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3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解决了不少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责任制护理的试行;如何正确地制定护理问题并如何从中西结合的理论来考虑护理程序,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是一个新课题。下面谈一谈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微胶囊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高渗透压胁迫,可造成细胞生长代谢减慢,为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尝试应用抗渗透压胁迫物质牛磺酸,观察其对微囊化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实验于2006-07/08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实验室完成.将HepG2细胞悬液(非微囊化细胞)和微囊化HepG2分别接种于牛磺酸浓度为0,0.6,0.8和1.2 mmol/L的MEM培养液中,在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中培养.MTT法测定非微囊化和微囊化HepG2细胞的生长活性,相差显微镜观察囊内细胞生长状态.结果:①非微囊化HepG2细胞:0.6,0.8和1.2 mmol/L的牛磺酸对其生长无影响,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②微囊化HepG2细胞:0.6,0.8 mmol/L牛磺酸对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亦无影响(P > 0.05);但1.2 mmol/L牛磺酸可以显著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其吸光度值高于0 mmol/L牛磺酸组(P < 0.05),并促进细胞的聚集.结论:1.2 mmol/L牛磺酸可以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并抵制微囊内的高渗透压胁迫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复合万古霉素海藻酸钠/壳聚糖(VCM/ACA)缓释系统中万古霉素缓释的动力学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将万古霉素与海藻酸钠质量比分别为5:6和1:1的载体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和未冷冻干燥处理后制备成4组VCM/ACA载药载体。将载药载体放入pH7.2模拟体液PBS液中浸泡,通过测定浸泡液中万古霉素浓度,观察药物缓释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 VCM/ACA载药载体的药物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受载药量、调和比和冷冻干燥处理条件的影响。经冷冻干燥处理后调和比为1:1的载药载体可缓慢释药达250h以上。结论经过冷冻干燥处理万古霉素与海藻酸钠质量比(VCM:ALG)为1:1的载药载体体外能够稳定缓释万古霉素,可以满足临床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增强绿色荧光蛋白C(sCD40-EGFP)修饰树突状细胞(DC)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利用DC诱导供体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CD40胞外区与EGFP重组载体质粒pEGFP-N1/sCD40,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DC2.4细胞株。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转染质粒pEGFP-N1/sCD40的DC培养上清;将经未修饰DC细胞及sCD40-EGFP及空载体修饰DC经腹腔注射致敏Balb/c小鼠,取单个核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分别以不同组DC为刺激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采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毒活性。结果sCD40分子与EGFP融合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在树突状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分泌至上清;sCD40-EGFP融合蛋白对不同组DC致敏或未致敏小鼠的同种细胞刺激的增殖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CD40-EGFP基因修饰DC诱导不同DC致敏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降低,sCD40-EGFP融合蛋白对各实验组淋巴细胞胞毒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CD40-EGFP基因修饰DC致敏组小鼠淋巴细胞胞毒活性较其余实验组明显降低。结论稳定表达sCD40-EGFP融合蛋自的DC致敏可显著降低同种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能诱导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胞毒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46.
背景:由于单份脐血所含的造血细胞数量有限,目前只能用于儿童或低体质量成人血液病和急性辐射损伤等疾病患者,有效扩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 目的:观察微囊微环境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扩增的影响,以及此过程中可否使造血干/祖细胞在扩增的同时仍维持其未分化状态。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6/2007-09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 材料:正常足月产新生儿脐带血由大连市妇产医院提供,提供者知情同意。 方法:Ficoll法梯度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静电液滴法在生理条件下进行微囊化包封和体外培养。以同条件平面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微囊化脐血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脐血细胞总数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过程中CD34+细胞扩增情况;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扩增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 结果:脐血细胞在微胶囊内持续增殖,并以聚集成团的三维方式生长,两种培养方式对脐血细胞总数均无明显影响(P > 0.05)。对比CD34+细胞扩增和细胞集落的生成发现,微囊化培养脐血细胞的CD34+细胞数量和集落密度均在培养第6天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平面培养3 d时所达到的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至12 d后平面培养细胞的CD34+细胞和集落形成能力几乎检测不到,而此时微囊化培养的CD34+细胞数量和集落密度仍与平面培养的扩增高峰相近。 结论:微囊化培养能有效扩增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并显著减缓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进程,维持其多分化潜能,提示微囊为造血干/祖细胞维持未分化状态的扩增提供了特殊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和社会人群对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分析乙型肝炎传播危险因素,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乙型肝炎病人50人、按1∶2比例抽取社会人群100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公共场所划伤皮肤、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是乙肝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HBsAg感染与乙肝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有关(P<0.05). [结论]病人对乙肝传播的认识尚有误区,主要表现为病人高估了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作用而低估了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这种现状不仅不利于乙肝的防治,而且易于引起盲目的恐慌和对乙肝病人的歧视.应加强对乙肝病人及全人群进行乙肝科普知识的宣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对乙肝的综合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氮磷钾的浓度和配比对西洋参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磷钾的正交实验表明:①处理4(N100ppm、P25ppm、K250ppm)植株增重最大,其它性状也好,可作一年生西洋参水培育苗配方。②氮磷钾对不同部位的人参皂甙含量有不同影响。茎叶中含量在14.72~16.72%,高于根中的3.24~4.00%。  相似文献   
49.
千斤拔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千斤拔根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蔓性千斤拔素D(1),dorsmanins I(2),osajin(3),eriosematin(4),lupinalbin A(5),染料木黄酮(6),3'-O-甲基香豌豆苷元(7).结论: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千斤拔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0.
滇白珠抗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滇白珠的各提取液进行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活性筛选,为临床应用滇白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制备滇白珠的水提取总液、乙醇提取总液、醋酸乙酯提取液、正丁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总液剩余部分液.滇白珠的正丁醇部分,在大孔树脂中用不同溶液洗脱,得到水洗脱部分、30%乙醇洗脱部分和95%,乙醇洗脱部分.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滇白珠不同部分提取液对大鼠关节肿胀的影响.结果:滇白珠的水提液组(A)、酸酸乙酯提取液组(C)和正丁醇提取液组(D)可明显减轻大鼠关节肿胀程度,正丁醇提取液组(D)作用最强(P<0.05,P<0.01).进一步研究显示,滇白珠正丁醇提取液中水洗脱液和30%乙醇洗脱液均有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而30%,乙醇洗脱液作用更明显(P<0.05,P<0.01).结论:滇白珠正丁醇提取液30%乙醇洗脱部分有明显的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