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3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健康成人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volution型神经肌肉记录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瞬目反射。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短潜伏期波和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长潜伏期波。对20名(40例)健康人和30例患者(其中包括三叉神经疾病,面神经疾病及听神经瘤)进行瞬目反射测试。结果 BR潜伏期健康成人平均值R1为10.0ms,R2和R2‘为30.4ms和30.7ms,患者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健康成人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volution型神经肌肉记录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短潜伏期波(R1)和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长潜伏期波(R2,R2’)。对20名(40侧)健康人和30例患者(其中包括三叉神经疾病,面神经疾病及听神经瘤)进行瞬目反射测试。结果BR潜伏期健康成人平均值R1为10.1ms,R2和R2’为30.4ms和30.7ms。患者组患侧BR各波潜伏期延长,与健侧和健康人相比较,经t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简单、可靠,对三叉神经、面神经疾病和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电生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脑胶质瘤术后葛根素治疗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素(puerann)是由豆科植物野葛(Puerana lobate)甘葛藤puearin,thorhsonii)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其分子式为4,7-二羟基,8-C-C吡喃葡萄糖异黄酮。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儿茶酚胺水平,β-受体阻滞的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我科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运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普润)治疗观察脑胶质瘤术后半月,尚未进行放疗化疗患者16例,并用常规治疗(无放疗化疗)治疗15例,进行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下尿路组织氮能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电针会阳、中膂俞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膀胱逼尿肌、膀胱颈平滑肌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阳性细胞并计数。结果:不稳定膀胱模型其膀胱逼尿肌、膀胱颈平滑肌中氮能神经递质明显下降,而电针治疗则可促进氮能神经递质的生成和分泌。结论:电针促进膀胱组织中氮能神经递质的生成和分泌可能是电针治疗改善不稳定膀胱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酒精和高脂饲养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酒精和高脂饲养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浓度酒精灌胃合并高脂饮食饲养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大黄素治疗.通过检测血清肝酶活性、肝组织匀浆脂质含量(TG)和肝脏组织学变化,观察不同剂量大黄素对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并与正常组和二甲双胍组作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肝酶活性、血脂和肝组织TG含量明显升高;大黄素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显著减轻,肝碱性磷酸酶和g-谷氨酰基转移酶活性、血脂和肝组织TG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黄素对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技术在耳鼻喉科的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对80名已经接受过传统课堂耳鼻喉科解剖理论教学的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应用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耳鼻咽喉解剖教学,以调查问卷及测试的方法分别对教学前后解剖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课前得分为79.19±10.39,课后得分87.69±10.25(P0.05),教学后成绩有显著提高。结论应用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耳鼻咽喉解剖教学可以更大程度提高学生对所学解剖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定量描述口部运动时,与其相关联的面部标记点运动,以探索评价面瘫、面肌联带运动的三维定量新方法。方法健康志愿者22人(45-60岁),利用"基于运动捕捉的面肌运动三维动态分析系统",采集"用力示齿"、"向右上拉口角"、"向左上拉口角"、"微笑"四个表情动作时,面部相关联标记点(眉弓点、上下眼睑点、内眦点、外眦点)的运动,以最大移动距离(Smax)和最大速率(Vmax)两个参数描述。结果 1.口周运动为主的表情动作中,面部其他部位标记点均有运动,且与位于口周的标记点在某一表情运动中其达到Smax或Vmax的时间分别是一致的。2."用力示齿"动作:Smax下眼睑点(左3.93mm,右4.15mm)>外眦点>上眼睑点>眉弓点>内眦点(左1.59mm,右1.53mm);Vmax眼睑点左上(42.643mm/s)>余眼睑标记点(31.58mm/s-37.62mm/s)>外眦点>眉弓点>内眦点(左11.71mm/s,右11.09mm/s)。3."微笑"动作:Smax及Vmax上眼睑点(左3.05mm,36.14mm/s;右2.53mm,28.90mm/s)>下眼睑点>外眦点>眉弓点>内眦点(左0.69mm,7.22mm/s;右0.77mm,7.80mm/s)。4."向右上拉口角"动作,Smax及Vmax外眦点及下眼睑点右侧明显大于左侧,内眦点右侧略大于左侧,上眼睑点、眉弓点左侧略大于右侧。5."向左上拉口角"Smax及Vmax外眦点、上眼睑点、下眼睑点左侧明显大于右侧,余标记点左侧略大于右侧。结论健康人进行口部运动时,会引起面部其他部位标记点发生相关联的运动,其达到Smax或Vmax的时间分别是一致的。在同一表情动作中,上、下眼睑点及外眦点的Smax、Vmax大于内眦点、眉弓点。Smax及Vmax的较小值出现于"微笑"动作内眦点;较大值出现于"用力示齿"动作下眼睑点。"向左上拉口角"动作同侧面部标记点Smax及Vmax均大于对侧相对称部位标记点。表情动作时面部无静止点。  相似文献   
20.
老年脑干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病情凶险,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差,随着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老年脑干梗死患者逐渐增多。因此探索对脑干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应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