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5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398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40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742篇
内科学   412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71篇
特种医学   317篇
外科学   561篇
综合类   150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69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586篇
  1篇
中国医学   539篇
肿瘤学   2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81.
贝叶斯法估算丙戊酸药动学参数及个体化给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采用癫痫患者丙戊酸群体药动学参数结合贝叶斯(Bayesian)法估算癫痫患者丙戊酸的个体药动学参数;制定或优化欲达预期血药浓度所应实施的给药方案,使癫痫患者丙戊酸给药有效、合理、毒副作用小.方法:癫痫患者口服丙戊酸达稳态,取其每天早晨服药前10 min血样57人次,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测得血清中丙戊酸和游离丙戊酸血药浓度谷值.用Bayesian法估算其药动学参数,并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个体的性别、年龄等18种因素对其药动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按口服一房室一级吸收和消除的开放模型用Bayesian法估算得丙戊酸药动学参数清除率CL,平均值为(8.7±0.6)mL·h-1·kg-1,逐步回归方程:CL(mL·h-1·kg-1)=3.972 1.631X5 1.608X11;稳态血药浓度谷值Cp0逐步回归方程:Cp0(mg·L-1)=57.58-0.71X4-12.145X5 2.705X7 0.403x17.式中X4表示体重(kg),X5表示身高(cm)体重(kg)比,X7表示每日每千克体重的给药剂量(mg·d-1·kg-1),x11表示当合并用苯妥英钠时系数为1,否则为0,x17表示血清肌酐(μmol·L-1).实测丙戊酸稳态血药浓度谷值(52.4±5.4)mg·L-1与估算值(53.5±5.2)mg·L-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采用Bayesian法估算癫痫患者丙戊酸动力学参数和进行个体化给药的拟定或调整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2.
气相色谱法测定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中龙脑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建立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中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2 m×3 mm不锈钢柱,15%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DEGS)Chromsorb W-AW(80~100目),柱温105℃,进样口温度250℃,F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92%(n=6),RSD为0.65%.结论:本法简便高效,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3.
抗真菌药物的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套集分子设计、化学合成和分子筛选三大系统为一体的抗真菌药创新设计体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药效构象搜寻、3D-QSAR研究,建立了抗真菌药物与受体作用模型,预测设计高活性化合物;另一方面,根据抗真菌药靶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的已知序列,采用同源蛋白模建技术构建其三维结构,再通过药物-靶酶对接研究,确定活性位点,设计与活性位点最佳匹配的活性化合物;然后针对设计的化合物类型,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合成方法,完成化合物的合成;最后以靶酶为模型,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分子筛选方法,用筛选结果指导进一步的设计与合成,直至得到最佳的新化学单体(NCE).将该体系用于抗真菌药物设计,获得了一个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艾迪康唑.  相似文献   
84.
罗栩伟  李艳  冯刚  苟林  白亦光  杨飞  刘康  陈竹 《西部医学》2019,31(9):1364-1368+1374
【摘要】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GDF 5基因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探求一种基因治疗新途径。方法 利用腺病毒载体将GDF 5基因导入退变髓核细胞,设置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GFP组)、实验组(GDF 5组)3组,并分为3、7、14、21天四个观察时间点,分别检测3组髓核细胞sGAG、Hyp的含量,免疫染色、Safranine O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合成情况,Real time PCR检测Aggrecan、Collagen II mRNA表达水平。结果 GDF 5组髓核细胞sGAG/DNA、Hyp/DNA均在14、21天较Control组和GFP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trol组与GFP组之间任意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染色、Safranine O染色结果显示GDF 5组髓核细胞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在14、21天均呈强阳性染色,Control组和GFP组呈弱阳性染色。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GDF 5组Aggrecan、Collagen II mRNA的表达在14、21天较Control组和GFP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GDF 5能明显促进人退变髓核细胞Aggrecan、Collagen II mRNA的表达,并增加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的合成,对细胞外基质具有明确的修复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内负责蛋白质、类固醇、脂类和糖类合成以及钙依赖性信号转导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稳态对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内质网稳态失衡可诱发内质网应激(ERS),参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影响机体健康。在众多疾病中,肿瘤的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危及国民健康。因异于正常细胞的无限增殖的生存特点,肿瘤细胞常暴露于缺氧、缺血、增殖过度、饥饿等各种内外刺激中,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平衡遭到破坏,存在一定程度ERS,以促进自身存活。研究表明,ERS在多种肿瘤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肿瘤细胞的生存具有双重作用,既可通过激活一系列适应性反应促进肿瘤细胞生存,又可诱发ERS相关凋亡通路,促进肿瘤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生长和侵袭。而随着ERS在肿瘤中的多种作用不断被报道,较多学者已尝试从ERS的角度干预肿瘤的进展。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能从多个方面参与肿瘤的调节,包括ERS,放化疗抵抗,化疗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术后复发和转移等。