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目的探讨荧光探针JC-1在检测细胞凋亡早期线粒体膜电位(△ψm)中的应用。方法2-甲氧基雌二醇(2-M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细胞凋亡,利用新型荧光探针JC-1标记MUTZ-1细胞,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FCM)上检测细胞内JC-1荧光强度的变化;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细胞内JC-1荧光颜色的改变。结果对照组MUTZ-1细胞线粒体△ψm维持较高,JC-1在线粒体内形成聚合物,发出橘红色荧光;用药组MUTZ-1细胞线粒体△ψm下降,JC-1聚合物分解成单体,发出绿色荧光。MUTZ-1细胞线粒体△ψm的下降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线粒体△ψm下降增强,在4μmol/L时线粒体△ψm下降达到最大值,以后线粒体△ψm下降趋势减缓。结论荧光探针JC-1结合FCM和荧光显微镜可以准确、直观地检测凋亡早期线粒体△ψm的变化,为2-ME诱导MUTZ-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2.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细胞bcr/ab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汉防己甲素(Tet)联合屈洛昔芬(DRL)对K56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ab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Tet(1μmol/L)和DRL(5μmol/L)单用及联合应用于K562细胞一定时间后,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bcr/abl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Tet和DRL单独应用对K562细胞bcr/abl 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影响,两药联合应用于48小时K562细胞bcr/abl mRNA表达开始下调,K562细胞P^210 BCR/ABL蛋白表达于72小时开始下调。结论:Tet和DRL联合应用可下调K562细胞bcr/abl的表达,这可能是两药联用逆转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汉防己甲素对K562/A02细胞株SORC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在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耐药相关的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MTT法筛选出所需浓度Tet,与K562/A02细胞株孵育培养48小时后,通过MTT检测Tet对柔红霉素(DNR)细胞毒性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SORCIN基因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orcin表达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所选浓度范围内,Tet可以增强DNR对K562/A02的细胞毒作用,(Tet浓度为0,0.5,1.0,2.0mg/L时DNR和Tet的IC50分别为11.3±0.17,5.15±0.10,3.91±0.06,2.52±0.04mg/L,p〈0.01);K562/A02细胞中SORCIN基因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SORCIN的表达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K652细胞中sorcin蛋白低表达,K562/A02细胞中sorcin蛋白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结论:MTT检测显示Tet对K562/A02耐药逆转呈浓度依赖性,Tet可能通过调整SOR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K562/A02的耐药性,但并不与其耐药逆转作用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VP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VPA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VPA作用后细胞凋亡的比例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VPA对MUTZ-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4mmol/LVPA处理MUTZ-1细胞72小时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细胞胞体固缩、核固缩、核碎裂及凋亡小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细胞核染色质边集、胞浆浓缩、密度增加,胞浆内大小不规则的染色质团块;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细胞凋亡率随着VPA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VPA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多,S期细胞比例逐渐减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结论:VPA通过G0/G1期阻滞诱导MUTZ-1细胞凋亡,从而抑制MUTZ-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5.
MDS是一类或者一类以上髓系发育不良或者血细胞生成障碍为特征的造血干细胞异常的一种疾病的总称。近来研究发现其骨髓有一定特征性变化,本文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miR-34a靶向CD47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DLBCL细胞SU-DHL-2,随机分为对照组、miR-34a mimics阴性对照组、miR-34a mimics组,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各组SU-DHL-2细胞活力、凋亡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U-DHL-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qRT-PCR检测SU-DHL-2细胞miR-34a和CD47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E-cadherin和CD47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4a对CD47的靶向调节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34a mimics组SU-DHL-2细胞凋亡率、miR-34a表达、E-cadherin及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D47 mRNA表达及CD47、Vimentin、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34a mimics阴...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讨维生素K2(VK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DS-JSN04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观察VK2处理后细胞形态的改变;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VK2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和髓系分化抗原CD11b、CD13的表达情况;RT-PCR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用发光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表明:VK2作用细胞株72小时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的凋亡率随着VK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期和G2期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而且在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G1期细胞即凋亡峰;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表达随着VK2浓度的增高而明显下调((P<0.05),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caspase-3的活性随着VK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结论:VK2主要是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MDS-JSN04细胞发生凋亡,同时抗凋亡基因bcl-2和survivin也参与了凋亡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latelet-derived membrane microparticles,PM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出PM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P的释放量,确定制备PMP时凝血酶的最佳应用浓度。以体外培养HUVEC为载体,通过噻唑蓝(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不同浓度的PMP对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2、1.5、1.0和0.5U/ml凝血酶激活血小板后PMP的释放率分别为28.7、47.7、50.1和43.9%;HUVEC的增殖与PMP呈剂量依赖关系。在培养液中添加40μg/mlPMP时,HUVEC增殖是空白对照组的1.8±0.3倍;10μl/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的HUVEC增殖是空白对照组的1.9±0.5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MP能抑制HUVEC的凋亡,40μg/mlPMP组的细胞凋亡率为(3.9±0.4)%,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9.4±0.5)%(p〈0.05)。VEGF(10μl/ml)对HUVEC细胞的凋亡无明显抑制作用,其凋亡率为(8.0±0.8)%。结论:用1U/ml的凝血酶刺激血小板释放的PMP较为均一,且释放量最大,可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通过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建立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耐受的机理.受鼠为雌性C57BL/6(H-2^b,B6)小鼠,于第0天接受^60Co γ线全身照射(TBI),4小时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BMC),2天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通过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耐受状态,并通过体外过继转移实验、IL-2逆转实验等探讨免疫耐受的机制.结果显示,经骨髓移植的B6小鼠对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150天,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骨髓移植后第90天,受鼠(黑色)表型开始呈现供鼠(白色)颜色特征.MLR结果证明,B6小鼠获得供体特异性耐受,该耐受可以被IL-2逆转且可被过继转移;所有受鼠均未出现GVHD表现.结论:非清髓预处理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诱导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克隆无能、抑制细胞存在及嵌合体产生均参与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40.
外周血干细胞骨髓腔内输注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髓腔内外周造血干细胞输注(IBM-PBSCT)动物移植模型并观察该方法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选取雌性C57BL/6小鼠为移植受鼠,于第0天接受全身照射(TBI)4Gy后,输注经rhG-CSF动员的雄性BABL/c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1×107),2天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观察各组小鼠GVHD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髓腔内PBSCT组的受鼠GVHD发生率较尾静脉输注组明显减低(p<0.05),移植后在受鼠体内观察到供鼠来源的Y染色体存在。结论:与尾静脉输注比较,髓腔内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仅能减少GVHD的发生,而且更有利于干细胞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