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16篇
  免费   1838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488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1587篇
口腔科学   263篇
临床医学   6679篇
内科学   2444篇
皮肤病学   298篇
神经病学   503篇
特种医学   1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79篇
综合类   8911篇
预防医学   4387篇
眼科学   317篇
药学   3676篇
  53篇
中国医学   3297篇
肿瘤学   896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878篇
  2022年   712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798篇
  2019年   894篇
  2018年   1007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767篇
  2014年   1922篇
  2013年   1691篇
  2012年   1967篇
  2011年   2189篇
  2010年   2097篇
  2009年   2112篇
  2008年   1899篇
  2007年   1900篇
  2006年   1693篇
  2005年   1739篇
  2004年   1557篇
  2003年   1434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1042篇
  2000年   957篇
  1999年   662篇
  1998年   505篇
  1997年   479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427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鸡抗内毒素卵黄抗体IgY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分别应用内毒素(LPS)、类脂A(LipidA)和大肠杆菌突变株15免疫鸡后其蛋黄中抗内毒素抗体IgY的产量、纯度、效价并筛选最佳免疫抗原。方法:分别应用内毒素(LPS)、类脂A(LipidA)和大肠杆菌J5突变株作为抗原免疫25周龄Leghom鸡,水溶法(WD)提取蛋黄中抗体IgY,双紫外光测定抗体含量,SDS-PS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细胞酶联染色和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效价及筛选最佳免疫抗原。结果:3种抗内毒素IgY含量和效价分别为14.4mg/ml和1:12 800(J5)、10.61mg/ml和1:12 800(LPS)、9.26mg/ml和1:3200(LipidA),抗体纯度均为95%左右。结论:大肠杆菌突变株J5和内毒素(LPS)为最佳免疫抗原,免疫鸡后其蛋黄中抗内毒素抗体IgY的产量和效价最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酶偶联Trinder反应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方法]利用甘油激酶作用ATP和甘油产生甘油-3-磷酸,经甘油磷酸氧化酶氧化生成H2O2,后者与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和4-氨基安替比林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红色化合物。[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达到2000U/L,批内批间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96%和3.77%,与紫外酶偶联速联率法比较,相关系数r=0.989,y=1.002x 2.41。[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获得丙型肝炎病毒 (HCV) H株包膜糖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 ,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 ,并初步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 用 PCR方法自 HCV H株扩增出包膜蛋白 E基因 ,构建重组杆状病毒 ,并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免疫荧光及 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用表达的 E1和 E2蛋白与 35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 昆虫细胞中表达的 E蛋白呈现 3种分子大小 ,E1的相对分子量为 2 1× 10 3和 33× 10 3 ,E2的相对分子量为 6 0× 10 3。在 35份感染者血清中 ,有 4例 E1抗体阳性 ,其中 1例检出 E2抗体。在 9例 PCR检测 HCV RNA阳性而抗 HCV检测阴性的血清中 ,有 3例血清与表达的 E蛋白反应。结论  HCV E蛋白基因可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 ,表达的 E1和 E2蛋白可用于 HCV患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 ,开展强化糖尿病教育与干预 ,已取得较好效果 ,患者的生活质量 (QOL)明显改善[1 4] 。本研究对长宁区 2型糖尿病 (DM)患者进行等级教育 ,并作QOL调查 ,了解患者目前的生存质量 ,为干预治疗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的 2型DM患者 16 1例 ,男 72例 ,女 89例 ,平均年龄 (5 9.76± 0 .87)岁 ,病程 (6 .34±0 .5 2 )年。诊断标准按 1999年WHO标准。二、方法  每月举办 1次糖尿病知识教育实践初级班 ,每期约 2 0例患者 ,共 8期。办班前作QOL量表调查[5] 。量表内容包括 8个方面 ,每方面设…  相似文献   
25.
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白内障已能够在门诊手术而不需要住院治疗。本文对我科2年来在门诊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置入术的病人540例实施康复护理,使病人手术后有自我护理、自我保健的认识,促进术后的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1998年1月~2000年1月在门诊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合并后房行人工晶体置入术的病人,共540例,562眼,其中男396例,女144例;年龄47~89岁,平均62岁。1.2方法(1)焦虑、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脏器损伤的原因,并探讨其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17例LC致脏器损伤的6例再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4个月至3年,无死亡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择期LC、急症LC〈72h与14d≥急症LC≥72h患者脏器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27%(3/1098)、0(0/68)、5.88%(3/51),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选择LC适应证,正确分离胆囊三角和辨别“三管”关系,进行恰当的手术处理,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27.
以中药内服加中药保留灌肠并配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32例。结果表明:该方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作用,药物能更直接地作用于盆腔脏器,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对大鼠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Sprague Dawley(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四组(n=8):组I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腹腔注射;组Ⅱ、组Ⅲ和组Ⅳ分别给予氯胺酮35ml/kg,100ml/kg和200ml/kg。组I和组Ⅱ在用药后5min后断头取材,组Ⅲ和组Ⅳ在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立即断头取材。在低温操作箱内生理盐水冰面上取脑,以分光光度法测定NOS活性和NO量,Lawry法测蛋白含量。结果: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35ml/kg后,其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l/kg和200ml/kg后,NOS活性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44.3%和40%(P<0.05)和P<0.01),NO量也明显减少,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42.9%和47.1%(P<0.05)或(P<0.01);且这两组的NOS活性和NO量也明显低于氯胺酮35ml/kg组,NOS活性分别降低了47.3%和43.2%(P<0.01),NOS量降低了47.4%和51.3%(P<0.01);此两组之间相比较,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在氯胺酮的中枢作用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急性期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皮肤浸润肥厚,大量脱屑,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及时恰当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治疗的两个重要环节。我科自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红皮病患者11例,通过实施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尤其是实施了精心的皮肤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硬化剂注射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以硬化剂注射为主联合治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急诊止血 2例、2 0例先药物止血、6例药物止血失败后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待病情稳定后再施硬化治疗术。硬化剂用 5 %鱼肝油酸钠 ,术后降门脉压、制酸、抗感染治疗。结果 急诊止血率 10 0 % ,半年近期复发率为 7.4 % ,1年生存率为89.2 8%。结论 联合治疗法是目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