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9篇
  免费   1983篇
  国内免费   1382篇
耳鼻咽喉   325篇
儿科学   396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1231篇
口腔科学   365篇
临床医学   2411篇
内科学   1751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500篇
特种医学   920篇
外科学   1746篇
综合类   5964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2388篇
眼科学   222篇
药学   2580篇
  34篇
中国医学   2021篇
肿瘤学   92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661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738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1302篇
  2012年   2010篇
  2011年   2045篇
  2010年   1949篇
  2009年   1670篇
  2008年   1719篇
  2007年   1630篇
  2006年   1496篇
  2005年   1099篇
  2004年   784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EGF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道细胞凋亡影响的机理。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AP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开腹翻动胰腺,n=24)、AP组(n=24)及APEGF组(n=24)。APEGF组皮下注射EGF0.1μg·g-1,其余两组动物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次8只大鼠分别于术后6h、12h、24h剖杀取材,经心脏取血2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以干纱布吸沾腹水法测量腹水量。从屈氏韧带远侧10cm处开始取2cm空肠,观测空肠组织细胞凋亡;另取10cm空肠,检测空肠粘膜MDA(丙二醛)含量。结果:术后12h及24h,APEGF组动物腹水量显著低于AP组(P<0.05,P<0.01),APEGF组动物血清淀粉酶也显著低于AP组(P<0.05,P<0.01);术后24h,APEGF组动物血浆、空肠组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AP组;术后12h及24h,空肠粘膜凋亡指数显著低于AP组。结论:EGF能迅速恢复血清淀粉酶正常活性,降低AP大鼠血浆、肠粘膜组织MDA含量,减轻AP所致的肠粘膜细胞凋亡损害。  相似文献   
102.
脑损伤对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对意识、无意识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PDP),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器质性、功能性脑损伤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的意识、无意识提取贡献率进行测试。结果:在2种图形编码条件下,器质性脑损伤组和功能性脑损伤组的意识性提取贡献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器质性脑损伤组的无意识提取贡献率显著低于正常组;而功能性脑损伤组的无意识提取贡献率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程度脑损伤对意识、无意识记忆的影响不同。意识性记忆在脑损伤中比无意识记忆更容易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03.
影响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根治性肝癌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因素 ,以期对高复发倾向人群抗复发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5月~ 1998年 1月 16 2例根治性肝癌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 ,以影像学发现肿瘤复发及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为截点确定无瘤生存时间 ,将术后复发病人分为近期复发 (≤ 2年 )、远期复发 (>2年 )及未复发 3组 ,确定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术后 1、 3、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6 7. 1、 4 4 . 7及 2 5 . 5 %。与肿瘤近期复发相关因素为发现方式、肿瘤大小、血管癌栓、INM分期 ;与后期复发相关因素为有无肝硬化及其类型、肝功Child -Pugh分级和有无子瘤。结论 :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不同 ,及早发现小肝癌是预防近期复发的关键 ,兼顾术前肝功能可以对远期复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将外源人免疫球蛋白IgGFe段Ⅱ型受体CD32a分子表达于K562细胞表面,为构建人工抗原递呈细胞提供蓖要前提。方法 自U937细胞RTPCR得到CD3h的cDNA基因,与T载体连接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cDNA3.1(+)。经测序后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将CD32a分子表达在K562细胞的表面。结果 构建的T载体测序后,Genebank比对证实为CD32a的cDNA分子,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结果均说明CD32a分子在K562细胞得到表达(96.9%)。结论 获得的人工构建的表达人免疫球蛋白IgGFe受淬的K562细胞。完成人工抗原递呈细胞制备的首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5.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PVP治疗180例BPH患者。使用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绿激光系统,平均功率80W,治疗时间20~140min[(42.5±19.4)min)],能量值10.2~54.2万焦耳[(12.4±5.6)万焦耳],术后留置尿管1~5d。结果术后52例出现一过性的终末血尿,12例暂时性尿失禁,18例短暂性排尿困难,3例迟发性出血。随访3~6个月,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BRU)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VP治疗BPH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了解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病理形态特点。②方法 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24例RAML组织形态。③结果 光镜下,19例细胞分化成熟;2例有异形增生;3例细胞围绕血管呈上皮样明显异形增生,可见瘤巨细胞及广泛坏死。围绕血管的上皮样细胞及瘤巨细胞HMB45表达呈强阳性。④结论 HMB45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有力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当RAML细胞呈明显异形增生,并伴有广泛坏死时,应考虑其为恶性变。  相似文献   
107.
海藻酸钠微球在部分性脾栓塞术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海藻酸钠微球(KMG)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疗效及并发症。资料与方法 58例肝癌并脾亢行PSE患者,依据PSE术所采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分为2组:A组30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B组28例,栓塞材料为KMG。随访观察两组外周血自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6个月的WBC和PLT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虽然B组术后WBC和PLT计数较A组升高较多,但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RBC计数一直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栓塞程度的增加,外周血WBC和PLT计数升高越明显,但是术后反应加重.并发症也随之增加。结论 KMG可作为PSE术的栓塞材料,将栓塞程度控制在50%~60%可有效治疗脾亢,减轻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Ⅰ期全身麻醉下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下颈椎脱位中的作用. 方法本组135例, 男101例,女34例;平均年龄44.4岁.单纯脱位81例,脱位伴骨折54例.单侧小关节脱位56例,双侧79例.53例采用全身麻醉下冠状颅骨牵引复位,38例采用床旁牵引复位,44例未行术前牵引复位. 结果 52例全身醉麻下复位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8.1%;18例床旁牵引复位成功,20例失败,成功率47.4%.复位成功的70例均行颈前路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未复位65例中,33例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7例采取后路关节突切除、复位、关节突钢板固定术,15例行颈前路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所有患者均无术后神经损伤加重. 结论全身麻醉下颅骨牵引复位可以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且脊髓损伤概率小,对手术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测定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泌乳素 (PRL)、生长激素 (GH)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与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 对 3 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发病后 1~ 3d ,发病后 7~ 9d ,发病后 13~ 15d血清PRL、GH进行动态观察 ,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VMCA)。结果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PRL、GH发病后 1~ 3d、发病后 7~ 9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尤以发病后 7~ 9d变化最明显 ;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组和非脑血管痉挛组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清GH、PRL含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 (CVS)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苏州地区汉族人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PCR技术结合TaqⅠ酶切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研究了苏州地区汉族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特点。 结果 正常对照组TaqⅠ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C 5 3.8%、A 4 6 .2 %。脑梗死组Taq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 5 0 .6 %、A 4 9.4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苏州地区汉族人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