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F蛋白是存在于哺乳动物肝细胞浆中的一种水溶性不稳定的单链蛋白质,分子量44000。正常人每克肝组织含有大约274mg F蛋白,而血清中仅含0.2mg。这就使得血清F蛋白可作为判断肝损伤程度的可能。为了提高对F蛋白的研究及检测灵敏度,我们于95年初制备了抗人F蛋白单克隆抗体,现将制备和初步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手术和创伤对中性粒细胞(PMN)的激活作用已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同时有研究表明,许多麻醉药物在体外对PMN的激活有抑制作用,然而麻醉药物对PMN在体内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依托咪酯一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对PMN激活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陈复兴 《医学综述》1996,2(4):183-185
人体内有许多天然和过继性免疫成份如T细胞(CLT)、NK细胞、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LA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可以被这些效应细胞所识别。它们通过一些效应机制来介导对肿瘤细胞毒性和抑制肿瘤的生长[1、2]。实验证明这些高活性的效应细胞的存在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如果效应细胞受到抑制则肿瘤易于发生。由于这些自身肿瘤杀伤(Autologous,TumorKilling,ATK)效应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许多学者试图用ATK效应细胞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和以检测ATK活性来作为肿瘤患者的…  相似文献   
34.
骨髓中浆细胞岛(Plasmocyte island,PI)的检查及意义文献报告较少。现将我们在十年中检出PI共74例的骨髓涂片和其它实验结果以及临床表现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管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结果 89只大鼠手术中51例手术成功,术后移植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结论 这种胰腺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6.
探讨IL-21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或无IL-21参与的条件下,加入到含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IL-2或IL-15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在培养的第10天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的纯度及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细胞因子组诱导10d后γδT细胞纯度均达到70%以上,IL-2+IL-21、IL-15+IL-21和IL-2+IL-15+IL-21组与IL-2、IL-15组相比,细胞纯度和扩增倍数没有显著性变化;IL-2+IL-21、IL-15+IL-21和IL-2+IL-15+IL-21组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IL-2、IL-15单独组。以上结果表明,IL-21可通过上调γδT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7.
魏沛  陈剑群  陈复兴  刘军权  陈玲 《医学综述》2012,(19):3276-3278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及CIK细胞的作用,探讨芹菜素对人CIK细胞杀伤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分别诱导人CIK细胞和结肠癌细胞SW1116细胞24、48、72 h,四甲基偶唑蓝(MTT)法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生长。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体外培养10 d后,CIK细胞比例由3.12%增加到17.55%。与对照组比较,浓度1.17~4.7μmol/L芹菜素作用后的CIK细胞的增殖率显著提高(P<0.05),浓度37.5~600μmol/L的芹菜素对SW1116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提高(P<0.05),三个时间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浓度2.35~9.4μmol/L的芹菜素作用48 h后,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菜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CIK细胞的生长,明显提高CIK细胞对SW1116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应用核酸扩增和微流芯片分析方法,用于献血者血液标本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 选取80份疑似HCV感染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2种ELISA法、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和核酸扩增后微流芯片法分析.结果 经过核酸扩增的HCV阳性血液经分析后皆出现预期大小片段的特异性条带,而阴性血液缺少相应的条带...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瘦素促进人γδ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我们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瘦素促γδT细胞的增殖效应,以及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对瘦素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瘦素干预对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瘦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人γδT细胞增殖。瘦素可使ERK1/2信号通路中的靶蛋白发生磷酸化激活,用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可显著抑制瘦素促细胞的增殖效应,亦可抑制瘦素对γδT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因此,我们认为瘦素促人γδT细胞增殖效应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围生医学中手术麻醉对分娩时母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初产妇分为自然分娩(NL)组、择期手术分娩麻醉(PCS)组、急诊手术分娩麻醉(ECS)组,每组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娩时母体外周血和婴儿脐带衄巾B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的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母体血中ECS组的B细胞和NKT细胞明显高于NL组、PCS组;婴儿脐血中PCS组的B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CD4^+/CD8^+明显低于NC组和ECS组(P〈0.05),γδT细胞显著高于NL组和ECS组(P〈0.01)。结论急诊手术分娩对母体免疫方面的改变与自身应激反应有关,不影响婴儿的细胞免疫状态;择期手术分娩影响婴儿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