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健脾中药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及转移复发状况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健脾中药对进展期胃癌生存率和转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进展期胃癌 14 5例随机分成健脾中药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 ,比较 1、3、5年生存率和 1、2、3年累计转移复发率。并采用裸鼠脾包膜下人胃癌细胞穿刺接种实验性转移模型 ,观察健脾中药组、四君子汤组、对照组肝转移、腹腔转移、腹水出现率。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 ,健脾中药组第 3年生存率高于化疗组 (P <0 0 5 ) ,第 5年生存率高于化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 (P <0 0 5 )。健脾中药组第 2年转移复发率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第 3年转移复发率低于化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 (P <0 0 1、P <0 0 5 )。实验研究显示 ,健脾中药组、四君子汤组肝转移率和肝转移灶均数比较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腹膜种植转移灶均数比较健脾中药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腹水率健脾中药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健脾中药对进展期胃癌有延长生存期和抑制转移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健脾类中药为基础的复方“胃肠安”(Weichang'an,WC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体内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途径。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WCA的制备,保证研究制剂的稳定性;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价WCA对胃癌细胞的体内抑瘤作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法(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fluorescence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以及SP法检测活化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SYBR green dye 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bcl-2等5条凋亡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SP法比较有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内的蛋白表达。结果:WCA组的平均瘤质量为(0.99±0.76)g,低于模型组的(1.93±0.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7),WCA组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率为48.70%;WCA组移植瘤PCNA阳性表达率为(35.73±6.01)%,强阳性表达率为(3.39±1.48)%,总阳性率为(39.03±7.37)%,均低于模型组的(53.48±9.34)%、(8.78±5.43)%和(62.26±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凋亡指数为(9.72±4.51)%,高于模型组的(2.45±1.37)%(TUNEL法);WCA组活化caspase-3表达阳性率为(5.20±2.26)%,较模型组的(2.82±1.84)%高(P=0.036 7);caspase-8表达阳性率为(4.44±2.67)%,而模型组为(3.94±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2 7);caspase-9表达阳性率为(8.87±6.08)%,较模型组的(2.25±0.79)%高(P=0.0144);与模型组相比,WCA组bcl-2等5条与凋亡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为Stat3(2-ΔΔCT=0.16)和bcl-2(2-ΔΔCT=0.10),均为下调表达作用;WCA组P-Stat3阳性表达率为(35.93±12.67)%,强阳性表达率为(3.64±1.72)%,总阳性率为(39.57±13.31)%,均分别低于模型组的(56.49±9.34)%、(13.16±7.06)%和(69.65±1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62±0.82)%,低于模型组的(7.53±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WCA在体内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WCA在体内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通过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实现。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与下调stat3和bcl-2的mRNA表达,抑制P-stat3和bcl-2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以健脾类中药为基础的复方胃肠安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提高进展期胃癌的3年生存率。目的:通过观察胃肠安对人胃癌细胞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监测复方胃肠安制剂的稳定性;采用胃小囊法,予45只雄性BALB/c-nu/nu裸小鼠接种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模型,造模第28天,选出扪及胃部肿块直径为3mm左右的裸小鼠共43只,随机分为胃肠安组(14只)、5-氟尿嘧啶(5-FU)组(14只)和对照组(15只);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采用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胃肠安组原位瘤抑制率为40.8%,肝转移率(7.7%)和总转移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和71.4%)(P<0.05);胃肠安组原位移植瘤PCNA阳性率和总阳性率(51.0%±11.4%和60.4%±13.3%)显著低于对照组(61.6%±11.6%和74.4%±7.9%)(P=0.0287和P=0.0029);胃肠安组细胞凋亡指数(17.3%±8.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0%)(P=0.0010)。结论:复方胃肠安可抑制人胃癌细胞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可抑制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瘤的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4.
用于放散血小板同种和自身抗体的最好方法是酸放散法,但较费时。本文介绍一种用三氯甲烷和三氯乙烯的混合试剂来放散血小板表面的同种和自身抗体。并与乙醚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胃肠安对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66只,其中41只制作原位移植瘤模型,另25只制作皮下移植瘤模型.两种模型的裸小鼠分别随机分为3组:胃肠安组,5-F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胃肠安组予以含生药0.12 g/ml的胃肠安煎剂0.5 ml灌胃,1次/d;5-FU组以5-FU 50 mg/kg行腹腔化疗,1次/周;生理盐水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0.5 ml/d灌胃.原位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64天处死;皮下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41天处死.观察各组的抑瘤率,原位移植瘤各组肿瘤的转移情况,皮下移植瘤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抑瘤率分别为40.82%和37.92%;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两组的抑瘤率则分别为48.70%和60.10%.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裸小鼠胃周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肝门淋巴结转移、横膈转移和腹膜转移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3组的总转移率分别为30.77%、28.57%和71.43%(P <0.05).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的PCNA总阳性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胃肠安组和5-FU组瘤重、总转移率和PCNA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肠安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5-FU组(P<0.05).结论:健脾中药复方胃肠安具有抑制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胃肠安对胃癌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对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肠安方加减联合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Ⅳ期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Ⅳ期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方案化疗3个疗程,治疗组同时采用胃肠安方加减口服。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总生存期情况。结果 (1)近期疗效中,两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中位PFS和中位OS均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4)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和末梢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胃肠安方加减联合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Ⅳ期老年结直肠癌,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减少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健脾类中药为基础的复方胃肠安对人大肠癌裸鼠原位肿瘤生长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制作原位移植瘤模型,将造模后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胃肠安组、5-Fu组和胃肠安+5-Fu组。各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原位肿瘤的质量、体积、抑瘤率,各组的肿瘤转移特别是肝转移情况,各组原位肿瘤和肝转移瘤的病理形态,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各组裸鼠原位移植成瘤率为100%。5-Fu组和胃肠安+5-Fu组的原位肿瘤平均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胃肠安+5.Fu组的原位肿瘤平均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胃肠安组、5-Fu组和胃肠安+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9.087%、33.298%、36.802%。胃肠安组和胃肠安+5-Fu组的肝、腹壁、肠系膜等的转移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胃肠安组、5-Fu组和胃肠安+5-Fu组的总转移率分别为100.00%、50.00%、72.72%、40.00%。胃肠安+5-Fu组的血清C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胃肠安对人大肠癌裸鼠原位肿瘤生长和肝转移具有-定的抑制作用,在配合化疗使用后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脘胀痛、嘈杂为主要症状。单兆伟教授以脾胃虚弱、胃中郁热、瘀血内阻为主辨治本病,治以健脾助运、清化热湿、养血活血,随证加减,灵活化裁,用药精当,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分析10年来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情况,探索证型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1998—2008年间中医辨证施治大肠癌的文献。结果:大肠癌辨证分型中常见的为两证组和,单证次之;虚实辨证中虚证或实证较虚实夹杂多见;证型分布依次为脾肾阳虚、脾虚夹杂、湿热下注、肝肾阴虚、气虚血亏、瘀毒内结、脾虚型、气滞血瘀、湿热蕴毒等9种,其中脾虚这一病机在大肠癌的发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男女均处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位,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由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确诊大部分已属中、晚期,甚至失去手术的机会,不能手术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期寿命仅为8个月[2],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的全身治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