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 调查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律和特点,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 — 201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7 — 2016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0起,发病62 562例,死亡65例。 未分级事件和传染病事件分别占总报告事件数的83.04%和93.04%,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8, P<0.05。 事件发生场所为学校的占事件总数的74.41%,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08 (0 ~ 168.41 )d,首例病例发生时间至接报时间的中位数为6.32(0 ~ 86.72 ) d,两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33,P<0.001。 结论 2007 — 2016年传染病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事件类型,主要发生场所为学校。 报告时间越早,疫情持续时间越短,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早报告、早处置,以减少事件扩散范围和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对禽类从业人员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和风险认知进行调查,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的健康教育及措施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共409名市场禽类从业人员,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受访者中回答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全部正确的占2.93%,认为自己可能因在市场工作而感染H7N9禽流感的占48.17%,接触活禽时戴手套和洗手的占69.68%和78.73%,支持永久实施中央集中屠宰活禽的占31.78%.从业人员的知识(G=22.052,P=0.002)和态度及风险认知(G =26.205,P<0.001)与采取防护行为有显著性关系,态度及风险认知(G=27.385,P<0.001)与防控政策接受意愿有显著性的关系.结论 提高从业人员H7N9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水平,将对其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和接受严格的防控措施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因阵发性室上速行射频消融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实验组共52例,年龄≥60岁,对照组132例,年龄<60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电生理特点、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其他系统疾病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射频消融成功率(P>0.05)及复发率(P>0.05)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阵发性室上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小学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2013年3月28~31日,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27例,罹患率为3.31%(27/816)。3月28日14:00—22:00时为发病高峰,病例有班级聚集性,病例对照结果显示饭前洗手(OR=0.13,95%CI:0.03—0.63)和每天洗手次数≥5次(OR=0.26,95%CI:0.10~0.72)为保护因素。采集患者、厨工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环境涂抹样等85份标本,其中5份检出诺如病毒GII-4型。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II-4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暴发原因是带毒厨工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 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影响。 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只。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开腹翻动肠道,随即关腹;脓毒症组和实验组行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后0.5 h于尾静脉分别注射等渗NaCl溶液(4 mL / kg)及抗HMGB1单克隆抗体(2 mg / kg)。各组分别取10只用于观察大鼠CLP建模后7 d存活情况,其余大鼠于造模后24 h处死并留取肺组织标本。计算各组大鼠的肺损伤Smith评分,并比较各组大鼠HMGB1和TLR4阳性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HMGB1和TLR4水平,计算每个巨噬细胞内微球蛋白数以比较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吞噬功能,并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AM内HMGB1、TLR4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建模后7 d全部存活,脓毒症组大鼠仅3只存活,实验组大鼠5只存活。各组大鼠间存活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833,P = 0.004);且假手术组大鼠的存活情况明显优于脓毒症组与实验组大鼠(P均< 0.017),而脓毒症组与实验组大鼠间存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20)。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实验组大鼠间肺组织损伤评分[(2.20 ± 0.27)、(8.20 ± 1.27)、(4.25 ± 2.21)分,F = 56.432,P < 0.001],肺组织HMGB1阳性蛋白[(10.4 ± 1.5)、(34.4 ± 5.0)、(26.6 ± 6.9),F = 35.203,P = 0.003]、TLR4阳性蛋白[(10.6 ± 2.1)、(48.0 ± 5.8)、(38.2 ± 5.3),F = 103.414,P = 0.002],BALF中TNF-α[(19 ± 4)、(45 ± 4)、(35 ± 4)μg / L,F = 2.749,P < 0.001]、IL-6[(56 ± 19)、(86 ± 15)、(70 ± 19)μg / L,F = 4.648,P = 0.001]、HMGB1[(41 ± 18)、(70 ± 15)、(56 ± 12)μg / L,F = 7.254,P = 0.002]、TLR4[(20.9 ± 1.8)、(51.2 ± 1.6)、(49.8 ± 2.6)μg / L,F = 3.978,P = 0.035],AM的吞噬功能[(21.8 ± 2.7)、(3.1 ± 1.9)、(12.6 ± 2.2)个,F = 32.821,P = 0.001]及AM中HMGB1蛋白[(11 ± 3)、(40 ± 15)、(24 ± 13),F = 7.253,P < 0.001]、TLR4蛋白[(0.9 ± 0.4)、(1.2 ± 0.6)、(1.1 ± 0.4),F = 3.984,P = 