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81.
心肺复苏后犬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变化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后犬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心肺复苏组(CPK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抽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复苏后6h取肺组织行MDA、SOD和NO测定以及行肺形态学检查。结果血清TNF-α、IL-6浓度在复苏后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并高于本组电击前及同时间的空白对照组(P〈0.05),CPK组肺组织的MDA、NO的含量高于空白组(P〈0.01),而CPK组肺组织的SOD的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CPK组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大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炎症因子TNF-α、IL-6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2.
一种新型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们采用野百合碱(MCT)复合左肺切除的方法建立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以期有助于其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探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诊治腹部疾病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严格消毒的电子胃镜对 15例腹部疾病进行检查 ,并对其中 2例腹内带状粘连和 2例腹膜壁层出血采用射频治疗仪进行了镜下治疗。结果总确诊率为 93.3% ,肉眼观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86 7% ,2例腹内粘连带被灼断 ,2例腹壁出血被点灼止血 ,无 1例发生肠穿孔及大出血。结论电子胃镜代替腹腔镜诊治腹部疾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可以一镜多用 ,有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按25mg.kg-1的剂量分别灌胃给予甘草酸2种差向异构体,使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α-甘草酸组和β-甘草酸组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体内转化为甘草次酸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α-甘草酸组AUC0-36为(57.04±14.64)μg.mL-1.h,Cmax为(4.68±2.56)μg.mL-1t1/2为(5.56±1.65)h,tmax为(10.0±4.0)h;β-甘草酸组AUC0-36为(36.55±13.18)μg.mL-1.h,Cmax为(4.24±1.69)μg.mL-1,t1/2为(7.88±2.40)h,tmax为(9.0±1.1)h。结论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体内转化为甘草次酸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sn-甘油-1-花生苷-3-磷脂酰胆碱和sn-甘油-1-花生苷-2-磷脂酰胆碱的质谱裂解特征,对其进行区分,探讨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建立Q-TOF/MS法对sn-甘油-1-花生苷-3-磷脂酰胆碱和sn-甘油-1-花生苷-2-磷脂酰胆碱进行质谱检测,观察其在不同碰撞能量(5 eV、15 eV、25 eV、35 eV、45 eV)下产生的碎片离子。结果在不同的碰撞能量下,sn-甘油-1-花生苷-3-磷脂酰胆碱产生碎片离子m/z104,125,147,184,317,361和485,而sn-甘油-1-花生苷-2-磷脂酰胆碱产生碎片离子m/z104,125,147,184,361和485。由此推测出溶血磷脂的裂解规律,并对sn-甘油-1-花生苷-3-磷脂酰胆碱和sn-甘油-1-花生苷-2-磷脂酰胆碱进行了区分。结论 Q-TOF/MS法可以有效地对同分异构体化合物sn-甘油-1-花生苷-3-磷脂酰胆碱和sn-甘油-1-花生苷-2-磷脂酰胆碱进行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林蛙不同组织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99∶1),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胆固醇的线性范围为8.35~133.60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7%(n=9)。结论 RP-HPLC法可作为测定林蛙不同组织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7.
GC-MS法测定猪肉中雌激素类药物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猪肉中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雌二醇(estradiol)、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残留量的GC-MS法,为控制食源性动物食品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70℃衍生后在EI源SIM模式下进样分析。结果己烯雌酚、雌二醇、炔雌醇含量在2.0~100.0μg.kg-1内线性关系良好,戊酸雌二醇含量在4.0~200.0μg.kg-1内线性关系良好。己烯雌酚、雌二醇、炔雌醇、戊酸雌二醇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4、0.999 2、0.998 8、0.991 7,平均回收率(n=6)为78.3%~82.5%(RSD为4.4%~9.6%)。结论该方法为测定猪肉中这4种雌激素类药物残留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没食子酸、白芍苷和芍药苷含量。方法色谱柱:大连中汇达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结果没食子酸、白芍苷和芍药苷的线性分别为0.69~6.87 mg.L-1(r=0.999 6)、0.88~8.80 mg.L-1(r=0.999 6)和2.00~20.00 mg.L-1(r=0.999 5)。平均回收率:没食子酸为99.7%(RSD=1.0%,n=9)、白芍苷为101.5%(RSD=1.5%,n=9)、芍药苷为100.0%(RSD=0.7%,n=9)。结论此方法可为桂枝茯苓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9.
PAC-1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阐明procaspase activating compound 1(PAC-1)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情况。方法在一定的人肝微粒体浓度中加入药物,温孵后,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孵化体系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全扫描方式对代谢物进行检测。结果在人肝微粒体孵化体系中,除原型外共检测到4个代谢产物,代谢物的结构为脱苄基PAC-1和羟基化PAC-1。结论PAC-1在人肝微粒体系中的代谢途径为脱苄基化和羟基化。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PAC-1在人体中的代谢和结构修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HPLC法同时测定茯苓中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茯苓药材中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质量分数为0.1%的磷酸溶液(体积比为75∶2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能达到基线分离;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分别在20.4~408.0 mg.L-1和14.4~288.0 mg.L-1内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二者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和100.0%,RSD(n=9)分别为2.2%和1.7%。结论HPLC法可作为茯苓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