但目前,从ERS角度探究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报道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从ERS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和中医药经ERS干预肿瘤的进展2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调任通督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 将57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29例,对照组给予调任通督针剌治疗,干预组在调任通督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指标及对治疗的依从性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调任通督针刺并实施护理干预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对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106例患者中,53例患者为顺产产妇为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为剖腹产产妇,将其作为观察组.对于所有产妇,产后8周对其进行复查,并采用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法以及盆底肌功能练习治疗法.采用护垫实验法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定,并采用传统临床分度法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判定.结果 对照组产妇中,有10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8.9%,观察组产妇中,有9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7.0%,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为(3.8±0.9)分,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为(3.1±1.2)分,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对盆底肌层综合肌力受损影响无意义,因此认为剖宫产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是不可取的,康复治疗是促进产妇盆底肌力恢复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Acupuncture was proven beneficial in treating allergic inflammation. We aimed to explore the regulation underlying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Feishu, an acupoint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with respect to the system of sympathetic nerve neurotransmitter acetylcholine (Ach).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grouping. No treatment was taken in the normal group. Allergic asthma was induced using ovalbumin on the model, Feishu acupuncture, and sham acupuncture groups; then control 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lasting for 3 weeks was performe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from the four groups was examined. And pulmonary tissues were subjected to histological analysis with H&E staining; besides,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quantitative 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 synthetase (ChAT) and Ach hydrolase (AchE), and its muscarinic receptors (mAchRs) M1-M3. There was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in the lung upon allergic asthma, which was alleviated by the Feishu acupuncture. The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s, neutrophils, and lymphocytes in BALF from the Feishu acupuncture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del and sham acupuncture groups. The specific acupuncture on Feishu upon allergic asthma put down the pulmonary expression of ChAT, repaired at the level of gene expression the pulmonary expression of mAchR M1, and restored the pulmonary expression of mAchR M2 (especially in the bronchiolar epithelium) which has a role in inhibiting Ach release; while sham acupuncture had no effect.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Feishu acupuncture on allergic asthma, suggesting that the mechanisms may involve suppression of the Ach signal both from its synthesis and during its release.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初步构建基于软骨钙化层损伤重建的有机—无机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探究掺镁硅灰石含量与支架抗压性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3%、5%的高生物活性钙镁硅酸盐超细颗粒复合Ⅰ型胶原—透明质酸钠进行三维打印,经海藻酸钠—氯化钙气雾交联成型,电镜下观察表面孔隙、孔径、无机相分布,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抗压性能,并计算支架孔隙率。结果支架表面平均孔径(212.3±34.2)μm,平均孔隙率(48.3±5.9)%,不同质量分数的高生物活性钙镁硅酸盐超细颗粒复合Ⅰ型胶原—透明质酸钠支架压缩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压缩模量(7.2±1.2)MPa,介于软骨和软骨下骨之间。 结论利用三维打印技术成功构建出多孔钙化层仿生重建支架,可为今后研制多层次复合支架治疗骨—软骨损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探究国内核心期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文献的研究热点、关键点、薄弱点、特殊点以及整体结构等,以期为ADR监测者和研究者把握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国内核心期刊ADR文献,对关键词进行抽取和统计,利用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 经检索和筛选确定12 527篇文献作为样本,包括关键词50 576个。45个高频关键词被划分为7类,关键词网络密度为0.59。结论 中国核心期刊ADR文献形成了以“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等为核心的研究热点,“儿童”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合理用药”是本领域的关键点,其在网络沟通中的“桥梁作用”最为明显。“过敏性休克”“儿童”“肝损害”等是本领域的特殊点。从整体来看,中国核心期刊ADR文献研究已基本成型,但核心主题内容过多且繁杂,尚未形成有一定深度且界限清晰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