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卫华  黄雷 《山东医药》2010,50(44):30-31
目的探索使用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微创截骨、快速矫正畸形、髓内针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的新方法。方法共治疗膝关节内外翻畸形8例患者,其中胫骨平台骨折后内翻畸形4例,股骨髁外翻3例和股骨髁内翻1例,术中仅对1例行自体髂骨植骨,其余病例均未植骨。术后即开始膝关节非负重功能锻炼。结果患者截骨端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平均矫正角度为14°,术后双下肢力线片的胫骨近端内侧角或股骨远端外侧角与健侧对比相差约3°。结论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微创截骨、快速矫正畸形、最终使用髓内针或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容易调节、精确矫正畸形、固定稳定和无需植骨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干骺端内翻或外翻畸形的一种可靠方法 。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寻找MOG1基因的变异位点,探讨其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提取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MOG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以及3′侧翼区序列,直接行DNA测序以明确遗传变异类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病例组中共检测到3个变异位点,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突变,分别为c.285GC(p.L95L)和c.*4CT,另1个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437+16C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437+16CT位点基因型分布(P=0.071)和等位基因频率(P=0.819)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OG1基因是否是中国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易感基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肱骨髁上合并蝶形块的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6年10月采用Orthofix外固定架系统治疗AO分型为12-B1.2型的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28例,按Tscherne and Lobenhoffer分型:Ⅰ型21例,Ⅱ型7例.桡神经损伤2例,均为不完全损伤.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5例患者术后有针道感染伴有针松动.2例桡神经损伤完全恢复,恢复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肘关节功能采用Morrey and Bryan评分:80~100分(平均97分),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85~100分(平均98分).结论 单边外固定架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AO分型为12-B1.2型)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固定有效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zoledronic acid on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 in osteosarcoma LM8 cell line under hypoxic condition. Methods The hypoxic cul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fter LM8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semi-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 mRNA. The expression of HIF-lct and VEGF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ELISA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with cells in normoxic conditions, cells in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and cell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hypoxic condition did not show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mRNA level of HIF-1α(P >0. 05). However,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IF-1α was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cell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In contrast, both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 were down-regulated in the zoledronic acid treatment hypoxic group (P <0.05). Conclusion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 in vitro, zoledronic acid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protein, which decreased VEGF mRNA level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osteosarcorna LM8 cell line.  相似文献   
25.
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胫骨骨缺损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患者57例.男42例,女15例;年龄15~52岁,平均34岁.57例胫骨缺损长度为5~20 cm(平均11 cm),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5 cm×4 cm~20 cm×8cm.对12例行一期胫骨截骨术,其余45例行二期截骨术.截骨术后10~14 d开始延长,每日延长1 mm.在胫骨远,近缺损骨端相遇后,对对合良好者加压以促进愈合,对缺损骨端之间对合不好、皮肤内陷、骨不愈合和(或)感染者行复位、清创或自体骨植骨术.结果 从开始治疗到去除外固定架,平均治疗用时21(11~32)个月.56例胫骨缺损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相差<4mm.1例新生骨部分成骨不良,行自体骨植骨术.创面均得到覆盖,仅2例要求接受瘢痕皮肤修整术.15例(26%)患者骨缺损接触端自行愈合,1例长期存在一个窦道,清创术后随访半年感染无复发,窦道愈合.骨段滑移过程中4例患者主诉膝部疼痛,11例主诉小腿疼痛.6例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5例出现轻度屈膝畸形,经功能锻炼4例恢复,1例屈膝10°.结论 骨段滑移术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最佳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结肠镜 钡剂灌肠摄片检查和结肠镜和病理组织检查对109例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分别采用单纯柳氮磺鞍吡啶口服。柳氮磺鞍吡啶口服 锡类散灌肠治疗,柳氮磺鞍吡啶口服 锡类散灌肠 免疫调节剂治疗。结果:结肠镜 钡剂灌肠诊断UC准确率为98%,结肠镜 病理组织检查诊断UC准确率为99.6%,柳氮磺鞍吡啶单独口服治疗率36.2%,柳氮磺鞍吡啶口服 锡类散灌肠治疗有效率79%,柳氮磺鞍吡啶口服 锡类散灌肠 免疫调节剂治疗有效率90.5%。结论:结肠镜 病理组织检查对诊断UC确率较其它高,对临床确诊UC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案中单用SASP对轻型UC较好,SASP加锡类散对左半结肠的UC较好,SASP加锡类散加免疫调节剂对重型UC较好。  相似文献   
2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眼药水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眼药水中诺氟沙星的含量,选用pH5.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测定波长315nm。吸收系数(E_(1cm)~(1%))为393,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8%,CV=0.43%(n=5)。眼药水附加剂对测定无干扰。  相似文献   
28.
下颈椎经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后路经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颈椎标本,仔细解剖颈部的后侧和前侧方,清楚显露颈椎侧块和椎弓根。以侧块外下象限的中心点为进钉点,从C3/4~C6/7直视下经关节突关节置入椎弓根螺钉,通过CT重建,测量经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钉角度和钉道长度。结果:经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螺钉均成功置入,螺钉固定方向在矢状面呈尾倾,冠状面呈内倾,理想角度为在矢状面尾倾50.3°±4.9°,在冠状面内倾42.8°±4.0°。螺钉钉道长度为(34.1±1.4)mm,各固定节段间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颈椎后路经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的,但置钉时要求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颈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29.
第一精洗输液瓶的注射用水应用0.8μm 以下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第二是药液的精滤,采用微孔滤器内装定性滤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成骨样细胞转录因子MSX2在特发性高钙尿(IH)肾结石患者肾乳头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IH患者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特发性高钙尿肾结石患者8例(IH组),排除各种已知可能影响血清钙或尿钙的继发疾病;选择同期因肾肿瘤或非结石所致的无功能肾需行肾切除术的患者8例(NC组)。分别取16例患者肾乳头组织若干,各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P2和MSX2mRNA的表达,并应用Western blot测定两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IH组BMP2的mRNA表达量为1.491±0.121,而NC组BMP2的mRNA为1.032±0.034,两组间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H组与NC组MSX2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432±0.091和1.015±0.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蛋白提示NC组和IH组蛋白质表达量分别为1.475±0.042和1.681±0.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MSX2蛋白水平表达显示NC组为1.531±0.134,而IH组为1.603±0.156,两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H肾结石患者肾乳头BMP2和MSX2mRNA表达增强为间质异位钙化特征,BMP2信号通路在IH结石患者Randall钙斑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