免费   1287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145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1582篇
口腔科学   318篇
临床医学   2199篇
内科学   2109篇
皮肤病学   251篇
神经病学   640篇
特种医学   7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89篇
综合类   498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960篇
眼科学   342篇
药学   2417篇
  26篇
中国医学   1553篇
肿瘤学   107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699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505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1056篇
  2013年   1177篇
  2012年   1617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359篇
  2009年   1303篇
  2008年   1275篇
  2007年   1332篇
  2006年   1221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1014篇
  2003年   1049篇
  2002年   914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9年   4篇
  196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膝关节关节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范围、大小及变化规律。方法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关节面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行走过程中关节面产生应力、应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并且变化规律近似的服从抛物线变化。通过对不同体重的人在行走时膝关节面上产生的应力分析得出,体重对关节面上的应力的大小并不产生重大影响,体重带来的应力差异仅占总应力的10%。  相似文献   
23.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病毒、病毒受体、细胞因子、自由基、特异性CTL反应、HLA差异性均可能与发病有关.此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4.
黄海 《右江医学》2002,30(6):469-470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 ,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本院 2 4例胃癌穿孔病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其中 8例行单纯修补术 ,2例在穿孔修补术后 3周早期施行二期根治性手术 ,3例行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 ,7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 ,4例行胃癌根治术。结果 :本组死亡 4例 ,其余病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7,13 .2 ,2 5 .1个月。结论 :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5.
教育测量学是在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教育分支学科,应用教育测量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是目前各类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之一。由于试卷统计分析的工作量非常大,手工计算近乎不可能,以往常应用SPSS、SAS等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但是这类软件在应用时还存在着普及性差、价格昂贵、使用复杂、英文界面、数据格式通用性低等缺点,无法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26.
比索洛尔改善充血性心衰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 (bisoprolol)对充血性心衰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临床疗效 .方法  2 12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常规药物组 ,比索洛尔剂量起始量 0 .6 2 5 mg~1.2 5 0 mg,1次· d- 1 ,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为 2 .5 mg~ 5 .0mg,1次· d- 1 .观察心功能、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 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 VESD)、射血分数 (EF)、舒张早期 E峰流速 /舒张晚期 A峰流速 (VE/ VA) .结果 比索洛尔组与常规药物组比较 ,比索洛尔治疗 3m o后有效者(87.7% )高于常规药物组 (6 6 .0 % ) ,P <0 .0 5 ;冠心病(87.9% )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91.9% )疗效明显好于常规药物组 (分别为 6 6 .7% ,6 7.4 % ) ;治疗 6 mo后重度心衰者疗效(90 .0 % )明显好于常规药物组 (6 5 .4 % ,P <0 .0 5 ) .治疗后比索洛尔组 L VESD[(44 .8± 3.9) m m vs(48.8± 4 .6 ) mm],EF[(40 .7± 7.5 ) % vs (35 .7± 5 .2 ) % ]优于常规药物组 (P<0 .0 1) ;L VEDD,VE/ VA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结论 比索洛尔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 ,促进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恢复 ,部分逆转心肌重塑 .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总结1999年1月~2005年7月7例腹腔镜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2例迷走胆管漏,1例经腹腔引流后治愈,1例经B超引导穿刺引流后治愈;胆囊管残端漏1例,再次手术缝扎,胆总管探查取石放置T型管引流后治愈,肝总管损伤漏2例,1例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放置腹腔引流治愈,1例剖腹手术修补漏口,放置T型管支撑6个月;胆总管横断2例剖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放置T管支撑6-7个月。术后随访1~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及胆管损伤,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8.
Ganoderma sinensis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Oriental countri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ipid extract from Ganoderma exhibits direct cytotoxicity against tumor cells. Here,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lipid extract from germinating G. sinensis spores,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that have no direct tumoricidal activity, induce potent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in human monocytes/macrophages. Upon stimulation with the lipid extract, monocytes/macrophages exhibited markedly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surface expression o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Conditioned medium from stimulated cell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tumor cells. Apparently, the lipid extract triggered macrophage activation via a mechanism different from that associated with LPS. Moreo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lipid extract could partially re‐establish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immunosuppressiv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addition to its direct tumoricidal activity, the lipid extract from G. sinensis spores could exert antitumor activity by stimulating the activation of human monocytes/macrophage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9.
常规检验模拟定位机机械和几何参数的不确定度,探索模拟定位机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养血柔肝中药归参止痒方对血虚肝旺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干细胞因子(SCF)及强啡肽(DYN)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