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修复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分析两种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成骨特性。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部钻取直径4mm深6mm的骨缺损,实验侧注入材料A(α-磷酸三钙骨水泥)或材料B(β-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3天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充填情况。术后2、4、8周取实验侧α-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处和空白对照侧标本,每组4只,共12只。术后8、16、24周取实验侧β-磷酸三钙骨水泥和对照侧α-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处标本,每组4只,共12只。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骨水泥在骨内的降解及新骨生成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骨-骨水泥界面超微结构。结果4周时α-磷酸三钙骨水泥周围骨小梁增粗,8周时可见新生骨小梁,但材料降解缓慢。β-磷酸三钙骨水泥在体内8周时已降解,16周降解吸收显著,24周降解反应大部分完成,降解同时有大量新骨生成。结论两种磷酸钙骨水泥可操作性强,生物相容性好,具有骨传导作用。β-磷酸三钙骨水泥在降解性和成骨特性上表现更优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 139例妊娠女性移植前子宫内膜厚度[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天或进行黄体酮转化当天]与胚胎移植术后母婴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该中心采用助孕技术成功妊娠并顺利生产的妊娠女性1 139例,根据注射hCG当天或进行黄体酮转化当天的子宫内膜厚度分为4组,A组(8mm,150例)、B组(8~10mm,489例)、C组(10~14mm,452例)和D组(≥14mm,48例);根据助孕妊娠女性是否合并有子宫病变分为合并子宫病变组和未合并子宫病变组。结果 1 139例妊娠女性中共有239例合并有子宫病变,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母婴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至D组妊娠女性合并有子宫病变的概率分别是22.0%、18.2%、22.3%和33.3%,D组明显高于B组(P0.05);A、B两组发生胎膜早破(PROM)、子痫、产后出血以及母亲入ICU的概率较C、D两组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厚度较薄者(10mm),其母婴围产期并发症可能较高;注射hCG或黄体酮转化当天子宫内膜厚度可作为预测母婴围产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寿世保元》是明代禖江著名儒医龚廷贤晚年力作,书中关于其官窍外治法的内容记载颇丰,其擅长运用鼻窍、耳窍、口舌与咽窍、阴窍、眼窍进行中医外治,所治疾病以官窍局部病变为主,对于部分急症亦有较显著的疗效,其临证经验丰富,对于较多疾病的治疗师古不泥古,勇于开拓创新,治病细节论述十分详细,治疗方法多样且简便易施,所立擦牙固齿方蕴含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部分儿科疾病的治疗选取依从性较好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其治病救人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部分外治理论亦为后世所借鉴。对龚廷贤官窍外治法进行探析,以期促进中医官窍外治法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母婴分离小鼠给予慢性神经疼痛应激后的行为、痛阈改变,以及血清和中枢抑郁、疼痛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温阳方、解郁方、及温阳解郁方进行干预探讨温阳解郁法抗抑郁、改善疼痛敏感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小鼠出生日为PD0,小鼠在出生后随机分为对空白组和母婴分离组,母婴分离组在PD5~14进行8 h·d-1的母婴分离,离乳后将其分为母婴分离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5只,同时以15只未经母婴分离的同期雄性仔鼠作为空白组。空白组、母婴分离组小鼠于PD21~90以普通发育饲料喂养,余组分别以温阳方二仙汤、解郁方逍遥散、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药混饲料喂养(用药剂量分别为5.84、12.00、16.68 g·kg-1及2.60 mg·kg-1)。于PD91行坐骨神经结扎手术,建立母婴分离+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测量机械痛阈和温度痛阈检测各组小鼠疼痛敏感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P物质及β-内啡肽(β-E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杏仁核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下丘脑β-EP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杏仁核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FK506结合蛋白5基因(FKBP5)、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基因(GRM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母婴分离组小鼠5 min旷场中心停留时间和运动总距离均显著减少(P<0.01),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1)。血清CORT和β-EP均显著上升(P<0.01),FKBP5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β-EP表达上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母婴分离组比较,各给药组5 min旷场中心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P<0.01),温阳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小鼠在5 min旷场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5,P<0.01),各给药组痛阈均不同程度上调。解郁组小鼠血清CORT显著下降(P<0.01),β-EP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NF mRNA显著上升(P<0.01)。温阳组小鼠Nr3c1及GRM5 mRNA均明显下降(P<0.05,P<0.01)。温阳解郁组小鼠血清CORT明显下降(P<0.05),Nr3c1、GRM5及BDNF mRNA均下降(P<0.05,P<0.0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阳组、解郁组和温阳解郁组小鼠杏仁核GR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解郁方可通过增强杏仁核GR表达、抑制杏仁核区神经可塑性及兴奋性达到抑制中枢疼痛敏化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缓解抑郁行为和改善躯体疼痛过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急诊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急诊外科就诊的100例院内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18年6月—2019年5月急诊外科就诊的100例院内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护理措施。统计分析2组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转运时间、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病情变化和转运成功率。 结果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0%)高于观察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转运时间为(14.57±2.16)min,高于观察组的(10.12±1.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医护、患者/家属满意度分别为(6.23±1.48)分、(6.03±1.45)分,低于观察组的(7.08±1.35)分、(7.35±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病情变化发生率(23.0%)高于观察组(6.0%),对照组转运成功率(79.0%)低于观察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急诊外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时间,减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提高医患满意度和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0.
张玉瑶  孟丹  刘洋  王吉锡 《黑龙江医学》2011,35(11):866-867
本研究针对人体解剖学课程和授课对象特点,运用兴趣与启发、互动与讨论、自学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同时,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法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