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7篇
  免费   1328篇
  国内免费   800篇
耳鼻咽喉   207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776篇
口腔科学   210篇
临床医学   1585篇
内科学   1116篇
皮肤病学   143篇
神经病学   348篇
特种医学   544篇
外科学   1244篇
综合类   394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519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1664篇
  31篇
中国医学   1410篇
肿瘤学   60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216篇
  2011年   1317篇
  2010年   1282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1065篇
  2006年   928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并结肠癌与ING1、p53、bcl-2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血吸虫病并结肠癌62例、无血吸虫病56例结肠癌中的ING1、p53、bcl-2的表达。结果在血吸虫病并结肠癌组中的ING1阳性表达率(35.5%)明显低于无血吸虫病结肠癌组(46.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的p53、bcl-2阳性表达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吸虫病患者的抑癌基因ING1的失活对结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①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条件下低温室颤技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②方法14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两组,低温停跳组(n=7)与低温室颤组(n=7),分别检测两组手术前、手术1、2小时和复跳后1小时4个时间点血内皮素(ET)的水平。③结果室颤组ET水平明显低于停跳组。④结论通过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说明体外循环条件下低温室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式,优于传统低温停跳技术。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LID)大鼠纹状体内前强啡肽原(prodynorphin,PDyn)基因表达与DARPP-32蛋白磷酸化状态的变化,探讨LID时直接通路过度活化的机制。方法6-羟多巴胺(6-OHDA)大鼠模型应用左旋多巴治疗28 d诱发LID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Dyn mRNA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LID大鼠纹状体内总DARPP-32的mRNA与蛋白表达及其Thr-34位点磷酸化水平。结果LID大鼠毁损侧PDyn mRNA表达(0.3662±0.0625)较对照组(0.2085±0.0573)及L-dopa治疗组(0.2235±0.0582)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D大鼠毁损侧Thr-34位点磷酸化的DARPP-32蛋白水平(1075.2±103.3)较对照组(198.7±49.5)及L-dopa治疗组(213.9±58.9)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RPP-32蛋白的Thr-3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是LID时多巴胺D1受体介导的直接通路异常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慢性肾衰的诊治。方法对所收治的38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衰常见症状,症状轻重与慢性肾衰程度相关。结论消化道症状为部分慢性肾衰患者的首发症状,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误诊。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膈疝的发病机理 ,临床特征和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 6例急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多发伤 ,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均行手术探查 ,膈肌修补。 2例术中死亡。 14例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 ,其中 3例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本组 2 1例存活。结论 外伤性膈疝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6.
肾癌多中心病灶发生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肾癌多中心病灶的发生机理。 方法 肾癌根治术标本 10 2例 ,间隔 3mm切开检查切面 ,原发灶外可疑处取材证实肾癌者为多中心灶阳性。免疫组化法检查肾癌原发灶及多中心灶p5 3、PCNA、c erbB2 、CD44 v6、bcl 2、nm2 3 H1 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多中心灶发生率为 15 .7%( 16 10 2 ) ,16例多中心性肾癌中 ,原发灶与多中心灶p5 3、PCNA、c erbB2 、CD44 v6、bcl 2、nm2 3 H1 蛋白表达情况均相近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均 >0 .4)。 结论 肾癌多中心灶具有与原发灶相似的生物学特征 ,其发生以原发灶肾内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断流术和分流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大鼠胃粘膜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断流术组和分流术组.应用逆转录PCR(RT-PCR)测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自由门脉压为(1.15±0.13)kPa,模型对照组升高至(2.68±0.16)kPa(P<0.01),断流术组升高达(2.73±0.27)kPa,分流术组回降至(1.57±0.23)kPa,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 mRNA表达有类似变化,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断流术组和分流术组各组表达分别为0.48±0.02、0.96±0.04、1.04±0.06和0.65±0.03.结论:正常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 少量表达,PHG时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断流术后Caspase-3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分流术后Caspase-3 mRNA表达有所下调.  相似文献   
68.
Thyrocytes expressing MHC class Ⅱ molecules were separated from transgenic mice and were co-cultured with autologous spleen T lymphocytes. T cells did not proliferate and were not activated, but CD4+ T cells were promoted into apoptosis.  相似文献   
69.
目的用易获得的化学药物建立大鼠四肢畸形发生率稳定、畸形类型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抗肿瘤类致畸药物白消安作为受试物,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胎仔畸形率、畸形类型及特征。结果在大鼠受孕第12天(GD12),一次经口给予白消安25mg/kg时,胎仔畸形类型主要为肢体畸形。肢体畸形率以活胎计为37.9%(33/87),以窝计为61.5%(8/13)。畸形类型常见于多指(趾)和缺指(趾),掌跖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发生率也较高。此外,还发生胫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在观察大体形态时所见的短肢是由胫腓骨缺失和发育不全所致。四肢畸形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对称性,后肢较前肢出现率高,缺指(趾)畸形较其他畸形出现率高。结论成功建立大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分析研究肢体发育畸形的分子机制和潜在原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灶FDG摄取的假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肺转移的价值,并分析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的原因。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HCC肺转移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FDG摄取阳性或阴性分为2组:A组18例,肺转移灶表现为FDG摄取增高;B组14例,肺转移灶表现为无FDG摄取。结果32例HCC肺转移患者中,27例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肝内高代谢病灶,12例伴发其他肝外转移,其中包括腹膜后淋巴结、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骨骼转移。PET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35.6%,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肺转移灶的FDG摄取变异较大,从无FDG摄取到少数病灶的显著FDG摄取,83.3%(25/30)摄取阳性的转移灶最大SUV(SUVmax)≤3。结论HCC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率较高,除与病灶大小有关外,可能与原发病灶的病理特点有关。呼吸控制的薄层CT图像以及必要时增强CT对肺部小结节的检出非常重要,对CT显示小的肺结节病灶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