0.028]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脓毒症组与实验组大鼠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HMGB1阳性蛋白、TLR阳性蛋白表达水平,BALF中TNF-α、IL-6、HMGB1水平及AM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且脓毒症组大鼠更高(P均< 0.05);脓毒症组及实验组大鼠AM的吞噬功能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且脓毒症组更低(P均< 0.05);脓毒症组及实验组大鼠BALF中TLR4水平及AM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 0.05),但脓毒症组与实验组间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通过抑制HMGB1 / TLR4信号通路可以缓解脓毒症致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炎症损伤,抑制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并增强AM的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汕头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汕头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6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4.50%,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占81.0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率和肥胖率平均为6.85%和6.20%,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女生(P<0.005);超重及肥胖率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P<0.005)。学生营养不良率高峰出现在高中阶段,而超重及肥胖率高峰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营养不良率总体趋势为高中>初中>小学(P<0.005),而超重及肥胖率总体趋势为小学>初中>高中(P<0.005)。结论汕头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学校、家庭健康教育,积极防治营养不良、肥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一起地铁工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进行回顾性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登革热IgM/Ig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部分病例血清登革热抗体。用布雷图指数(B I)评估蚊蚴密度。结果2006年10月4日至11月5日广州某地铁工地报告登革热病例35例,罹患率为14.89%(35/235),其中9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3例为临床诊断病例,23例为疑似病例。病例有宿舍集聚性,病例均为男性。在建筑工作面上工作与非建筑工作面的人群罹患率分别为20.73%(34/164)、1.41%(1/71)(P<0.01);是否在建筑工作面上工作的人群相对危险度RR值是14.72,RR95%可信区间在2.05~105.45之间(P<0.01),工地施工现场有伊蚊幼虫孳生,幼虫量约50条/视野,成蚊密度约为24只/人工小时。经采取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该地铁工地媒介伊蚊的大量繁殖是引起此次登革热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皮肤癣菌病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的皮肤疾病,特别是头癣、手癣、脚癣、股癣尤为常见。在这些皮肤疾病治疗中,使用达克宁、复方酮康唑软膏等一些抗真菌药物的治疗,并未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虽然对轻微的皮肤癣菌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神经性皮炎和脚癣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和根治的目的。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根据皮肤癣菌疾病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配制了一种特效顽癣灵搽剂,经临床使用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汕头市1996~2005年儿童青少年传染病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汕头市儿童青少年传染病发病规律,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汕头市3-19岁儿童青少年的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汕头市报告3~19岁儿童青少年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共7222例,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腮腺炎、肺结核、麻疹、猩红热)占48.32%住居首住,肠道传染病(包括甲肝、菌痢、伤寒)占32.76%,血源性疾病(乙肝)占18.37%,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乙脑、疟疾)占0.54%;甲肝、乙肝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肺结核、腮腺炎和麻疹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乙肝、肺结核的发病以大年龄组为主,15~19岁组发病数最高,分别占72.45%和47.70%;菌痢、麻疹以3—5岁组发病数最高,分别占50.43%和48.85%。结论抓好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护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某村入侵红火蚁伤害及控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T村村民被红火蚁叮咬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该村环境中红火蚁情况,为预防控制红火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抽查村民户,用一览表问卷调查访谈,了解T村村民被红火蚁叮咬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28日期间,抽取60户村民有45户发生过被红火蚁叮咬事件,户叮咬率为75.0%。共抽查241人,被蚁叮咬过的有72人,被叮咬率为29.9%(72/24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村民的叮咬率>50%。在天气炎热的6月被叮咬人数明显增加。在农田务农或绿化带工作时被叮咬的机会较大,农民、绿化工人的被叮咬率分别为42.3%和28.3%。双足被叮咬的比例高达65.0%,其次为手;临床表现以轻微的痒痛(100%)、红晕(45.8%)、皮疹(78.6%)、丘疹(54.2%)多见,水(脓)疱(33.3%)常见,少见发热(1.4%)和头晕(1.4%)等症状,98.6%的病例自行处理。村中红火蚁蚁巢散存。结论村民被蚁叮咬的现象近年较普遍,临床表现较轻。应加强农民与绿化工人预防红火蚁咬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科学防控红火蚁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