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2篇
  免费   1544篇
  国内免费   986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275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992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1746篇
内科学   1101篇
皮肤病学   319篇
神经病学   323篇
特种医学   596篇
外科学   1225篇
综合类   416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000篇
眼科学   213篇
药学   1870篇
  21篇
中国医学   1626篇
肿瘤学   76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556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1063篇
  2012年   1436篇
  2011年   1517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288篇
  2008年   1336篇
  2007年   1136篇
  2006年   1046篇
  2005年   767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筠  冯丹  郝璐 《中国医院》2008,12(12):21-24
本文讨论了基于HIS统计集成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平台,面向医院管理者提供的定制服务系统框架、系统功能,并展示了系统应用模块实现。旨在服务于医院常规管理,并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医院常规管理提供快捷、简便、在线、服务于管理主题的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992.
郝翠萍  齐振文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25-2326
目的了解焦作市自备井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对自备井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焦作市自备井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总数超标27.88%,总大肠菌群超标11.95%和总硬度城北自备井超标率为34.33%。碘含量低,均值仅为2.7μg/L。结论要加强自备井水消毒工作,推广使用含碘食盐,加强水源补给区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分离的脑脊液标本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6所医院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到病原菌51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8株,占63.6%,革兰阴性菌184株,占35.8%,真菌3株,占0.6%;最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肠球菌属47株、不动杆菌属44株、大肠埃希菌37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5.6%和75.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未发现对糖肽类药物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29.7%和14.3%.结论 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外科组脑脊液标本中葡萄球菌属所占比例较高,内科组中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的比例较少,儿童组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较成人组更高.  相似文献   
994.
中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对传染性疾病认识与治疗、预防.从理论和实际方面指导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从病因、病机、传染病演变过程,以及中医对传染病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中医早期发现传染病、隔离与治疗、消灭传染源等消毒诸法.结果 中国医学史上对传染病治疗的详细记载始自东汉,<伤寒论>奠定了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基础,清代温病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传染病学的基础,对于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演变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在治疗上提出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强调辨证使用驱邪与扶正药物,此外中医还介绍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消毒方法.结论 中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治也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其经济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实际出发,通过专家调查分析,对公立医院经营危机进行评估,为医院管理者提示容易造成经营危机的因素,以促进公立医院危机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6.
郝春志  李黎 《癌症》1993,12(3):246-247,250
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本院自1989年8月~1990年10月采用此方法治疗4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病例AF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4例(31.8%)下降显著。肿瘤缩小33~70%者6例,5例获二期切除。主要副反应和并发症为腹痛、发热、呕吐、肝功能损害以及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所致的胃十二指肠溃烂、穿孔。  相似文献   
997.
结直肠癌IGF—ⅠmRNA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晴  孔宪国 《癌症》2000,19(2):153-155
目的:探讨IGF-Ⅰ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IGF-1mRNA的表达。结果:28例结直肠癌中,IGF-ⅠmRNA表达阳性者20例,癌周组织令3例阳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C、D期癌表达率明显高于A、B期癌,结论:IG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广泛的表达,IGF-1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哮喘高危婴幼儿喘息发作期病毒病原学、过敏原分布,为喘息患儿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因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住院的135例哮喘高危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鼻咽部抽吸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Flu-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nF)、人鼻病毒(HRV)、人偏肺病毒(hMPV)、博卡病毒(HBoV)感染情况;采用ImmunoCAP技术检测患儿吸入性变应原、食物性变应原及总IgE浓度。结果 135例患儿中,鼻咽部抽吸物标本病毒检出阳性率为49.6%,各病毒检出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RV 25.2%、HBoV 9.6%、RSV 8.1%、PinF 5.9%、Flu-A 3.7%、ADV 1.5%、hMPV 0.7%。HRV在1~3岁年龄组检出率高于<1岁组(P < 0.05)。过敏原筛查试验阳性率为59.3%,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4%,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89%;吸入性过敏原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尘螨77%、霉菌37%、花粉26%、动物皮屑9%;食物性过敏原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73%、牛奶68%。<1岁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大于1~3岁组(P < 0.05);1~3岁组T-IgE水平明显高于<1岁组(P < 0.05)。病毒检出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大于病毒未检出组(P < 0.05)。第2次喘息患儿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及T-IgE水平均高于第1次喘息患儿(P < 0.05);吸入性过敏原尘螨、霉菌在第2次喘息患儿中阳性率高于第1次喘息患儿(P < 0.05)。结论早期HRV感染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与哮喘高危婴幼儿喘息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抗转化生长因子β_1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anti-TGF - β1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电镜观察anti-TGF - β1作用后体外培养及动物模型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用MTT法和3 H -脯氨酸掺入等方法 ,检测anti-TGF - β1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anti-TGF - β1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 anti -TGF - 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抑制其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P <0 .0 1)。抑制作用在 10 μg/ml时最大 ,抑制率达 72 %。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胶原高表达率实验组为 33.3% ,对照组为 88.9% (P <0 .0 1)。结论 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 ,anti-TGF - β1均能中和TGF - 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提示anti-TGF - β1将来可应用在临床预防治疗过度增生的瘢痕  相似文献   
1000.
蜂毒素诱导骨肉瘤细胞U2OS凋亡与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蜂毒素是否能够诱导骨肉瘤细胞U2OS凋亡与坏死.方法:U2OS经不同浓度蜂毒素处理后,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Apo2.7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64 mg/L蜂毒素作用U2OS 12 h、24 h,其坏死率在80%以上.16 mg/L、32 mg/L蜂毒素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可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的产生,增加细胞Aap2.7及 Fas 蛋白的表达.结论:蜂毒素高剂量有明显杀伤U2OS的作用,低剂量具有促细胞凋亡作用,并能上调Fa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