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45篇
  免费   7202篇
  国内免费   4296篇
耳鼻咽喉   687篇
儿科学   987篇
妇产科学   411篇
基础医学   4024篇
口腔科学   1341篇
临床医学   8124篇
内科学   6287篇
皮肤病学   777篇
神经病学   1545篇
特种医学   3095篇
外科学   5752篇
综合类   20100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7690篇
眼科学   817篇
药学   8261篇
  99篇
中国医学   7798篇
肿瘤学   3234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877篇
  2022年   2349篇
  2021年   2749篇
  2020年   2465篇
  2019年   1262篇
  2018年   1420篇
  2017年   2036篇
  2016年   1483篇
  2015年   2700篇
  2014年   3425篇
  2013年   4291篇
  2012年   6576篇
  2011年   6847篇
  2010年   6452篇
  2009年   5600篇
  2008年   5675篇
  2007年   5481篇
  2006年   4979篇
  2005年   3917篇
  2004年   2645篇
  2003年   2247篇
  2002年   1652篇
  2001年   1599篇
  2000年   1244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真性延髓麻痹并发咽憩室报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性延髓麻痹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真性延髓麻痹病程超过2个月,尤其身体消瘦者,常发生咽憩室,主要表现为食物返流.因为真性延髓麻痹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以引起咽肌肌力和肌张力低下、肌萎缩,因此使梨状隐窝加深而形成咽憩室,在临床上报道少见.  相似文献   
102.
3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和误诊原因,尽可能减少错误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我科于1999-2004年间收集的38例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8例疑似病例中,34例病理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为Coats病。结论掌握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疑难病例的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3.
Objectiv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p53 ge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endostatin can enhance tumor response to radiation therapy of RM-1 mouse xenograft prostate cancer and to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 Methods A mouse prostate cancer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n mice with xenograft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control), B (radiation), C (radiation and rAdp53), D (radiation and rh-endostatin) and E (radiation and rAdp53 and rh-endostatin). On day 1, rAdp53 was injected intra-tumorously with 1 × 1010 vp per animal to group C and E. From day 1 to 14, rh-endostatin was given 15 mg/kg intraperitoneally daily to group D and E. On day 4 single fraction of 15 Gy was given to tumors in groups B, C, D and E. Norm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ra-tumorously or intraperitoneaUy accordingly as control. No treatment was done to group A. Tumor volume was measured dail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Days 5, 10 and 15. Ki67, CD31, p53 and VEGF were detec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1) Radiation alone,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tumorous injection of Adp53 and/o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rh-endostatin resulted in tumor growth arrest of RM-1 cells in vivo (P = 0.000).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both rAdp53 and rh-endostat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P < 0.05). (2) All the four treatment groups had a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mutant type P53 (P = 0.000). The expression of Ki67 in groups B and C were equal (P 0.05) and increasing (P = 0.000), respectively. Group D had a up-down-up curve (P < 0.05), but group E had a up-down one. On day 5 the expresion of VEGF in group E was the lowest (P < 0.05). A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V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as shown, and MVD in groups C, D and E were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P < 0.05). Conclusions The limitation of radiotherapy could be overcome by combination with beth p53 gene therapy and endostatin on the growth of mouse prostate cancer cell. Radiation, rAdp53 and endostatin have their own role but they can b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04.
RNA干扰基因敲除MAGE-1在恶性胶质瘤U87细胞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构建抑制MAGE-1的短片段双链核糖核酸(siRNA)表达载体,鉴定其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中对MAGE.1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化学合成2对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靶向MAGE—1基因寡核苷酸链,克隆至经BglⅡ、HindⅢ双酶切的pSUPER载体上,重组构建核糖核酸干扰(RNAi)质粒载体。利用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经稳定转染后胶质瘤U87细胞中MAGE-1的表达,以了解siRNA的干涉效果。结果:重组构建的pSUPER—MAGE—1载体经双酶切、电泳及插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寡核苷酸链成功地插入至预计位点,且序列与预期完全一致。稳定转染后G418筛选出的U87多克隆细胞MAGE-1的表达经RT—PCR、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2对siRNA均有较明显的干扰作用。结论:载体的成功构建并能对U87细胞中的MAGE—1分子进行RNAi,为进一步研究MAGE—1在肿瘤中的作用,分析基因功能,展开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中医"证"研究及中药药理学研究的脾阳虚大鼠模型.方法 给予大鼠每日游泳、隔日注射利血平、隔日灌胃番泻叶3周,以建立脾阳虚模型,第4周~第6周灌胃温阳健脾方药理中汤,以其治疗结果 验证造模效果.结果 造模期间模型大鼠出现活动减少、嗜卧、畏冷蜷缩、便溏,毛色枯槁不荣等脾阳虚症状,与正常大鼠相比,体温、体重、摄食量、尿D-木糖排泄率等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病理切片未发现明显差异;6周后理中汤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自然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血平合劳倦过度/寒凉泄下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一般症状和生化指标都与脾阳虚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用此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可为脾阳虚"证"本质研究及相关方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阐明其药效和药物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本方对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脾、肝脏器系数,肝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 加味茵陈五苓散和阳性对照药物五酯片均能显著降低BCG/LPS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水平;且加味茵陈五苓散中剂量降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对肝脾重量的增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本品中、高剂量可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同时发现中剂量药物可显著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水平,提高肝匀浆 SOD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中升高的NO含量和TNF-α含量.结论 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提高SOD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7.
高金亮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28-529,57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术前标记腰椎正侧位片定位,于定位棘突间隙后正中偏患侧作长约1.5 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TAM)与 γ-干扰素(γ-IFN)联合抗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或联合应用γ-IFN,TAM或雌二醇(E2)作用于ER阳性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用药前后Bcl-2,Bax,Fas,FasL及Caspase-8蛋白的变化;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TAM能抑制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TAM能拮抗外源性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促生长作用。γ-IFN预处理细胞24h后,TAM抗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增强。联用γ-IFN与TAM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8表达上调;但药物处理前后,细胞Bax,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及Caspase-3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体外条件下,TAM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ER阳性乳腺癌细胞作用;γ-IFN能加强TAM的抗乳腺癌作用。两者作用机制可能系通过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Caspase-8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术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管径;5例患者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窄均小于2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在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16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根据现代科学对基因的认识,应用了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算法,以大量核酸序列为信息来源,通过计算机计算来寻找未知基因的大体位置;再通过基因的固有结构特征及密码子使用的偏向性,使用加权距离判别法来准确地定位基因,以图形及文本的形式输出,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基因的许多特征还不为人们所了解,而且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结构又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还开发了程序自学习功能,不断地存储已知的基因,再据此改变一些已有固有数据,以便更好地适应和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结构的特异性,更加准确地寻找未知基因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