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2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99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957篇
内科学   654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2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83篇
综合类   1935篇
预防医学   666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689篇
  9篇
中国医学   794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11.
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凋亡的机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 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Bax和Bcl-2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图像分析法测定.结果发现Ang Ⅱ组的凋亡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ax的表达极显著地升高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Bcl-2无显著变化,Bax/Bcl-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提示AngⅡ通过诱导Bax的高表达,致Bax/Bcl-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而诱发凋亡.  相似文献   
112.
上海市区30~74岁居民1989~1999年10年来的饮食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区30~74岁居民1989~1999年10年来的饮食结构变化。方法 从上海市10个市区具有常住户口的居民中,按人口比例抽样,年龄30~74岁,实际完成调查1579人,以中老年人为主。采用统一的调查表上门访问;采用饮食频率调查法,比较15类常见食品的年人均消耗量。结果 1999年与1989年相比,大米、面食、猪肉、牛羊肉及动物油类的年人均消耗量分别下降了20.0%、9.6%、17.6%、20.0%、80.0%;玉米、河海鱼虾、蛋、奶制品、新鲜水果及植物油类的消耗量分别上升了37.0%、9.4%、16.3%、60.9%、53.5%、31.8%;以上变化经检验,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杂粮、家禽肉、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的消耗量,10年来无显著变化。男女分别来看,玉米及家禽肉的消耗量,男性无显著变化,女性分别增加了45.9%和13.4%,差别有显著性(P<0.05);牛羊肉、豆及其制品的消耗量,男性分别减少23.2%和增加16.7%,差别有显著性(P<0.05),女性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从1989~1999年,上海市中老年人群的饮食结构有较大变化,饮食结构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3.
有关开窍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较多但缺乏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以及规律性总结。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开窍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开窍药现代制剂(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经典方剂(安宫牛黄丸),单药(麝香、石菖蒲、苏合香、安息香、冰片、牛黄等及其有效成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开窍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主要与双向调节血脑屏障、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调节Ca2+超载、干预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血管粘弹性对脉动血流在(扌衮)法推拿作用下切应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具有局部轴向运动狭窄的粘弹性血管中脉动血流模型.设血液为牛顿流体,血管壁为线性粘弹体.在(扌衮)法推拿作用下血管受水平外力作用形成轴向运动缓变狭窄,血流遵循线化Navier-stokes方程.结果粘弹性血管在(扌衮)法作用下,距离血管入口z=31 cm处的平均切应力、最大切应力和瞬时切应力以及最大狭窄下游血管段最大切应力随着血管粘性系数和手法频率的改变而有较大变化.结论(扌衮)法推拿作用下粘弹性血管的血管切应力有显著变化,这与中医推拿的活血化淤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抗死亡受体DR4、DR5单克隆抗体(mAb)FMU1.4、FMU1.5对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敏感株)、U138(部分敏感株)、U373(耐受株)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比色法、电泳、DNA倍体分析和Westem blot等方法。结果:DR5在U343高表达;DR4在U373低表达。U343对FMU1.5敏感并呈剂量依赖性、对FMU1.4部分敏感;U138对FMU1.5部分敏感,对FMU1.4耐受;U373对两种抗体耐受。结论:FMU1.4、FMU1.5能不同程度地诱导三株细胞凋亡,其机制与DR4、0115、细胞色素C和FLI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6.
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50~300g,用细胞内记录和细胞内注射的方法,将灌注的(2%NB溶于0.1mol/LKCl,pH7.4)记录电极(尖端直径80~100nm,电阻60~100MΩ)置于孤束核吻侧部,同时用味素(盐,酸,糖,苦)灌洗舌。在完成生理学记录、确认其至少对一种味素起反应后,进行细胞内注射.成色反应证明71个吻例孤束核味觉神经元被标记.标记神经元经三维重组系统重组后,依据细胞体积、胞体面积、树突节段平均长度、膨体密度、树突棘密度和初级树突数量等六个形态学特征,进行统计学(ANOVA)定量分析,将标记细胞分为A,B,C,D,E,F六类.每类细胞至少有一个形态学特征与其它五类有显著的不同.本研究还发现味谱值与标记细胞的大小及树突分校点的数量呈正相关而与树突棘密度呈负相关;对四种基本味素反应的标记细胞数量依次为盐>酸>甜>苦;C类神经元的味谱值较小;单纯对苦(Quinine)反应的神经元与单纯对其它三种味素反应的神经元相比,具有胞体小、树突在冠状和矢状切面上的扩展范围小、树突整体接受面积也小的特征;在对盐类反应的神经元中,单纯氯化钠反应神经元与对所有盐类都反应的神经元相比,具有胞体表面积大、树突接受区域大、树突总长度长及在水平切面上吻尾扩展长的特点。此结果为?  相似文献   
117.
c-fos反义寡核苷酸对谷氨酸神经毒性鼠脑损伤的防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c-fos基因的表达在谷氨酸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在9只SD大鼠侧脑室注射c-fos反义寡核苷酸以阻断脑组织c-fos基因的表达,并用c-fos正义寡核苷酸为对照。观察脑组织中水、电解质含量和突触体内Ca2+浓度的变化,并采用细胞形态计量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目、形态的变化及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 c-fos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地阻断脑组织c-fos基因的表达,降低脑组织c-fos阳性细胞率(9.4%±2.8%和74%±3%,P<0.01),抑制谷氨酸神经毒性所致的脑组织含水量(79.9%±0.4%和82.3%±0.8%,P<0.01)、钠(5.05mg/g干重±0.39mg/g干重和5.98mg/g干重±0.50mg/g干重,P<0.01)及细胞内Ca2+(176nmol/L±35nmol/L和344.12±50.13,P<0.01)含量的增加,抑制谷氨酸所致大脑皮质(157±10和145±7,P<0.01)及海马CA1区(297.64±18.3和210±19,P<0.01)神经细胞的丢失,减轻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损伤。c-fos正义寡核苷酸无此效应。结论 c-fos基因的表达在谷氨酸神经毒性脑损伤的发生中起有重要作用,阻断c-fos基因的表达可以拮抗谷氨酸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18.
10千克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平 《广东医学》2001,22(12):1118-1118
1999年在我院作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例当中,体重在 10 kg以下的婴幼儿共52例,其中51例患儿术后在PICU监护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1例中男32例,女19例;月龄为3-71个月,平均(11.4±8.0)个月。其中婴儿(3-12个月)37例,幼儿(13-71个月)14 例。体重 5-10 kg,平均(7.0±15)kg。51例中室间隔缺损(VSD)30例,房间隔缺损(ASD)4例,法洛四联症(IDF)及 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各 3例,VSD+ASD、VS…  相似文献   
119.
血清EB病毒特异性DNA酶抗体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特异性DNA酶(Epstein-Barr virus-specific deoxynuclease,EBV-DNase)抗体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分期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64例NPC血清,按“92分期法”对所有血清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T、N、M期及临床病期的EBV-DNase抗体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NPC各T、N、M组及临床分期组血清EBV-DNase抗体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早期(Ⅰ期)NPC血清EBV-DNase抗体阳性率与Ⅱ~Ⅳ期血清无明显差异,EBV-DNase抗体有可能成为NP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0.
维生素D3—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探讨优化维生素D3-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并鉴定其形成。方法:以维生素D3利用率和收率为综合指标研究了溶液法、胶体磨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等制备维生素D3-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结果:当β-环糊精和维生素D3以3:1摩尔量投料时维生素D3利用率和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